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现在,好像还记得当时喝咖啡的样子。因为听说在老街,新近开了一家咖啡店,几个同学相约骑着自行车从学校出发,一路说笑着要去体验一下“洋”味道。</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小店的门脸不大,“苦咖啡”三字招牌倒是很大。一共四张长桌,上面铺了洁白的桌布,那个服务员小姐姐烫着邓丽君般的大波浪,是最吸引我们几个眼球的。不一会儿,红色的搪瓷杯盛着热气腾腾的咖啡被端上桌,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甜蜜的味道,不等咖啡变凉,我就端起来大口喝了起来,竟然烫到了舌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那天,几个人只是感到一种苦涩的味道,因此,桌上那一小碟方糖块,都被我们逐一放到了杯子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咖啡,是从什么时间风靡我们国家的,好像没有具体的统计。隐约的印象,改革开放之初,一些世界知名咖啡是以速溶的方式,走进我们生活的。在快餐店、酒店,几块钱一杯的速溶咖啡迅速成为人们追求时尚的方式之一,以至于朋友之间赠送礼物,也会是一瓶包装精致的速溶咖啡。</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哥伦比亚咖啡豆、巴西咖啡豆等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人们喝咖啡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磨现煮的咖啡成为了一种时髦。有一次,我到南方一个城市出差,大学同学邀我去他家喝咖啡。他边磨咖啡,边向我献道,说这咖啡机是他出差去美国特意买回来,咖啡豆是牙买加的。我品尝了一下,口感确实挺细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不知道从那天开始,咖啡忽然就成为了时下年轻人的新宠。我不知道如何去定义,现在咖啡的冲泡方式,只知道在咖啡店里,面对咖啡广告牌,自己不知道该选那种口味的咖啡。摩卡、拿铁、美式、卡布奇诺,更别说爱尔兰、维也纳了,好在现在的服务员都超级有耐心:大爷,要不您来杯美式吧,我也爱喝!我听劝,因为知道不管有多少种口味,咖啡也要一杯一杯地喝。</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看着周围孩子们,上班的路上,一手端着咖啡,一手拿着手机,脚步匆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不知道,一杯咖啡能否填补一晚上已经空虚寂寞的胃,但我确对街边卖咖啡的,产生了莫大的兴趣。那是去年,自驾海南去后海村看冲浪,马路边大大小小的甲壳虫车,五颜六色地延绵了五六里路,原来大家都是售卖咖啡的。那些刚从海里上岸的年轻的男男女女,穿着各式各样的泳装,不管额头上噼里啪啦往下流淌的海水,一杯热咖啡在手,只把湿的脚印留给落寞的沙滩。</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年轻的时候,还想着等我老了,也坐在咖啡店里,要上一杯咖啡,看上半天报纸。</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现在,咖啡的香气可以闻一闻,确不太敢喝了,因为晚上要失眠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