<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秦岭“光鹿跑兵冰”穿越,迎新年曙光之鹿角梁</b></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摄影/文字 阳光脚步</div><br> 说是光鹿跑兵冰,其实,当我们真正完全看清光头山时,已是第二天早上十点多,站在鹿角梁大梁垭口上了。<br>受秦岭管控影响,我们是头天晚上八点多夜爬光头山的。黑夜中攀爬三个多小时,穿密林,过冰雪,直到过了大寺分岔口,才算是安全了。在积雪深厚的林场路上扎营,头枕雪脚踩霜,呼寒吸冷,即使那样,大家依然感到快乐。毕竟,行程顺畅,比什么都让人开心。<br>由于头天晚上已经夜爬了计划中的第一天路程的一半,又是半夜十二点多扎的营,因此,早上十点半才拔营起步。心情如阳光般灿烂。<br><br> 说起秦岭的管控,同全国绝大多数地方一样,都是一封了之。铁丝网一拉,人员把守,再加上领导巡视,搞得户外界风声鹤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都是不作为,怕担责的懒政行为。这就同于历史上的大禹治水,只堵不疏,如何能治理好。<br>大自然是全人类的财富,每个人都有权利欣赏。绿水青山,没有了人也就没有了价值。疏胜于堵,导胜于封。尼泊尔可以把雪山徒步做成产业,西藏很多地方通过签协议,缴纳环境治理费等方式都在开放对山川的穿越探寻和欣赏,而我们只剩下封堵了。<br>我们支持以教育为前提,以责任的依据,以收费、设施建设、有偿服务等为前提的一切户外活动。如果是进山登记、签责任书、发注意事项,发现某个队伍乱扔垃圾污染环境重罚;如果是户外队伍出现事故需要救援,除承担全部救援费用外,还要适当补偿救援人员一定费用,我们举双手赞成。<br>户外人都是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坚韧毅力的行者。这个世界,美是需要发现的,需要欣赏的。人生,如果少了像登山一样的热爱、勇气和毅力,将会变的平淡和落寞。<br><br> 生活无解,户外撒野<br>江湖路远,顶峰相间<br>山不见我,我自去见山<br>踏遍山河,人间值得<br>站在鹿角梁垭口山岩上,每个人都是欢笑的自豪的<br>这些话,说出了我们的热爱,道出了我们的心声<br>生活是纷繁的,是有竞争和压力的,有时也是无解的<br>在大自然中放空思想,放飞思绪<br>在无遮无拦的天穹下徜徉和漫游<br>人会获得新生,精神会获得力量<br>一个充满朝气的灵魂是生活压不跨的<br><br> 历经艰险,更显英姿<br>秦岭不负,我添光彩<br><br> 这色彩与姿态,为自然打样<br><br> 山高路远,看世界,找自己<br>答案在路上,自由在风里<br><br> 站在鹿角梁大梁,站在这片魂牵梦绕的土地上,远山深邃、苍茫,蕴藏着无边的风景和宝藏。寒风凛冽,似乎能感受到泥土和青草的芬芳,能感受到大山沉寂的力量。望着眼前雄伟的山脉,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和敬畏之情。<br><br> 站在垭口,鹿角梁一、二、三梁清晰的排列在眼前。山涧已是积雪皑皑,桀骜的冷杉泛着墨色,骄傲的立于寒风中。脚下的山坡上,是大片的箭竹林,萧萧秋黄,宛若大山的棉被。沿着蜿蜒的小径,我们如探索神秘世界的行者,步伐轻盈而坚定。随着海拔的攀升,空气中弥漫着无限寒意,那是冰雪的气息,在向我们预告着前方征途别样景致。<br><br> 这两株冷杉,既像守护鹿角梁的卫士,也像是迎接远方客人的迎客松。双手恭举,是欢迎也是欢送。<br><br> 九九星际,一位心怀热爱,对祖国忠诚热忱的户外爱好者。无论条件多么恶劣,不论行程多么艰难,他都身抗红旗,勇毅前行。有国才有家,国富才能民强,国泰才会民安。心系祖国,也是我们户外人不变的情怀。<br><br> 这是从这个方向看过去的两只鹿角,巨大,沉稳,巍峨。仿若守护秦岭的慈兽,千年沉睡,万年耸立。<br><br> 回首间,光头山已经远去,静静的目送着我们走向鹿角梁,走向更远的秦岭深处。墨色冷杉,也似乎卷缩着衣袖,看我们走过,心中也许还有敬佩。<br><br> 即将登顶鹿角梁最高垭口。山坡上,冷杉逐渐稀疏,有些已经死去。但它们依然把自己站立成风景,迎送着过往的每一个人。<br><br> 垭口上,风很大。前队先到者正聚在一起休息讨论,等风停还是追风去。<br><br> 即将踏上鹿角梁垭口的顽石。从他的姿态,能够感受到雪滑坡陡,攀爬的艰难。这就是户外人的坚守,历经艰难险阻,不言苦不言退,只有前行的路,没有撤退可言。有了这样的经历和磨练,生活、工作中再大的的困难都不值一提。<br><br> 鹿角梁垭口,有宽阔茂密的草甸,有广阔的视野,有独特的风景。是看长安夜色,秦岭日出,南北构造,云海风光的绝佳之所,也是我们原计划中第一天的营地。一是由于昨晚的夜爬,已经走过了一半的路程,现在时间才刚两点;二是梁上寒风凛冽,冻的人一会儿就手脚发麻。所以,几位领队简短合计后,准备继续前行,过天门洞后再择地扎营。大家纷纷在鹿角梁木牌前打卡留影。<br><br> 走下垭口,一直沿着山脊行进。不远处就是鹿角梁著名的“鹿角女神”,网红打卡地。这样看过去,鹿角女神似乎有点外国血统,那高耸的鼻尖显示着它的自信与高傲。凝目细看,有种与世隔绝的温柔。<br><br> 大家纷纷拍照打卡。冷雨,不知是不忿于女神的不理还是拍摄者的不到位,那神情似乎在说:哎,不理拉倒,走了。<br><br> 见天地,见秦岭,见自己<br>山高路远,看世界,找自己<br>答案在路上,自由在风里<br><br> 回看鹿角梁,这样看过去,更像是一位袒露着胸膛的母亲,迎风斗雪,无惧无畏,抚育着秦川大地。<br>枯树上,悬挂着现代文人骚客的词句《长相思,鹿角女神》<br>“再回眸,又回眸<br>失落人间几度秋<br>夕阳过陇州<br>雪如愁,月如愁<br>弦上风声打箭竹<br>繁星落满头“<br>看来也是下了一番功夫,花了一番心思的。<br>自然千秋,一万个人有一万个人的观察和理解<br>其实,大山是不会相思的。<br>千年屹立,万载无言,有的,只是随天地的变换,不断的完善和保存自己。<br><br> 这是从山脊北望的秦岭风光<br>脚下是悬崖峭壁,远处是莽莽苍苍<br>心之所往,山野游之<br>远山知我意,带我到山巅<br>青山皆过客,我是观景人<br><br> 山壁陡峭。越往上,雪越厚,覆盖一切<br>横切深厚雪坡的过程,是对勇气与技巧的巨大考验<br>稍有不慎,就会滑跌或踏进石缝<br><br> 雪坡陡峭,大家穿上冰爪,紧握登山杖,身心微微提起、向坡面倾斜,小心翼翼地沿着前队的脚印挪动着脚步。风在耳边呼啸,吹起的雪花打在脸上,生疼。<br>常常的,人生的路上也有许多这样的雪坡,充满了不确定性与挑战,但只要我们鼓起勇气,勇敢地迈出每一步,便能战胜恐惧,抵达生活的目标。<br><br> 崖壁上,一处天然山洞。透过洞口能看到对面的山谷、山峰,别有风味。<br>有好事者写上了”圣像天门“,感觉这都那跟那呀。没文化,真可怕。<br><br> 过天门洞后是大片的箭竹林和急速的下降。我们要从鹿角梁所在的山脊,下到峡谷,过渡并爬升到跑马梁所在的山脊上去。其间,不知经过了多少的滑跌和箭竹的抽打,终于下到两座山峰相夹的垭口。<br>本来,垭口上有大片的平整草甸,是理想的营地,怎奈寒风呼啸,冷的受不住。大家只好继续向前行进,在一段背风的机耕道上勉强扎下营寨。每个帐篷各自用塑料袋,找地方盛了足够做饭烧水的雪,一头扎进帐篷几乎再也没出来。带了烧鸡和酒,本来想今天在营地大家聚餐吃点喝点,但冷的几乎出不了帐篷张不开口,以至于一直背到山下……<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