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宁波,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东南沿海区域最具代表性的节点,在2016年“中国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时,有四处遗迹点脱颖而出,保国寺便是其中之一。保国寺坐落于宁波市江北区灵山脚下,其历史可追溯至东汉建武、永平年间(25-75年)。骠骑将军张意曾在此隐居,并广济乡民。后人为纪念他,舍宅为寺。然而,唐会昌年间,武宗灭法,寺庙遭受毁坏。唐僖宗为护国运,于广明元年(880年)赐名“保国寺”。保国寺大殿,作为长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不仅见证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对外输出,更承载着区域建筑文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的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保国寺古建筑群以保国寺大殿为核心,通过迁建与修复当地的历史建筑,使曾经的建筑得以在原有位置上重现,形成了如今的古建筑群。政府也因此将保国寺打造成为一座古建筑博物馆,让人们能够在这里领略古建筑的魅力,感受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保国寺远离市区的喧嚣,在宁静中更显空旷。路边一块巨大的石块上镌刻着“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字样。从那棵巨大的樟树后的山门进入,一潭清泉映入眼帘。沿着宽阔的甬道拾阶而上,高大而疏朗的树木、精致的小桥流水,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世外桃源。灵龙泉、仙人桥、梅林、叠景台,每一处建筑和景点都有其独特之处,它们与古建筑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这处古建筑的汇集地。一块刻有“东来第一山”的石碑赫然立于眼前,令人不禁驻足凝视。</p> <p class="ql-block">从保国寺的内山门进入,大殿上方“保国寺”三个大字映入眼帘,这里是保国寺古建筑的精华所在。大殿前有一方凿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的“净土池”,池水汇聚了寺两侧的山水,与山下的水系相连,因此大旱不涸,大涝不盈。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池三边立起石栏,石栏上刻有明时慈溪籍御史颜鲸所题的“一碧涵空”和“天光开图画,山翠入波纹”联,为这方净土增添了更多的人文气息。</p> <p class="ql-block">宋代的保国寺大殿为单檐歇山顶建筑,采用了南方地区流行的三开间厅堂式构架。大殿内部空间布局严谨,结构逻辑简明,用材制度严谨规范,保存着诸多古法技艺的孤例。它是11世纪初传统建筑文化从唐代注重气势雄大、体态遒劲向后期注重造型简约、华美宏丽转变阶段的“标本”作品。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大殿进行了扩建,增加了重檐,使其面阔五间,进深连廊六间,形成了如今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保国寺大殿融合了多种古建筑技艺,如藻井,这是我国现存木构建筑中唯一按大木作选材的孤例,被置于前槽以强调渲染,既极具艺术水准,又体现了“天人合一,五行相循”的思想。保国寺大殿中的藻井有大小两个,独具特色。大殿内柱全部为瓜棱柱,即拼合之柱,这是小料充大料以承重载的最早遗物,在坚固、适用的基础上兼具审美艺术效果,反映了自宋开始木构用材已朝注重经济性的方向转变发展。而保国寺大殿的柱子均有不同程度的倾斜,这既有受千年来外部因素侵扰所致,也有营造时特意为之的做法,即“侧脚”,这是运用建筑结构力学原理以增强结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的体现。这些技艺展示了我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术和匠人的经验总结,更是宋朝那个创造性“科学时代”的典型缩影,对中国乃至东亚建筑文化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在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中,除了对保国寺由来和建筑的介绍外,还有中日古代建筑文化交流例证、中国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圣迹、国内现存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介绍与模型、古代砖雕艺术展馆、宋代古建筑大全《营造法式》、传统木作工具技艺馆等展馆。在这里,人们可以完整地了解中国古建筑的历史和技艺,惊叹于先人们的聪明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保国寺的发现与挖掘离不开中国建筑史学大师梁思诚的弟子、清华大学教授郭黛姮。她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用四十年的时间为这座千年瑰宝的研究、保护、利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博物馆中,有一个专题展示——“远山如黛,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这是对郭黛姮教授与保国寺之间深厚渊源的生动写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