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我们的北邮大学同学薛祖全</b></h1><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1, 51, 51);">薛祖全可敬可爱的小老伴(薛祖全的故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薛祖全的老伴比我们小七、八岁,属于五〇后,所以我说她是小老伴。众校友周知,67 届工经系和66 届同时分配,薛祖全分到湖北,又被省邮电管理局分配到位于鄂西北山区南漳县的省邮电器材二厂。他在该厂的同事孙潜(武邮毕业)的爱人陈映珍,七十年代和我同在湖北省嘉鱼县邮电局工作。所以薛祖全在该厂的轶闻我也全都是听她说的,虽然薛祖全在那些年的经历我知道得不是很详细,但有一件事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薛祖全和她小老伴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小老伴叫姚文红,出身于革命干部家庭,性格开朗而阳光,个性独立而有主见。薛祖全身高一米八几,在厂里本来就鹤立鸡群,加上他能文能武、排球、篮球、唱歌、跳舞样样都行,所以一到该厂就崭露头角,同时也吸引了小姚的目光。无奈在那个出身决定一切的年代,再有能耐也会被这座无形的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更可笑的是,一个刚大学毕业的穷学生,除了简单的行李几本破书,便一无所有。该厂当时的领导得知薛祖全是右派的儿子,还对他实施了抄“家”。作为姚文红老革命的父母,则坚决反对两人的婚事,但姚文红顶着来自家庭、领导、舆论等各方面的压力,铁了心的,非薛祖全不嫁。这在当时对薛祖全伤痕累累的心无疑是莫大的安慰。最终他们冲破重重阻力走进了婚姻的殿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话说薛祖全在该厂奋斗到八十年代,从最基层干起,从倍受歧视的黑五类子女成为该厂的一把手,后来又从南漳调入武汉电信局出任总会计师,一路走来风雨兼程,都有他的小老伴伴随左右。事实证明,姚文红有着无比正确的超前的眼光。时光流逝,几十年相濡以沫,薛祖全也从生龙活虎的小伙子,成为了一个疾病缠身的老头子,但姚文红依然不离不弃地伴随左右,对薛祖全呵护有加。前不久薛祖全心脏病在武汉亚心医院抢救,她更是在医院日夜守护,直到薛祖全顺利地做完手术,脱离了危险,她才破涕为笑,赶快给我们打电话报平安。我接到电话时也是热泪盈眶,为薛祖全高兴,为他小老伴所做的一切感动,同时心中不由自主地对她产生浓浓的敬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薛祖全,你很幸运,那怕命运对你不公,你有一个可敬、可爱的小老伴一切足矣。</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酸秀才比刘三姐还出彩(薛祖全的故事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不知诸位是否还记得,大约是我们念大三的时候,工经系演了一个刘三姐与三个秀才对歌的节目,场面宏大,令人印象深刻。除了主角刘三姐、配角三个酸秀才外,还有众多的群众演员,演出结束多日,还被同学津津乐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很荣幸的是,我被他们邀请,应该不能说是邀请,是生拉硬拽,赶鸭子上架,去给他们当指导。我曾再三推脱,反复解释,只对舞蹈感兴趣,对戏剧一窍不通,但盛情难却,实在推诿不掉,只得硬着头皮上阵。因为是临时拉差,事先毫无准备,不免心中忐忑。走在去他们大班的路上,我回忆62 年高考前夕,我曾看过湖北省戏校学员演出的大型歌舞剧《刘三姐》,载歌载舞,很是精彩,大约半个月内看了五、六场,后来又看过两次刘三姐的电影,而且人家只要我设计刘三姐和三个酸秀才的动作,心中便有了底气。(想想那时很幸福,整天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学习也很轻松,不像现在的孩子学业负担那么重,整天淹没在题海中。)我胸有成竹地进了工经系的大教室,大家也对我热情有加。于是,我大大咧咧地当起了导演,帮扮演刘三姐的任曼丽设计动作,又对三个酸秀才指手画脚,谁知其中一个高瘦的酸秀才,一点就通,挥洒自如,尽情发挥,比我来得还快。我惊奇他的表演天赋,后来知道他叫薛祖全。他一开口便摇头晃脑,活灵活现,演的那个酸秀才收放自如,惟妙惟肖。他把一个扭捏作态,滑稽搞笑,迂腐不堪的酸秀才演得淋漓尽致。排练时只要他一开口,顿时笑翻全场。任曼丽扮演的刘三姐也很不错,她虚心好学,表演有大家风范,就是缺少那么一点灵气,所以薛祖全扮演的酸秀才,比她更为出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多年以后,每当我回忆在大学的日子,有时也会想起工经系演的刘三姐,想起薛祖全演的那个灵活之极,堪称一绝的酸秀才,总是忍俊不禁。我想薛祖全没上戏剧学院真是可惜了,如果从事戏剧,肯定不比葛优、林永健之辈差。</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仕途不平坦(薛祖全的故事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说到薛祖全由湖北南漳县省邮电器材二厂调入武汉电信局任总会计师,就要先说说他的前任,因为他和他的前任为人处事、工作作风、群众口碑都有太大的不同。他的前任姓黄,人称“黄扒皮”。为人专横而霸道,历任局长都要让他三到七分,否则别想拿到一分钱,那就什么事也别想办成。所以无论是与外商谈判、还是出国考察,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当他退休换薛祖全接班,正负局长们都松了一口气。薛祖全任总会计师行事低调,和局长们有商有量,虽温良恭俭让,但又不失原则,工作不久就在群众中有良好的口碑。那时我基本每隔一、两周就要到电信局找局长们谈武钢程控电话扩容专网进公网问题,所以对y79 班时任副局长的张浩和他的情况知道得很多。为武钢进网问题,张浩给我碰硬钉子,我曾气得大哭了一场,很久都不理他。而薛祖全我找过一次,他则给我碰了个软钉子,让你哭笑不得。后来我干脆他两都不找,只找66 届北邮毕业也任副局长的张文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列位由上述可以看出,来自信息黄埔的学生在电信局“统治阶级”中占了大半壁江山,这就引起了不是北邮的、不知是哪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毕业的正局长神经过敏。有一天我又到电信局谈进网问题,碰见薛祖全刚出差归来,看他脸色不好,还没问,他就告诉我,刚才局里开会,宣布他和张浩同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调离了电信局。我惊讶得半天缓不过气来,我为他们报不平,虽然还在生张浩的气,但他也在电信局工作多年,很早就担任副局长了,群众反映也很好。不过想想也不奇怪,从古到今,有才干的人、刚正不阿的人总是会遭小人排挤。好在薛祖全是历经坎坷,经过大风大浪锤炼的,早已荣傉不惊,处之泰然。他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到新的岗位——湖北省邮电干部学校去任党委书记。张浩则经过很长时间的纠结,最后到武汉邮政系统担任领导。对于一个为人谦和,思想开放,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领导,到任何单位都能很快打开局面,受到欢迎。后来他在邮电干校也干得风生水起,我的儿子、儿妇,都在他们学校和上海贝尔公司合办的培训机构(地点就在他们学校)接受过程控交换机培训。有一次我去学校探班,薛祖全还请我和孩子们大吃了一顿。我儿子现在已是武钢网络中心的主任。在他心目中薛伯伯幽默风趣、平易近人,不像我。儿子老说我有职业病,厂里批评职工,在家里整天数落他。那次去邮电干校除了得到薛祖全的热情款待外,还领略了他不平凡的歌喉,见识了另一个特会唱歌的薛祖全。且听下回分解。</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特会唱歌的薛祖全(薛祖全的故事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你见过没有明显胸腔共鸣的人,歌也唱得很好的吗?薛祖全就是一个。记得那次儿子、儿媳和几个职工在薛祖全他们学校培训,我带着儿子车间的支部书记去探班,薛祖全请我们吃饭,当时吃饭流行边吃边k 歌,薛祖全一曲唱罢,技惊四座,后来我们谁也不再唱,就听他一人唱了。之后我分析他唱歌为什么那么动听,我认为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音准。每个音符、节拍都唱得及其准确到位。以前我认为唱歌很简单,只要有一个好嗓子就行了,后来进了武钢老干部合唱团,才知道无论嗓子好坏,会唱与不会唱大不一样。他的音准可以说做到了极致。所以他的歌声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第二,他唱歌很有味道。歌声深情、感情真挚,让你为之动容。轻重缓急、恰到好处,如歌如诉如叹息。第三,他会唱很多外国歌曲,特别是俄文歌,这又为他的歌技增光添彩。(想想很是惭愧,我的俄文早就还给了老师。现在英文比俄文强多了。)他的俄文歌唱得尤为感人,让人想起中苏友好的那个年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回武钢的路上,和我一起去探班的车间支部书记黄莉很感叹地对我说:你的同学真棒!个个都那么有才华!因为她常陪我出差,见识过我众多的有才华、有能耐的同学。其中有著名歌曲《我爱你中国》的词作者,有武汉军区歌舞团团长,华中理工大计算机学院院长.....我很自豪,他们为我添光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1, 51, 51);">虽是玻璃心,依然活的潇洒(薛祖全的故事五)</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薛祖全患心脏病多年,早在九十年代,就在北京做过心脏搭桥手术。术后情况还好,但近年塔桥的血管又有堵塞,所以他常感不适。前不久本是去武汉亚心医院做检查,谁知进了医院就抢救,最后仍然要手术。手术前他已做好了一切思想准备。他对小姚说:如果我进去出不来,你们好好过。如果我出得来,咱们好好过。小姚在电话中说的声音哽咽,我在电话中听得双眼模糊。可喜的是,薛祖全这次手术很成功。老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记得去年五一,北京和武汉的同学去他家看他,他对我们说,他有一颗玻璃心,意为随时都可能破碎。他说时很平静,我们听得心潮起伏,不仅心痛,而且担心。因为心脏病,薛祖全很少出门,又应了一句老话: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他甚至比我们一些身体很健康的人还活得潇洒。他早就是一个网络达人,思维敏捷而开放、行为新潮而大胆。有一例,他很早就把他在邮电干校的房子,挂在网上卖掉,又不失时机地买了武昌颇为中心的徐东商圈的新房。一买一卖,占尽了先机。他很早就是网络高手,在网上炒股、聊天、购物、理财.....无所不能。无需出门,他家的很多事情,都是他在网上一站搞定。加上他乐观豁达,虽然不出门,生活依然很自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幸运的是这次手术很成功,薛祖全又可以潇洒地活着,和我们一起慢慢地、慢慢地.....变得更老。 </b><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李箴 赵利平 撰文 2015</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 style="">文字:李箴、赵利平、北邮老五届文艺伙伴们、北邮G17G18、</b><b style="">情系北邮62微信群</b></font></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制作:陈会忠</font></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