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系列散文,纪念我国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八周年! <p class="ql-block">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p><p class="ql-block"> 战争年代的毛泽东,曾将大柏地那雨后彩虹的美景,化作感人的诗句。这充满丰富色彩和动感的诗句,总是能激起人们美的遐想。 </p><p class="ql-block"> 其实,以伟人的这一诗句来形容地球的“玄”之美,或许是再妙不过。 </p><p class="ql-block"> 如果,能在距离地球足够远的地方观察地球,也许就会发现,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其实很美:湛蓝的海洋,浅蓝的冰川,红、黄、褐、黑等各色的山川土地和沙漠,山川土地上绿色的植被,以及经络般分布的江河湖泊……</p><p class="ql-block"> 这一切,是不是使得我们这个椭圆的、不停地旋转着的星球,俨然成了一幅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美妙画图?何况,这美妙的画图,又总被周围如纱似雾的大气一刻不停地缭绕、呵护;何况,这美妙的画图,还享受着阳光照耀,月光轻抚;何况,这云雾缭绕的,享受着阳光照耀、月光轻抚的美妙画图,一直在旋转着,旋转出同样美妙的轨迹……</p><p class="ql-block"> 如此美妙的画图,究竟是怎样一种神秘、娇娆、飘逸与灵动? </p><p class="ql-block"> 如果这还不够,那么我们不妨试着来一次“时空穿越”,想像在浩翰寂寥的宇宙间,从亿万年前漫长时光隧道的那头,地球,这美妙的画图,竟然裹着轻纱,披着阳光,携着月球,向现在的我们,款款地旋转而来……</p><p class="ql-block"> 那不时被阳光照亮,总有月球相伴而旋,因而犹如人体基因组一般神奇飘逸,如梦如幻的,长长的,旋转的轨迹,会是怎样一道产生并呵护着芸芸众生的、灵动得令人销魂的——“彩虹”? </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想象中的“玄”之美显得有些虚幻。那么现实中的“玄”之美,则是以种种真实的生机与灵动,让人惊奇,让人动情,让人依恋。 </p><p class="ql-block"> 距离产生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理,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就连每天随着地球旋转而“坐地日行八万里”都浑然不觉,更是无法在零距离的情况下直接观察到地球“玄”之美的全貌。这确实是一份遗憾。</p><p class="ql-block"> 然而,这份因空间制约而产生的遗憾,却可以在时间中得到弥补。于是,就目前而言,人们对地球那种种“玄”之美的感知,大多是通过大自然随着节气依时更迭而不断变化着的一幅幅天然画卷,以及与这一幅幅天然画卷紧密关联的,众多生命的种种变化来实现。</p><p class="ql-block"> 节气,简单地说,她本身就是一种时间。但确切地讲,她是迄今为止所有时间概念中,能够最直观、最生动地展现出遗传与环境抑或生命与自然相互作用,并促成生命不断生长、繁衍和进化的,反映自然生态系统变化规律,洋溢着种种自然与生命之美的——时间体系。 </p><p class="ql-block"> 因为,节气一方面反映出地球绕日旋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不断移动而导致的地球上光、温、湿等气象要素的规律性变化;另一方面,则反映出天下众生在每一个生命周期(以年计)中各个生长时段(以节气计)的规律性变化。而这两种不同的规律性变化,又通过生命的遗传密码,一刻不停地相互联系着。其结果,便是大自然仿佛总在以“美的规律”塑造着生命,促进生命的发展与进化。 </p><p class="ql-block"> 于是,人们发现了大自然界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长规律;发现了由二十四个节气中每一个节气所对应着的,众生们生命过程不同时段中,那些更加细致也更加生动的,各显其美的变化规律。 </p><p class="ql-block"> 于是,那无时无刻不洋溢着自然和生命之美的节气,抑或地球绕日公转形成的“玄”之美,至少在以下五个方面,让人惊叹不已: </p><p class="ql-block"> ——在这不停旋转的地球上,亿万年前都有什么?不外乎阳光、空气、岩土和水。再细分,也不过就是一百多种化学元素。 </p><p class="ql-block"> 然而这地球,就是凭着这为数不多的简单要素,在亿万年的漫长岁月中,以她那不紧不慢、气定神闲而又恰到好处、丝毫不差的“玄”,从偶然中旋出了必然,旋出了各种要素间的相互运动和相互作用,旋出了昼夜交替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循环不已的宜生环境,旋出了各具天赋而又彼此和谐的芸芸众生,最终旋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于是这“玄”之美,她旋出了环宇间绝无仅有、鲜活灵动的生命风采! </p> <h5>——种种生命之美。20230716摄于阿坝云顶花海。</h5> <h5>——种种生命之美。20220528摄于成都。</h5> <h5>——20230330摄于大邑市安仁古镇旁。</h5> <h5>——种种生命之美。20201201摄于甘孜墨石公园附近。</h5> <h5>——种种生命之美。20210117摄于汶川县卧龙关沟。</h5> <h5>——种种生命之美。20200419摄于成都。</h5> <h5>——种种生命之美。20210605摄于成都。</h5> <h5>——种种生命之美。20210807摄于成都。</h5> ——在这不停旋转的地球上,就人类而言,从高纬度到低纬度,与不同气候类型相对应的,是人的肤色、形体、性格和行为等,也随之出现一系列的细微差异;而这些非常细微的差异,却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div> 同时,动物的冬眠,候鸟的迁徙,植物的休眠等等,所有的生命都无不显示着众生之间、众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和谐关系。所有的生命,无不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接纳着环境对生命自身的“塑造”。“故土难离”,固然体现了人们对故乡的情感依恋;可客观上,它却真切地显示出众生之间、众生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已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于是这“玄”之美,她旋出了众生之间,众生与环境之间紧密联系,友好相处的和谐风韵! </div> <h5>——和谐。20230824摄于广元神龙阁。</h5> <h5>——和谐。20230824摄于广元神龙阁。</h5> <h5>——和谐。20210609摄于泸沽湖。</h5> <h5>——和谐。20220207摄于瓦屋山。</h5> <h5>——和谐。20210406摄于高城理塘。</h5> <h5>——和谐。20230528摄于甘孜甲根坝。</h5> <h5>——和谐。20210724摄于甘孜措卡湖旁。</h5> <h5>——和谐。20220526摄于都江堰熊猫基地。</h5> <h5>——和谐。20230620摄于措普湖。</h5> <h5>——和谐。20230624摄于蓬安县寿阳岛。</h5> ——在这不停旋转的地球上,自那场人猿相揖别之后,人类就开始了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不倦探索。300万年间,从磨石成器、钻木取火、结绳记事开始,人类的智慧点点滴滴,汇流成河。最近的100年间,更是进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从此,万物之灵的人类,越来越显得神采奕奕。尽管人类的发展,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在不断的试错中蹒跚前行,但人类已越来越明白珍爱生命,珍爱地球的重要性,并总是能在关乎人类发展的高度上直面灾难,携手前行。因此,人们有理由相信,人类的智慧,必然从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发展到自觉地珍惜自然,保护自然的崭新阶段。于是这“玄”之美,她在浩瀚寂寥的宇宙间,旋出了人类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科学发展的智慧渊薮! <h5>——文字如智慧的密码,书籍乃智慧的阶梯。20220508摄于天府艺术公园。</h5> <h5>——梯田,至今富有生命力的古老智慧。20230415摄于珙县高坎梯田。</h5> <h5>——农耕,至今富有生命力的古老智慧。20210508摄于周子古镇。</h5> <h5>——养蚕,至今富有生命力的古老智慧。20210508摄于周子古镇。</h5> <h5>——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富有生命力的古老智慧。20200408摄于都江堰。</h5> <h5>——支点,令人想起现代科学的蓬勃发展。20210601摄于郫都区清水河艺术公园壁画。</h5> <h5>——奇点,令人明白认知和智慧永无止境。20210601摄于郫都区清水河艺术公园壁画。</h5> ——在这不断旋转的地球上,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探索中,人类经历了,并继续经历着太多的呵护与磨砺,生死、成败、苦乐、得失、顺逆、浮沉、聚散、离合、饥饱、冷暖,等等等等。无不刺激着人们种种情绪的产生和滋长;而各种情绪的日积月累,缠缠绵绵,最终成就了人类独特的情感世界。于是,在这二十四个节气的年年循环中,不仅演绎着众生们在不同生命时段中各具特色的生长特点,更渗透着人类挥之不去的喜怒哀乐。于是这“玄”之美,她竟然轻轻巧巧,就旋出了人类天高地厚、绵延不绝的情感渊源! <h5>——日出云海,会令人产生怎样的情感共鸣?20230824摄于广元神龙阁。</h5> <h5>——一场日落,会令人产生怎样的情感共鸣?20220720摄于成都。</h5> <h5>——中秋圆月,会引起人们怎样的情感共鸣?20230926摄于成都。</h5> <h5>——此情此景,会引起人们怎样的情感共鸣?20230522摄于木里县玛拉查金。</h5> <h5>——春分时的高原,会令人产生怎样的情感?20210322摄于甘孜至德格路上。</h5> <h5>——古冰河中这些写满沧桑的石头,会令人产生怎样的情感?20230527摄于亚丁至理塘路上。</h5> <h5>——雪山与彩云如此相伴,会令人产生怎样的情感?20230522摄于木里县玛拉查金。</h5> <h5>——岁月的沧桑,会令人产生怎样的情感?20230522摄于木里县玛拉查金。</h5> ——在这不断旋转的地球上,随着旋转而不断更迭和循环的二十四个节气不仅各显其美,而且,这种种的美已然深深地渗透到众生们不断进化着的遗传密码中,以致大自然似乎总在以“美的规律”,促成生命的不断进化。<div> 而人类在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不断探索中,不仅拥有并丰富着智慧和情感,更产生出另一种神奇的能力,那就是审美的能力。并且,自从人类具备了审美能力,似乎所有的劳作,都不再仅仅以衣食住行等物质满足为唯一的目的,而开始尝试并追求物质上精神上情感上审美上的全方位愉悦。于是,人们把各种各样的美,融入生活,融入情感,在创造生活的同时也理解着美,创造着美,欣赏着美。甚至,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已不再受实用性的束缚,蓝天白云,虹霞晕华,冰雪霜雾,风雨雷电,众多的自然现象,无不让人获得美的启迪,激起美的遐想;日月星辰,碧海岛礁,平原高山,森林草原,江河湖泊,飞瀑流泉,乃至沙漠戈壁,众多的自然景观,无不令人受到美的震撼,漾起美的情思。于是,无数的美,融入到劳作中,生活中,建筑中、诗文中、书本中、画图中、歌声中、视屏中,和人们的智慧中,情感中、记忆中,并令人拷问着生的价值与意义,净化、醇化、诗化、美化着人性。于是这“玄”之美,她竟然旋出了人类曾经“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美的源泉! </div> <h5>——自然现象之日出前夕。20220811摄于成都。</h5> <h5>——自然现象之日落时分。20230525摄于稻城亚丁旁的俄初山。</h5> <h5>——自然现象之落日余辉。20201130摄于甘孜鱼子西。</h5> <h5>——自然现象,彩虹。20200829摄于成都。</h5> <h5>——自然现象,日晕。20220504摄于新津斑竹园。</h5> <h5>——自然现象,月华。20230926摄于成都。</h5> <h5>——自然现象,丁达尔光。20230522摄于木里县玛拉查金。</h5> <h5>——自然现象,丁达尔光。20230522摄于木里县玛拉查金。</h5> <h5>——自然现象,云卷云舒。20220509摄于成都。</h5> <h5>——自然现象,云卷云舒。20220730摄于成都。</h5> <h5>——自然现象,云海。2021230摄于达瓦更扎。</h5> <h5>——自然现象,雾。20221030摄于西岭雪山。</h5> <h5>——自然现象,晨雾。20230430摄于平武县宋家大院。</h5> <h5>——自然现象之雪淞。20210124摄于海螺沟。</h5> <h5>——自然风景,山水。20221109摄于甘孜里索海。</h5> <h5>——自然风景,山水。20200408摄于都江堰。</h5> <h5>——自然风景,山水。20230925摄于甘孜伍须海。</h5> <h5>——自然风景,山水。20200801摄于甘孜月亮湖。</h5> <h5>——自然风景,夕照秋色。20221022摄于新都桥。</h5> <h5>——自然风景,青山花海。20200731摄于新都桥。</h5> <h5>——自然风景,草原花海。20210723摄于甘孜毛垭大草原。</h5> <h5>——自然风景,高山草甸。20220601摄于甘洛县九环地。</h5> <h5>——自然风景,高原花海。20210725摄于甘孜。</h5> <h5>——自然风景,沧桑。20230525摄于亚丁附近。</h5> <h5>——自然风景,沧桑。20220621摄于莲宝叶则。</h5> <h5>——自然风景,沧桑。20230527摄于亚丁至理塘路上。</h5> <h5>——自然风景,花草树木。20230411摄于成都。</h5> <h5>——自然风景,花草树木。20230528摄于甲根坝。</h5>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智慧教人识别真伪,情感使人辨别善恶,那么,审美则让人感知美丑。从此,人类拥有一个完整的,由哲学思维统领着的,智慧、情感和审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多姿多彩、鲜活灵动的精神世界,进而当之无愧地成为万物之灵。从此,不论人类高歌猛进,还是蹒跚前行,真、善、美,都是人类发展永恒的指南,引领着人类择善而行。 </p><p class="ql-block"> 原来,地球,在苍茫时空中一直携着月球相伴而旋的,犹如人体基因组一般神奇飘逸,如梦如幻的,长长的旋转的轨迹,她哪里是彩虹?! </p><p class="ql-block"> ——她其实就是在时空中旋着的,生命长河的娇娆与灵动;她其实就是在宇宙间旋着的,和谐发展的大气与包容;她既是人类的智慧渊薮,又是人类的情感渊源,更是人类美的源泉……</p><p class="ql-block"> 她,其实就是一直承载着我们,养育着我们,并以二十四个节气演绎出无数美轮美奂的生命年轮的,星际间至今无双的——地球的“玄”之美!</p><p class="ql-block"> 那么,在粗略地浏览过这星际间至今无双的——地球的“玄”之美之后,面对二十四节气这一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由我国发现的科学成果,感受着地球之旋串联起的那些节气的依时更迭,如期而至;感受着历史文明与当代文明的生机勃勃,交相辉映,再面对这地球之旋至今依然旋着的许多未解之谜,我们会不会在由衷感叹“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生逢盛世”的同时,迸发出一份“生逢盛世,不负盛世”的豪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体味节气》共26集,于2010年1月20日第一稿全集完,并以若水谣之名在新浪、网易等博中发表。 </p><p class="ql-block"> ——2016年7月5日第二稿全集完,更名为《那些节气》共26集。 </p><p class="ql-block"> ——2017年6月16日第三稿。 </p><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28日第四稿。</p><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12日第五稿。</p><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8日第六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