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熳5971818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雪,对于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那真是有着独特的情感和难以割舍的情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大自然利用地形地貌精心地策划了一场又一场的雪。把南方只有的雨,在北方却能打造成了无以伦比的美丽和壮观。将濛濛细雨演绎为柳絮般的温柔,把倾盆大雨魔化成鹅毛大雪的磅礴,叫花非花,独有的花瓣是不尽相同的六瓣而非数瓣,却酷似了花(早有科学的解释何为之六瓣,因费解,仍未能让人完全置信)。大自然秘密的杰作不得不令人感到神奇。那银装素裹是北方的司空见惯,在南方却是难得一见的珍稀,甚至在一生一世中都无缘接触到真正的雪,而无知何为雪的南方大有人在。为了弥补缺憾,近年来有许多的南方游客,顶着从沒感受到的严寒来到北方,以体验冰天雪地的魅力,这无疑成为了北方人的骄傲。每当四野茫茫,八荒无尘时,使人顿觉恍入琼林之境,尽情地领略天地一统的澄澈清新,那才是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境界。洁白静谧的灵动,不仅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更是感到了更迭的丰富,也是一年四季在北方分明的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置身于雪天,能平静在浑浊、红尘中燥乱的心房,更是为心灵深处那份祥和纯洁、意守清虚增加了无限的遐想联翩。以这样的名义,所以咏雪早巳是历代优雅诗人们笔下不可或缺的元素。他们在各自岁月的历史书页上,留下了千古传承的吟唱。或“已讶衾枕冷,复见窗外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或“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薛昂夫);或“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性德);或“山前千倾谁种玉?座上六时天散花”(陆游);或“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俞)。凡此种种不一一而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这里,即使是借着个胆儿我也不敢在贬说诗人们佳作的不是,只是我总觉得他们还沒有触及到我们北方人对雪感悟到的那个深层次。就算得上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有着对雪的惊喜神奇的赞美,也足以让世人耳熟能详了数百代,但还没有象我们与雪走的更亲近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话怎说?我们曾记的,待得一夜醒来时发现,那大自然竟以速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神不知鬼不觉地以雄浑厚重的大雪不是人们所说的封山,而是封门闭户,把人们硬生生地堵在家里推门无果后,不得不破窗而出清理门户。假若当年的诗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面对那个惊讶、惊喜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一定会是情不自禁地吟唱出更绝的绝佳绝句来,以赋予后人先拍案而再叫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也不是说只有将那暴雪抵门封户的意境能融入诗情画意那才会是个最好,而是雪以这种方式的亲民,直接地将瑞雪兆丰年的意识触及到了人们的灵魂深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待到春阳日暖时,冰雪渐融,其点点滴滴犹如甘汁渗透沃土,随着阳气上升,散发出的阵阵泥土芬芳,沛心入肺的清香令人难以言状。无疑,这是为春耕春播的墒情注定了良好的开端,为人们对秋天的向往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令万物润无声却是胜有声。若是只描写了雪的美丽与神奇,也描写了雪的灵动与意趣,描写了雪的轻柔优美,也描写了雪的高洁品格。如果丢失了雪对大地恩赐的灵魂,这也太小瞧了雪的本能,再怎么也难以体现出雪的重中之重的真正价值。我们赞美雪,不仅仅是因它的美丽而去美丽,注重的是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才是由衷。古代文人墨客描写雪的诗篇浩如烟海,我们不可能一一拜读。仅以薄浅之见,还真未曾感悟到有这个层次的时候。这也许是大多数诗人们未曾想到的缺憾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有了雪,方觉冬日的可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用朴素的方言有人说,这冬天不下雪可不好,给人们下点雪最起码能压一压灰尘。用现在的话来讲,雪能净化空气。</span></p> <p class="ql-block">  依据弥久的经验,人们习惯于一腊三白的说法,也就是说,在一个腊月天里,最少得下够三场雪才能构成一个完善的冬天,否则就会是对腊月的亏欠,也会使北方冬天的韵味大打折扣。假若在一个冬天里连一场雪也沒有下呢?</p><p class="ql-block">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早已依赖了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因为总起来还是相当准确的。可是今年就奇了怪了,人们盼了一个冬天的雪,别说三白了,楞是连一白也没有看见。明明前几天预报说在近日有雪(二O二五年一月二十三日~二十七日),人们等了半大天,白等了。(方言,很长时间的意思)这也不怪人家预报的不准,这北方大去了,难免会有漏网个局部,这局部就局到我们这儿了(大同地区)。也许这大自然压根儿就没有把这儿列入到下雪的计划之内。</p><p class="ql-block"> 好在总有人会为大自然自说其圆的,“一冬无雪地藏玉,三春有雨地生金”,这话说的受听、提气。是不是真会有这样子,不考虑也考虑不到。起码能燃起人们的信心,为希望有慰籍。</p><p class="ql-block"> 我们希冀雪赞美雪。还真没有什么能替代了北方人对雪的厚爱。</p><p class="ql-block"> “我愛你,塞北的雪……。”</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