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开平江门顺德行:5.在自力村的铭石楼内

一凡

<p class="ql-block">  浏览完村容和村情陈列馆,我们接着来到了铭石楼内。铭石楼的门口,一块介绍铭石楼的木牌悬挂在门壁上。</p> <p class="ql-block">  铭石楼是自力村最精美的碉楼。该楼高6层,首层为厅房,2~4层为居室,第5层为祭祖场所和柱廊。楼房的四角悬挑着塔楼,第6层平台正中有一个中西合璧的六角形瞭望亭。</p> <p class="ql-block">  我俩从第一层开始,认真欣赏着这座自力村最美的碉楼。</p> <p class="ql-block">  铭石楼内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家具、生活设施、生产用具和昔日主人日常的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  在五楼的龛台上,悬挂着楼主人方润文和三位太太的黑白画像,使人对了解铭石楼有了进一步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铭石楼,是一座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碉楼,由旅美芝加哥华侨方润文于1925年回乡建造。</p> <p class="ql-block">  该楼以铭记方润文的父亲方守锡一生打石的生涯而得名,也是自力村最高的一座碉楼。</p> <p class="ql-block">  记得我十多年前来到自力村时,许多碉楼内基本都是空荡荡的。此次再来,村庄中多了许多的烟火气与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  铭石楼的设计,融合了中西建筑的众多元素,其屋顶中央设有六角攒尖式凉亭,配以绿色琉璃瓦、爱奥尼式柱子和罗马式拱券,正面有巴洛克曲线的山花,体现了建筑艺术水平和主人的生活品味。</p> <p class="ql-block">  铭石楼的整个布局,由主楼、附楼和庭院组成。结构为砖混加外墙水泥批荡(广东方言,暨抹灰之意)。</p> <p class="ql-block">  楼内装饰华丽,使用了从美国带回来的一些家具,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明显特色。</p> <p class="ql-block">  铭石楼的下面四层朴实无华,第五层主人的居室,装修得才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  整个楼内居室的主色调,以中式深褐色为主,显得有些灰暗和死气沉沉。</p> <p class="ql-block">  楼内的每一层还设有厨房,可以说整个楼内生活要素齐备,由一个个单独的家庭生活单元组成。</p> <p class="ql-block">  铭石楼的楼主方润文,开平自力村人。早年赴美国谋生,经营过餐馆,后以“其昌隆”杂货铺发家,成为了当地的首富。</p> <p class="ql-block">  方润文发家后,在家乡兴建了这座6层碉楼,采用了新艺术运动和工业派的建筑手法,外形壮观,内部陈设豪华,具有浓厚的中西合璧风格。</p> <p class="ql-block">  楼主方润文,生于1878年,卒于1936年。去世后骨灰运回开平,魂归故里。</p> <p class="ql-block">  方润文一生先后娶了三位太太,结发妻子为吴氏,妾为梁氏和杨氏。</p> <p class="ql-block">  在铭石楼的二至四层,每层都设有三间卧室和一间厨房。</p> <p class="ql-block">  在二楼大厅的穹顶上,悬挂着枝形铸铁煤油吊灯,摆放着岭南的红木家具,主卧室放有雕刻精美的大床。</p> <p class="ql-block">  在三楼的大厅中,摆放着一台由美国进口的留声机等用品。这些物件当年都是非常豪华的。</p> <p class="ql-block">  在铭石楼五楼祖先的龛台上,装饰得金碧辉煌,上面书写着“长发其祥”、“其裘承作述,俎豆荐馨香”等字样,意为期望祖宗保佑其家族长久发达。</p> <p class="ql-block">  然而,方家的全家却在1953年的某一天突然离去,分别去往了香港和美国。</p> <p class="ql-block">  离开时,方家人走得匆忙而且悄无声息。以至于半个世纪她们再回来后,碉楼内的物件仍保持着原来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直到2005年7月的一天,铭石楼楼主方润文的两位孙女及她们的后代才分别从美国、香港等地回到了家乡。</p> <p class="ql-block">  当她们踏入久别的家门,看到被代管的老屋被打理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时,才真正放下了“心头的大石头”。</p> <p class="ql-block">  而后她们下定决心,与人民政府在托管合同上签了字,由开平市人民政府从此正式代管铭石楼。</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五层主人的主卧室,我们最后来到了铭石楼六层的顶楼上。</p> <p class="ql-block">  这里视野开阔,整个自力村都可以在平台上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  在铭石楼顶层的平台上还有一个塔楼角台,站在上面可以对周围景色看得更为全面。</p> <p class="ql-block">  只见自力村的民居并不是很稠密,春节前的农田已经呈现出一片的金黄色。</p> <p class="ql-block">  距离铭石楼不远处的其它碉楼,高度都比铭石楼明显要矮一些。</p> <p class="ql-block">  十多年过去,在国家大力狠抓环境保护的大政策下,自力村的环境也比原来好多了。</p> <p class="ql-block">  据了解,自力村除了许多空碉楼,原来的居民大部分都已移居到海外了。</p> <p class="ql-block">  具体来说,自力村在立村之初,只有两间民居,而周围都是农田,后来才有购田者逐渐增多,并开始兴建了一些民居。</p> <p class="ql-block">  鸦片战争后,当地人民群众生活困苦,加上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需要大批的劳动力,开邑地区的很多人才离乡背井,到国外去谋生。</p> <p class="ql-block">  自力村的居民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陆续旅居海外。当他们赚了钱后又纷纷回来购田置业,而后又返回到国外,如此循环往复。</p> <p class="ql-block">  因此,自力村除了空碉楼,原来的居民大部分都已旅居海外。现存的居民,主要是近年来回国的本地居民和华侨。</p> <p class="ql-block">  总之一句话,就是我第二次来到自力村时,这里要比原来更美,管理也更加规范与正规了。</p> <p class="ql-block">  作为自力村的代表性建筑铭石楼,如果来到这里,确实是应该好好看看的。</p> <p class="ql-block">  自力村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近代史的典型写照。在这里看古思今,只会觉得我们伟大的祖国越来越好,越来越美,越来越富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