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战争始终被深刻铭记 ~ 白俄罗斯

剑胆琴心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剑胆琴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结束波罗的海三国游,从立陶宛陆路边境前往白俄罗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斯拉夫人的三支——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都可以上溯到基辅罗斯国。白俄罗斯人是东斯拉夫族的一支。蒙古铁骑灭亡基辅罗斯后,统统归属于金帐汗国。但金帐汗国覆灭后,白俄罗斯被立陶宛大公国占领,而另两个民族则分别建立莫斯科大公国和基辅大公国。然后三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开始出现异同。18世纪白俄罗斯归属沙俄版图。十月革命后,1919年1月1日成立了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加入苏联。1991年8月25日宣布独立,1991年12月19日改为“白俄罗斯共和国”。 白俄罗斯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共同建立了关税同盟,与俄罗斯的经济、军事等一体化趋势正逐渐加强。1995年后,俄语和白俄罗斯语被设为国语,大多数人信仰俄罗斯东正教。</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明斯克</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历史至今已有近千年了,然而如今在这里,百年历史的老房子已踪迹全无。卫国战争时期,明斯克是第一批被德军攻陷的苏联重要城市,长达3年的沦陷,经德国法西斯铁蹄践踏,和战火摧残,明斯克几乎成为一片焦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战结束后,明斯克人以斯韦斯洛奇河为中轴,在废墟上重新建起了这座英雄的城市。城内建造了许多宽畅的大街和公园。市中心的老街道完全被拆除,新的街道按棋盘式纵横交错设计和建立,此外市内还建立了许多新的代表性建筑。给游人第一印象,明斯克整体建筑呈多样化而且十分明快整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长达11公里的斯科里纳大街等同于明斯克的长安街。大街中心的胜利广场建成于1947年。长225米,宽175米。广场上矗立着伟大卫国战争阵亡烈士纪念碑,高40米,碑身底部四面镶嵌大型金属浮雕群,象征着解放明斯克战役的苏联红军第一、第二、第三白俄罗斯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方面军四支劲旅,当然也包括白俄罗斯敌后游击队长达三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了白俄罗斯军民英勇抗敌的战斗历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碑顶镶一枚象征英雄城市的胜利勋章,碑前一坛体现烈士不朽精神的长明圣火经久不息。胜利广场两侧整齐排列的石碑上刻着前苏联12个英雄城市的名称:斯大林格勒(Волгоград)、格尔齐(Керчь)、基辅(Киев)、列宁格勒(Ленинград)、明斯克(Минск)、莫斯科(Москва)、摩尔曼斯克(Мурманск)、新罗西斯克(Новороссийск)、敖德萨(Одесса)、塞瓦斯托波尔(Севастополь)、斯摩陵斯克(Смоленск)和图拉(Тул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广场地下是宽敞的人行便道,便道的中央大厅内建有一个直径达2米的琥珀琉璃花环,花环内设有照明装置。当灯光亮起的时候,整个花环就象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提醒着过往行人不要忘记为胜利而光荣牺牲的死难烈士。目前,胜利广场已成为白俄罗斯举行隆重纪念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每逢“五•九”胜利日、独立日等重大节日,白俄罗斯都要在该广场举行隆重的献花仪式。包括习近平主席在内的外国政要来访时,通常都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在白俄罗斯的当地导游姑娘在讲解词中,每逢讲到“卫国战争”一词,都要习惯地冠以“伟大的卫国战争”。足见白俄罗斯人民对前苏联卫国战争还是十分崇敬和难以忘怀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碑顶镶一枚象征英雄城市的胜利勋章】</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胜利广场上伟大卫国战争阵亡烈士纪念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地下通道中的琥珀花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斯大林防线遗址公园</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距明斯克不远处的“斯大林防线”是前苏联1928年至1939年,花费十余年,耗巨资修建的绵亘千里的防御工程体系,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军事遗产,与法国的马奇诺防线齐名,两者都是那个年代相对落后的军事理念的产物,有着几乎完全相同的命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防线全长1200公里。从北部的卡累利阿地峡一直到南部的黑海沿岸。整个防线是一个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由23个庞大的筑垒地域构成,其中包括4000多个全部由钢筋混凝土和特殊材料做成的永备火力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明斯克的这段防线,为第63号筑垒地域,长约140公里,共有327个永备火力点分散于1一6公里的纵深。战壕纵横连绵,工事的墙壁有1﹒5米厚,配备76毫米火炮和马克西姆重机枪,还有潜望观察镜。1938年安装的发电设备至今还能运行。侧防暗堡星罗棋布,阵地前沿则是各种各样的防坦克障碍物和布雷区。一队队工作人员装扮成卫国战争苏联红军官兵的模样,再现苏联红军拼死抵御纳粹军队闪击战的浴血奋战的场景。我们所能看到的仅仅是其中保存和复原的防线遗址的一小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公园里摆放着卫国战争时期苏军装备使用的各种兵器,还有德军的装甲车辆象征性的摆在阵地前沿。身后山丘上还有近代苏军、俄军使用的包括导弹武器在内的各种装备,形成一处露天军事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东正教小教堂下斯大林雕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朱可夫元帅纪念碑,作为卫国战争时期最具天才的卓越指挥官,亲自统帅乌克兰第一、第二、第三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一、第二、第三方面军屡建功勋,作为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员率部攻克柏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永备工事、坑道战壕、火力点、兵器配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阵地前被击毁的德军坦克和装甲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队队工作人员装扮成卫国战争苏联红军官兵的模样,再现苏联红军拼死抵御纳粹军队闪击战的浴血奋战的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卫国战争时期苏军的功勋武器T34坦克、喀秋莎火箭炮、自行火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但是由于苏军最高统帅部对德国法西斯进攻时间估计严重错误,至1941年6月22日,要塞的工事尚未完工。许多重型武器火力点仍然空置,防空部队没有高射炮,炮兵部队没有远程大炮,士兵们只能使用轻武器和敌人搏斗。由于军事思想和理论的保守,最高统帅部并不清楚日后坦克的威力如此之大,仅布防有少量37毫米反坦克炮,少量76毫米火炮也是从旧坦克的炮塔上拆下来的,根本无法应对德军装甲集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最终大部分防线失守。精心建立的斯大林防线在几天之内便被德军猛烈的炮火和铁甲洪流撕开个大口子,古德里安的装甲坦克集群长驱直入。6月28日德军占领了明斯克,并以闪电速度穿插分割,直抵莫斯科城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白俄罗斯人民一刻也不敢忘怀与德国法西斯征战的日日夜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i>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术馆建于1939年,前身是白俄罗斯国家画廊,1957年改为现名。其藏品规模在独联体国家中名列前茅。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入侵时,美术馆被炸毁,大部分馆藏艺术品被德国法西斯分子抢劫,至今下落不明。目前展出和库存艺术品共25000多件,包括白俄罗斯、俄罗斯及其它国家艺术家的绘画、雕塑等作品。其中许多前苏联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令人感到十分亲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馆藏油画、雕塑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死亡不属于工人阶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都说白俄罗斯美女如云,果然名不虚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苏联红军烈士墓,墓前的鲜花还未凋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明斯克独立广场上的列宁塑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前克格勃大楼对面的捷尔任斯基铜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白俄罗斯一行,深深体会到,与波罗的海三国相比政治生态上大相径庭。波罗的海三国对前苏联、俄罗斯极度仇视,去俄罗斯化十分彻底。在那里你见不到一丝一毫的前苏联、卫国战争的影子。在大街上遇到一位老年摊贩,从他摊上购买了一枚朱可夫诞辰100周年纪念章。老人叮嘱我,不要外露,否则遇到警察会吃官司的。而且逢纪念日,会有穿着纳粹服装,行纳粹举手礼的极右翼份子招摇过市公开游行,宣泄反俄气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白俄罗斯不但前苏联的印记依然醒目,如列宁雕像、捷尔任斯基雕像保留完好,各个卫国战争烈士纪念碑前的鲜花永不凋谢。白俄罗斯与俄罗斯不仅仅是种族、血缘上的近亲,而且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感情上也是一脉相承的。在卫国战争时期,苏联红军劲旅第一、第二、第三白俄罗斯方面军(1944年2月,分别由原白俄罗斯方面军改编为第一、原西方面军改编为第二、第三白俄罗斯方面军),还有乌克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方面军(1943年10月分别由原沃罗捏日方面军、原草原方面军、原西南方面军、原南方方面军改编而成),这数以百万的大军并不是完全由白俄罗斯族或乌克兰族指战员组成,而是由苏联各民族同胞组成。他们在反抗法西斯侵略者的战斗中结下了鲜血凝成的袍泽情谊。是1814个炮火连天,腥风血雨的日日夜夜永不磨灭的伤痛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