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周边的八卦城、锡伯古城和霍尔果斯口岸

陇南人余松敏

伊宁周边的八卦城、锡伯古城、惠远古城和霍尔果斯口岸,都是伊宁的重要旅游资源。 特克斯八卦城,距离伊宁约120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八卦城”。2001年,特克斯八卦城以其“建筑正规,卦爻完整,规模最大”而荣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div>据特克斯县志记载,1936年冬,伊犁屯垦史兼警备司令邱宗浚带领原苏联专家、风水先生、千户长等一行二十多人,为特克斯县城选址,经过长途跋涉,仔细勘察,认真分析讨论,认为这里阳光充沛、气候宜人、水源丰富、土地肥沃、依山傍水、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最终确定了特克斯八卦城的城址。</div> (网络图片)邱宗浚本人自幼熟读《易经》,主持特克斯八卦城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时,完全按《易经》八卦布局,以城区中心的一环为“阴阳”太极图向外延伸,按照八卦方位向外辐射出8条主街,每相隔360米,增设一条环道连通,一共有五环。县城一环路为八条街,二环路为十六条街,三环路为三十二条街,四环路为六十四条街,五环为收圈。 特克斯县以特克斯河命名,市中心广场正面有一座雕龙刻凤的门楼,1993年修建。门楼上方刻有太极图、伏羲出世、文王坐监、亢龙有悔、天马行空五幅具有易经内涵的画图。 以独特的八卦布局筑城的特克斯县城市中心,原是50米高度的观光塔,后被拆除建造了太极坛城市展览馆,下部是展览馆,上部为观光平台。 登上太极坛观光平台,地面中心是阴阳太极八卦图。按照后天八卦的坎北、离南、震东、兑西四个方位,与先天八卦(伏羲八卦)不同,确定了整个县城的布局,每条街根据八卦方位分别以乾、兑、坤、离、巽、震、艮、坎命名街名。<br> 坎街,面对北方的一条街。八卦中,坎的卦象为“☵”(阴阳阴),五行为水。坎的属相为子鼠、亥猪。带坎字的成语有坎井之蛙、坎止流行、坎坷不平、避井入坎、沟沟坎坎等等。 坤街,面对西南。八卦中,坤的卦象为“☷”(阴阴阴),五行为土,坤的属相包括未羊和申猴‌。带坤字的成语有扭转乾坤、朗朗乾坤、袖里乾坤、颠倒乾坤、旋转乾坤、浪荡乾坤、锦绣乾坤等等。 图为从观景平台上俯瞰特克斯八卦城街区一角。特克斯八卦城是国内唯一没有红绿灯的城市,它蕴含了西方国家的“理想田园城市”理念,是放大版的伊宁六星街。 锡伯古城,距伊宁市15公里,素有“中国箭乡”的美誉。锡伯族原居于黑龙江省阿里河地区,17世纪末被全部编人满洲八旗,并被派往西北新疆巩固边防。 锡伯族在长期的新疆屯垦戍边中,形成了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在保留原有锡伯族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积极融合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保留了许多民间故事、历史文物古迹。锡伯古城在原有古堡的基础上,现已建成旅游景区。 锡伯古城内新建的永镇边疆塔楼,每层依次挂有题为“永镇边疆”“赤胆忠心”“以垂久远”“精忠卫国”“昌明盛世”的牌匾。 骑射是锡伯族的必备技能,弓箭文化早已与锡伯族血脉相融。景区有全国首家弓箭博物馆,完整保留并延续了中国传统弓箭礼仪和制作技艺,游客可以了解锡伯族的弓箭文化。广场上的“天下第一弓”,显示了锡伯族弓箭文化的豪气。 靖远寺,为锡伯人建于清代(1888年),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靖远寺由照壁、山门、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三世佛殿、东西配殿及钟楼、鼓楼等建筑组成。 靖远寺的寺院正门,门匾上用锡伯文、汉文镌刻“靖远寺”三个金色大字,门前两侧各有一尊威武雄壮的石狮。在新疆众多的清真寺中,这座红墙灰瓦的佛教寺庙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大天王殿,原有四大天王塑像已毁,现展示的四大天王塑像是重新雕塑的。 大雄宝殿大门左右侧墙上的砖雕,图案古朴,技艺精湛。寺内各种木雕、砖雕、石雕以及泥塑、彩绘等都出自锡伯族工匠之手。 靖远寺正殿,高达8米的二层楼建筑,精工细刻,尤为精致,对研究古代锡伯族建筑雕塑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纳达齐牛录关帝庙,距离靖远寺约十公里路程,始建于清代(1907年),由锡伯营八旗军民合力捐资建成,是新疆少有的几个关帝庙之一。1952年,纳达齐牛录关帝庙被砸毁,关帝庙和娘娘庙的大殿及山门,被生产队用作库房,其余建筑不复存在。1999年,纳达齐牛录关帝庙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大殿为砖木结构建筑,正中原供奉关羽神位,今塑像已毁,塑像背后及左右两壁绘制“火龙戏珠”、“苏武牧羊”“东方朔偷桃”等壁画,大殿东西两侧墙壁上,绘制有《三国演义》故事壁画各12福,每幅画面右上方都有锡伯文(满文)说明,据传这些画作均出自锡伯族民间画家之手。 惠远古城,有惠远古城(老城)和惠远古城(新城)之分,都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是清代的古城遗址。 惠远古城的新城,位于霍城县惠远镇,中心十字街口,有惠远钟鼓楼,始建于清代(1883年)。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正对四个城门,为四层三檐歇山顶的木结构建筑,二、三楼各有大鼓、大钟。整个建筑巍峨挺拔,雄浑壮丽。现保存完好,是新疆仅存的一座有较远历史的传统高层木结构建筑。2013年,惠远钟鼓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去游览时,钟鼓楼尚在修葺,不对外开放。 惠远古城(新城),始建于清代(1882年),在原城址上修复的古城景仁门,为古城的东门‌,是惠远古城的主要入口。城门两侧的古城墙,依然古朴沧桑。2013年,惠远古城(新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伊犁将军府,是惠远镇的又一著名景点,位于东大街。清代(1762年),清政府在惠远城(老城)设立了“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统辖天山南北军政事务。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后,拆毁了惠远城(老城)。1882年,清政府重建惠远新城,伊犁将军府同期建成。1996年,伊犁将军府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国元年(1912年),伊犁革命党人在惠远城起义,占领了伊犁将军府,成立了伊犁临时政府。伊犁将军府被改为新伊大督都府,后改为伊犁镇边使署、伊犁镇守使署。1930年,改为伊犁屯垦使署。1934年,伊犁屯垦使署迁往伊宁市,伊犁将军府被废置。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50团进驻惠远城,伊犁将军府内建有驻军营房。2001年,国家文物局对伊犁将军府进行了全面维修。 伊犁将军府,中轴线上依次为将军府大门、大堂、正殿,两侧分别为东西营房、客房、书房。大堂现为遗址,正殿即二堂。除了原有古建筑外,现展示的物品均为后来复制的。 林则徐故居,位于惠远古城陈列馆内,也是林则徐纪念馆。林则徐在广州主持虎门销烟后,于1842年被含冤流放伊犁惠远古城(老城)3年。1871年,沙俄侵占惠远古城(老城)并拆毁,惠远古城(新城)1882年新建,故新城内不可能有林则徐故居,都是新建的仿古建筑。 惠远古城(老城)遗址,距离惠远古城(新城)七公里,被大片农田和树林遮掩,较难寻找。 惠远古城(老城)遗址的土坯城墙,依然挺拔壮观,显现出强劲的生命力。 距离伊宁市90公里的霍尔果斯口岸,与哈萨克斯坦接壤,是中欧班列的重要通道,有“中国西部第一国门”之称,如今的霍尔果斯口岸为第六代国门。 早在隋唐时期,霍尔果斯就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1881年,左宗棠收复伊犁后,在此设立口岸,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霍尔果斯口岸,1992年向第三国开放,有“千年驿站,百年口岸”的美称。现在这里除了口岸功能外,还是集观光、休闲度假、免税购物为一体的霍尔果斯中哈国际文化旅游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新疆跨境旅游的首选之地。 拿护照通过边检,进入霍尔果斯中哈国际文化旅游区,看到一座巨大的啤酒桶建筑,号称啤酒桶世界之最。啤酒桶小屋内售卖啤酒,只是没看到营业员。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国的边境线,道路两侧是高大的火炬形建筑,建筑的中国一侧上面,镶嵌着中国的国徽。 站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国的边境线上,红色边境线是中国侧,蓝边境线是哈萨克斯坦国侧,一脚站一边,体验双脚跨两国的乐趣。 跨过边境线,来到哈萨克斯坦国,边境线火炬形建筑的哈萨克斯坦国一侧上面,镶嵌着哈萨克斯坦国的国徽。 哈萨克斯坦国的金雕广场上,一座展开双翅的金雕铜像映入眼帘,金雕广场后面的金雕免税城,有来自中国、哈萨克萨坦、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阿联酋、乌克兰、俄罗斯7个国家的商户,售卖化妆品、服饰、皮包、手表等不同商品。 苏联时期的哈萨克斯坦国的国门,称为老国门,现在已经被铁丝网阻隔起来,不让通行了。 这里曾经被清政府大将左宗棠收复,是中国的领土,根据1881年清政府与俄国签订的《中俄伊犁条约》竖起界碑。据说界碑由清政府出资,由沙俄政府制作。但是,在埋设界碑时,清政府竟没有派官员到现场监督,俄方乘机将界碑向中国境内推移了20公里,对此,清政府一直未予承认,拒绝以石碑作为界碑,由此形成了40多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1994年,中哈两国签订了协定,对历史遗留的的争议区进行了重新划分,大部分划分给我方,部分划归哈萨克斯坦。 2024年6月11日至15日游览<div>2025年1月26日完成游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