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5年的寒假,我带着大宝和小宝来到济南,开启了一段别样的文化之旅。这一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从课本中的文字走进了真实的历史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稷下学宫的遗址。这里曾是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殿堂,汇聚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一时间,天下学术皆出‘稷下’”,这句铭刻在石碑上的文字,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古代学术的繁荣与辉煌。孩子们好奇地听着导游讲解,时而驻足凝视那些古老的建筑残垣,仿佛看到了当年学子们在此论道争鸣的盛况。</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接着,我们来到了一处古色古香的庭院,庭院中有一尊手持书卷的女子雕像,她身姿曼妙,背景是朱红色的传统建筑,她就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喜欢李清照是从声声慢开始,一直以为她生在江南水乡,今日才知道是济南,小宝随口朗诵"生当作人杰..."我一直以为这是辛弃疾的诗,小宝说是李清照的,唉!学生时代马虎终将让错误伴随一生,幸亏有儿子及时纠正,我也知道为什么自己记错了,因为李清照和辛弃疾竟然都是济南人,这就是时空的错位与巧合。这里的宁静与庄重让人心生敬畏,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不远处,一口带有水面和金鱼的小池塘格外引人注目,池塘周围由红砖墙环绕,墙上点缀着蓝色瓦片屋顶下的拱形窗户。孩子们兴奋地喂食金鱼,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园子里。</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午后,我们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大型艺术装置,它由黑底黄字的面具组成,纵横交错地堆叠在一起形成一道屏障般矗立在地板上。散落其间的各式各样的鞋子似乎已经融入到艺术之中,成为这个空间的一部分。旁边悬挂着几件其他艺术品:金属线框装饰了闪亮的小球或圆圈;还有一个被鲜艳色彩交织缠绕的艺术装置以及由各种珠子串接起来的优雅吊灯。这些作品没有具体的定位坐标或者详细的排列顺序,但每一件都在各自独特的角度上占据了空间,鼓励我们从各个方向进行探索并发现新的视觉效果。</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后,我们漫步在趵突泉的角角落落,一棵光秃秃的树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尽管阳光明媚,但从树木上我们能感受到寒冷冬季的气息——枝干上的积雪尚未消融,与深色的纹理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矛盾感仿佛是大自然笔下的隐喻:即使是在最严酷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优雅、坚韧的生命力。扑鼻而来的香味,我正在好奇这是什么花?一名老教授告诉我,这就是腊梅,哦?我们经常说的腊梅又逢春,竟然是黄色的,我们经常见到绯红色只是梅花啊,又长见识了。在这美好的几天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旺盛的生命力,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而动人的故事的主角,他们带着各自的目标与热情来到这里追求梦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