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出国抗日,入缅杀敌(2025.1.22)

程莹

<p class="ql-block">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入缅对日作战部队,亦称“中国赴缅远征军”。</p><p class="ql-block">1941年12月远征军受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中将和罗卓英司令长官指挥,计9个师10万余人,主要成员国民革命军。</p><p class="ql-block">组建背景:日军占领缅甸首都仰光,企图切断滇缅公路。</p><p class="ql-block">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主要国际通道,承运了从美国输入的武器弹药的38%,从苏联输入的37%。</p> <p class="ql-block">松山战役旧址,在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腊勐镇,1944年中国抗战进入反攻阶段,松山战役就发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松山战役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中国远征军雕塑群共有十二个方阵,402个雕像,由广东佛山雕塑艺术家李春华先生制作捐赠。</p> <p class="ql-block">四百多座塑像代表着此战役倒下去的数千将士英灵,定会被后人牢记在心中……</p> <p class="ql-block">娃娃兵方阵,云南娃娃兵烈土在战争恶劣的环境下,自愿加入抗日武装,为保卫家园和民族尊严立下了赫赫战功。</p> <p class="ql-block">穿着不合体的大人衣服。</p><p class="ql-block">一位美国随军记者惊呼问道:“他们是国家未来,为什么要上战场?”一位指挥官沉默了良久,悲怆地说,“国家已到生死关头,他们不上战场,国家真的没有未来了”……</p> <p class="ql-block">中国远征军为了打通滇缅公路,募集七千娃娃兵跟随国军一同作战,松山战役牺牲一千多人,牺牲时最大不过15岁,最小的才9 岁,平均年龄12岁。</p> <p class="ql-block">松山战役:七千娃娃兵不该被遗忘,缅怀先烈致敬英雄!</p> <p class="ql-block">不少瞻仰者常往这些娃娃的杯里放糖果</p><p class="ql-block">一个只有9岁的娃娃兵被俘了,日军将他带进审讯室里,给他展示各种毛骨悚然的刑具,然后问他,“你想怎么死?”小战士怒目回答道,“我已经死了,可中国永存!”</p> <p class="ql-block">女兵方阵,由18座女兵雕像组成,</p><p class="ql-block">1942年,远征军入缅作战失利,4万多部队退入野人山,在走出野人的几千人中,只有一位女兵活着。.</p> <p class="ql-block">跪射方阵,由30座坐射士兵塑像组成,手中的武器都是德国研制。</p> <p class="ql-block">老兵方阵,由28座2013年9月3日前尚在世的远征军原型雕像组成。</p> <p class="ql-block">战马方阵,马是人类的朋友,由10匹膘肥体壮战马组成,帮助运输战争物资。</p> <p class="ql-block">将军方阵,由当时能征集到的20位远征军将领照片雕塑组成,他们中有卫立煌、杜聿明、戴安澜、廖耀湘、甘丽初、郑洞国、罗卓英、段国杰、张轸、宋希濓……</p> <p class="ql-block">宋希濓: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总司令亲临前线指挥,守住了怒江防线。</p> <p class="ql-block">史迪威(1883-1946)美国四星上将,抗日战争中,曾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战区美军总司令,指挥远征军作战,为中国抗战作出贡献。他的传世名言:“一个人只要不辜负国家期望,不虚度一生,也就心安理得了。”</p> <p class="ql-block">卫立煌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滇西反功时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p> <p class="ql-block">郑洞国: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將,1943年初受命担任中国驻印军新1军军长,该军最初由中国远征军新38师、新22师组成的。</p> <p class="ql-block">甘丽初:中国远征军第六军军长。</p> <p class="ql-block">廖耀湘:中国远征军第二十二师师长,抗日名将。</p> <p class="ql-block">杜聿明:中华民国陆军中将,中国远征军第五集团军总司令。</p> <p class="ql-block">罗卓英(1942)被任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官,成为抗战时期第一位出国抗战的统师。</p> <p class="ql-block">戴安澜(1904-1942),国军中将,1942年,亲率200师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取得同古会战、收复赏吉等战斗胜利。1942年5月18日,在郎克战斗中,身负重伤,26日在缅北殉国。</p> <p class="ql-block">孙立人(1900-1990),国军二级</p><p class="ql-block">上将。一次缅战(1941),时任远征军新38师师长,在孟拱河谷击败日军。二次缅战,时任远征军新1军军长,攻克八莫、南坎、老龙山、南巴卡、新维等地,歼敌3万3千多,是抗战中消灾日军最多的军级将领,有“东方隆美尔”之称。</p> <p class="ql-block">驻印军方阵,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后,退入印度的新22师和新38师于1943年8月改编为中国驻英军,全副美式装备 </p> <p class="ql-block">秋冬装方阵</p> <p class="ql-block">松山战役遗址</p> <p class="ql-block">远征军反攻主要坑道遗址</p> <p class="ql-block">1943年10月到1945年3月,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反攻中,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歼灭日军4.9万余人。远征军也付出了重大牺牲,官兵伤亡约6.7万人。</p> <p class="ql-block">肃穆瞻仰抗日先烈</p> <p class="ql-block">崇敬之情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人民永远会纪念英雄</p> <p class="ql-block">献上景仰的菊花</p> <p class="ql-block">烈士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遗址阵地</p> <p class="ql-block">道人坪子阵地</p> <p class="ql-block">盟军美式吉普</p> <p class="ql-block">英雄在我心中</p> <p class="ql-block">献上鲜花</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抵达腾冲的出行即来瞻仰松山抗战遗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