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过大年(21)游览雷州三元塔、曲街、雷祖祠和茂德公鼓景区。

石河

<p class="ql-block">2025.01.24.今天早上七点半离开徐闻县城,坐八点十分发往雷州市的班车,九点四十左右到达雷州三元塔公园,游览到十一点多,我们欣赏了雷州古城,在古街用过午餐,下午一点多打的到雷祖祠游览,二点半又坐车到茂德公鼓城游览,四点多回到雷州客运站,坐发往湛江的大巴,六点左右到湛江风格宾馆。全天紧紧张张,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一、三元塔公园</p> <p class="ql-block">三元塔位于雷城灵山里,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推官欧阳保倡建,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竣工。该塔兴建前拟名为“启秀塔”,因破土启基时得蛇蛋三枚,以为此乃“三元及第”之兆,故名“三元启秀塔”。塔外表为八觚九级,高57米。塔仿楼阁式,塔身逐层收缩,比例匀称,冠盖嵯峨。塔基镶嵌有麟趾呈祥、龙腾虎跃、三羊开泰、鲤跃龙门等23块浮雕石刻,是明代粤西雕刻艺术的瑰宝。该塔乃府治之标志,是古雷州的最高建筑物。古有“雁塔题名”的美誉。1979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三元塔是雷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登塔远眺可以寓意着步步高升、海阔天空。公园内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宜人,非常适合休闲散步。</p> <p class="ql-block">塔基的浮雕石刻太精美了!每一块石头都雕刻着不同的图案,线条粗犷神态生动,简直是明清雕刻艺术的瑰宝啊!</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古典韵味,又融入了地方特色。红顶、四柱、三间牌坊式的大门,显得庄重典雅。</p> <p class="ql-block">整个景区典雅宽敞,山水一园。通往三元塔的大道两边,繁花似锦,绿草如茵,还有两行亭亭玉立的桄榔树,清风摇曳,叶影婆娑,南国热带风光尽显。</p> <p class="ql-block">园内还有一座“二公祠”,是为了纪念清代雷州的两位乡贤——陈瑸和陈昌齐。他们以清廉和学识而闻名于世,是后人敬仰的楷模。</p> <p class="ql-block">"二公祠"是为纪念清代雷州两位"乡贤"-﹣陈滨和陈昌齐而建的。前者以清廉著称于世,后者以学识渊博而名闻翰苑。</p> <p class="ql-block">陈昌齐(1742一1820年),字观楼,广东雷州市(原海康县)调风镇南田村人。少有"神童"之称,是乾嘉年间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p> <p class="ql-block">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浙江温处兵备道。博学多才,精考据之学,又长于天文算法,曾参与编纂《四库全书》、任校勘《永乐大典》纂修兼分校官。一生著述甚丰,计有《经典释文附录》、《历代音韵流辨考》、《楚辞音辨》、《天学算法》、《测天约术》以及《大戴礼》、《淮南子》、《管子》、《吕氏春秋》诸书正误。诗文有《赐书集》若干卷。晚年,历主雷阳书院、粤秀书院讲席,兼修《海康县志》、《雷州府志》以及《广东通志》。陈昌齐一生廉政恤民,刚正不阿,最恶势利之交,从政数十年,未尝一趋权贵之门,病逝前一天还对其子说:"我以清白留给你们,我的心愿就满足了"。</p> <p class="ql-block">陈滨(1656-1718年),字文焕,出生于广东雷州市(原海康县)附城镇南田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勤奋好学。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考中进士,历任福建古田、台湾知县、福建巡抚、闽浙总督等职。一生清廉卓绝,深受人民爱戴,被清康熙皇帝赞誉为"清廉中之卓绝者"。卒后,追授为礼部尚书,赐溢"清端"。陈滨与海瑞、丘浚合称为"岭南三大清官"。</p> <p class="ql-block">作为文化遗产,三元塔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建筑艺术,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这座塔见证了湛江的历史变迁,是明代雷州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塔内的石刻阳雕、线砖叠涩出檐等工艺,都展现了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三元塔的建筑风格独特,塔身采用棱角牙子砖和线砖叠涩出檐,下大上小,逐层递减,比例匀称。塔基为石刻须弥座,周长40.8米,八面共嵌有23块浮雕石刻,图案丰富多彩,线条粗犷、神态生动。塔内空心,有阶梯可供游客攀登,每层均有美观的拱卷门。登上塔顶,可俯瞰雷州古城的壮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三元塔塔基为石刻须弥座,高1.1米,周长40.8 米,八面共嵌有23 块浮雕石刻,图案丰富多彩,线条粗犷、神态生动,分别为“麟趾呈祥”、“鲤跳龙门”、“狮子戏球”、“三羊(阳)开泰”、“双凤朝阳”、“喜鹊练梅”等,线条粗犷,形态生动,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为明代石刻珍品。</p> <p class="ql-block">历经四百多年的风雨洗礼,三元塔依然色彩鲜艳如新,被誉为“只新不旧”的奇塔之一。作为广东省的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中国四大奇塔之一,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除了三元塔,公园内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漫步在园内的小道上,你可以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在这里,你可以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二、雷州曲街</p> <p class="ql-block">这条百年老街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古老的建筑风格和传统的浮雕砖刻花饰让人流连忘返。这里的南洋风情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商业文化的海洋中。街上有夏河里、卖鱼街等地方可以逛逛,这里非常适合拍照,随手一拍就是大片!</p> <p class="ql-block">真武堂 就在曲街里面,大门的牌匾很好看。据说是雷州半岛至今保存唯一的明代牌坊楼</p> <p class="ql-block">真武堂内供奉的真武大帝,是中国道教和民间信仰中的重要神祇,象征着北方天界的镇守之神。这座古建筑不仅供奉真武大帝,还供奉着十六只手的观音菩萨、孔夫子、文昌帝君、关圣帝等,展示了佛、道、儒三教信仰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真武堂的建筑风格独特,三进院落布局,前为石坊,中为楼阁,后为大殿。明间为木结构庑殿顶,小巧精致。大门两侧的对联概括了真武堂的历史背景,歌颂了先贤寇准、苏东坡的功绩。真武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天圣年间,由名相寇准亲自创建。传说中,寇准在雷州时,因巨星坠落而建堂以纪念。</p> <p class="ql-block">真武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天圣年间,由名相寇准亲自创建。传说中,寇准在雷州时,因巨星坠落而建堂以纪念。历经近千年的历史变迁,真武堂多次迁址,最终在宋绍兴十一年回到原址。如今,这里不仅是道教信仰的中心,也是历史文化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真武堂内还藏有众多珍贵文物,包括明嘉靖四十四年的《雷州府新筑外城记》、清光绪六年的《大成社记》和《莲芳社记》等,是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料。2008年,真武堂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彰显了其历史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曲街是一条南洋街。非常的好看!!也很出片。春节的红灯笼装饰更是让它上了一层楼</p> <p class="ql-block">雷州曲街是明清以来雷州经济贸易最活跃的地方,至今依然车水马龙、商家云集,保持着旧城区贸易中心地位。老街展绝世风华璀璨灯光下,雷歌演奏、非遗体验,花灯、醒狮、大型公仔等装饰,形成"新潮流"与"旧时光"的融合。行走在曲街美食集市与非遗体验区让烟火气具象化,一半烟火以谋生,一半诗意以谋爱。</p> <p class="ql-block">三、雷祖祠</p> <p class="ql-block">雷祖祠坐落在雷州市城区西南面的英傍山下,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其构造精美,规模宏大,素有“岭南第一祠”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进入雷祖祠,就被那清幽的环境所吸引。绿树成荫,古色古香,仿佛穿越到了古代。</p> <p class="ql-block">雷祖祠始建于642年的唐朝,经历了五代、宋、清等朝代的更迭,里面的石人、碑刻等都见证了它的历史变迁。其次,它的文化底蕴深厚。雷祖祠是为了纪念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而建的,陈文玉被封为"雷祖",在当地可是很有威望的。这里的文物反映了雷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陈文玉(570-638年),雷州市白院村人,唐贞观五年(631年)出任雷州刺史,任期内,他清正廉明,勤政为民,在世之时,深得雷州百姓爱戴。陈文玉逝世后,万民敬奉,尊其为雷祖,又称雷神,并为兴其建雷祖祠,以为纪念。</p> <p class="ql-block">雷祖祠的建筑方式独特,前檐出廊十余步,典型的南方建筑特点。整个建筑沿中轴线布局,包括山门、正殿、侧殿、后殿等,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最后,它的艺术价值高。石人雕像栩栩如生,碑刻书法精湛,乾隆皇帝御笔"茂时育物"等,这些都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雷祖陈文玉(570年﹣638年)是雷州历史上一位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人物。唐贞观五年(631年),唐王朝为了稳定边疆,启用土著陈文玉出任东合州刺史。陈文玉精察吏治,消民疾苦,政教并行,使民安居乐业。他平息了汉、俚、侗等族的叛乱,巩固了地方政权和维护国家统一。</p> <p class="ql-block">他积极传播中原文化,推进了雷州的开发及社会进步。贞观八年(634年),因当时的东合州与合肥、合州之名易混淆,陈文玉决定将东合州重新命名。又因本地多雷,民间信奉雷神,且本州曾有过"雷川"县名,州城南边有"擎雷水""擎雷山",故特上疏奏请朝廷改东合州为雷州。自此,雷州之名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陈文玉去世后,"雷民德之,遍立庙祀",尊其为雷祖。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唐太宗褒封雷祖陈文玉为"雷震王",特遗礼部吴从殷督郡官于州城西南五里英榜山立祠以祀。自此以降,后梁、南汉、宋、元、明,清诸朝都赐其不同封号,褒封多达14次。</p> <p class="ql-block">祠内建筑雄伟壮观,气势非凡。三殿建筑依山而建,依次升高。祠中的木雕、石雕、砖雕工艺精湛,图案精美。雷祖陈文玉的塑像庄严肃穆,令人敬仰。周围的环境清幽,绿树环绕,充满了古朴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历史的发展,雷州人对雷祖陈文玉的崇拜渐渐与雷州半岛土著民族对雷神的崇拜相融合,尤其是经过唐代至清代多次的褒封,从而完成了陈文玉由民而官、由官而祖、由祖而神的历程,走上神坛。据统计,雷州半岛现有雷祖雷神庙100多座,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碑刻,保存有宋至清的四十多块,其中有些碑刻记录了雷祖祠的历史和文化,研究雷州历史文化可离不开它们。</p> <p class="ql-block">雷祖祠内文物古迹:比如五代时期的石人,有四尊呢,它们可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四、茂德公鼓城</p> <p class="ql-block">茂德公鼓城是一座仿唐古城,展现了雷州古城的原始风貌,现代化的高尚社区与古老鼓城的完美链接,是现代对传统的一次敬礼,亦是一次对古老雷文化的崭新呈现。</p> <p class="ql-block">茂德公鼓城自2014年开建,投资3亿多元,总建筑面积62946.49平方米,古城一期将于2015年8月23日建成开放。古城集雷州特色美食、咖啡、书吧、茶坊、餐厅、酒吧、旅游工艺品、精品、服饰、特产、客栈、艺术展览等为一体。茂德公鼓城的建成开放将有利于传承雷州古文化,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有利于雷州市“六大抓手”战略实施。</p> <p class="ql-block">茂德公鼓城建筑形态古色古韵,以复古商业城的雷州风貌为主题,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集旅游度假与购物娱乐与一体,镶嵌在樟树湾半岛首府中间,建筑风格古色古香,完整地还原了雷州古城墙的原始风貌,让游客游玩购物,宛如穿越时空,回到过往。戏楼上经典戏剧天天开演,是各方戏种交流的平台,也是传播雷州戏剧文化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楼的舞台之上,上对昊天大帝,下拜后土神明。从来上天滋润、哺育万物,润泽八方乡里,此等恩情,不敢忘怀,那现代化的高尚社区与古城墙、鼓城的链接,是现代对传统的一次敬礼,亦是一次对古老雷文化的崭新呈现,传递着樟树湾人对雷文化传播的重要责任与使命。</p> <p class="ql-block">茂德公集团,诞生于一九九八年,以“积小善,成茂德”为核心价值观,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休闲文旅产业,增强生活幸福感”为使命,长期专注休闲文旅、休闲食品、地产、教育、饮食等产业及主题节庆,培育了茂德公、诸葛酿、樟树湾、足荣村、德基金等知名品牌,立志成长为休闲文旅产业的标杆企业。</p> <p class="ql-block">茂德公鼓城内配备有大型购物中心、餐馆、客栈、戏楼、茶楼、咖啡馆、数码影院等娱乐设施,游客可在鼓街购物、品尝雷州风味小吃,观雷剧、看傩舞表演,体验雷州民俗文化。鼓城将极大地提升雷州的旅游休闲形象,并向越来越多的游客传播、发扬古老的雷州文化。</p> <p class="ql-block">茂德公是雷州半岛一位82岁的农民,讲雷州话的地方都是叫爷爷为“公”。被后辈叫“公”的人,除了辈分之外,还含有最朴素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现在茂德公的孙子陈宇用他的形象作为企业的商标,这在中国可谓绝无仅有。这一形象给人们诚实、朴素、本分、坚守、地道等泥土信息。当人们与陈宇做生意时,都会想起茂德公。他的形象不管走多远,影响有多大,茂德公本人则都在雷州半岛晒太阳。</p> <p class="ql-block">茂德公食品</p><p class="ql-block">一种香辣酱的牌子,主要种类有鱼块、鸡丁、牛肉、豆豉、鱼仔等各种口味香辣酱。而近日,茂德公也向矿泉水方面进军。</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多,我们离开热闹非凡的茂德公鼓城,到雷州客运站,坐开往湛江的大巴车,六点左右到达我们订的风格宾馆。一日游雷州活动圆满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