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印象 1

濤聲(原創)

<p class="ql-block">  来南京也有一段时间了,就像是结识一位故友,阔别多年之后又有新知。</p><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前我曾来过一次,犹如蜻蜓点水,匆匆走了几个景点就此别过,来不及咀嚼体味,以至于现在回忆起来仿佛恍如隔世一般。</p><p class="ql-block"> 认识一个人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更何况一座城呢,没有三年五载的切身体验,你是不能随便说话的,当然呆的太久了也容易入局,一旦陷入认知疲劳的魔咒也是无可救药了。</p><p class="ql-block"> 这次来南京纯系偶然,居然停留了半个月之久,这是我生平客居外地时间最长的一次,明天就要离开了,今夜无眠,再不说上几句话,似乎就连这一鳞半爪的印象也得磨灭。</p><p class="ql-block"> 白天的南京似乎与别的地方没有什么不同,人流车流构成了一个现代大都市的基本特征,“三步一个鸭血粉丝汤,五步一个红绿灯”,行走城中感觉人生的脚步时时刻刻被车流和红绿灯所羁绊。</p><p class="ql-block"> 有所不同的是,在南京,在这车轮滚滚的洪流之中,电动自行车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在这有限的公共交通资源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难能可贵的,这是一道非常抢眼的城市风景线,由此我似乎看见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的曙光。</p><p class="ql-block"> 举目望去,几乎南京的大街小巷都是电动自行车和脚踏车,不是停靠在两侧的人行道上就是在非机动车道上往来奔突,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冷不丁地从身旁掠过,让人时时刻刻有被偷袭的感觉。事实上,我几乎每天都可以看见一起交通事故,曾经有一天下午在龙蟠中路和常府路的转角处,一辆中巴车右前轮下一位母亲抱着一个小女孩失声痛哭,鲜血顺着小孩的脸庞流下来。</p><p class="ql-block"> 唯一安静的地方就数秦淮河了,当你被现代生活弄得筋疲力竭的时候,只要你俯身走下路基走在秦淮河的堤岸上,立马就可以感受到一种难得的平静和安详,就像是婴儿回归母亲的怀抱,车流人流不见了,喧嚣的闹市不见了,代之而来就是只有慵懒缱绻和缠绵悱恻,仿佛又回到了我的三十多年前,回到了应天府的朱明洪武,回到了李煜笔下的六朝如梦。</p><p class="ql-block">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暖冬,没有雪,也没有雨,更没有岸紫汀兰,杨柳依依,只有凝脂一般的一衣带水,秦淮河在日月星辰的晦明变化中遗世独立,似乎仍然保留着原有的清纯和质朴。</p><p class="ql-block"> 我白天徜徉在秦淮河畔,我夜晚盘桓在秦淮河畔,甚至我的幽幽梦境也是徘徊在秦淮河的两岸,栏杆拍遍,与那柔波互情,醉眼迷离,与那脉动同频。</p><p class="ql-block"> 秦淮河很长很长,总是走不到头,第一天晚上我从复成桥走到了夫子庙,第二天我从逸仙桥走到毗(pi)卢寺,以后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到秦淮河两岸走一走,就像是婴儿一样每晚都要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似乎只有这样我才能安眠。</p><p class="ql-block"> 夜晚的秦淮河上空是可以望见星星的,秦淮河近旁有一处僻静的所在,兀自地势隆起,名为中航一号,上面有一架退役的歼—8重型战斗机,戟指星空,寒光袭月。</p><p class="ql-block"> 站在这个土丘上,四下无人,仰观宇宙之大,游目骋怀,金星在西南方逡(qun)巡,木星在东方闪烁,北斗七星,勺柄指北,依依东望,春讯在即。</p><p class="ql-block"> 我甚至诧异,在南京居然可以夜观天象,巡天遥看一千河,沉浸在外太空的无限遐想里,不能不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和奢侈。</p><p class="ql-block"> 在光污染成为仅次于其他污染的大都市通病时,南京却让我有一种意外的感动,我由此想起了一张画面,在渔舟唱晚音乐声中的紫金山天文台,那一架可以通天的天文望远镜。【待续】</p><p class="ql-block">(2025/01/25 于解放路 汇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