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祭侄文稿》学习笔记

孙岗

<p class="ql-block">《祭侄文稿》产生的时代背景。</p><p class="ql-block">公元755年,唐发生安史之乱,常山太守颜杲卿与儿子坚决抵抗,誓死保国,最后由于兵败,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季明为颜杲卿的第三子,兵败后惨遭杀戮,归葬时仅存头颅。为此颜真卿于乾元元年(唐肃758年)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在心情十分沉痛的状态之下,为其侄子作了这篇祭文,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因此此作是颜真卿因情而生,心在文而不书,所以用笔随意,而没有做作之态。</p> <p class="ql-block">《祭侄文稿》的笔法特征。</p><p class="ql-block">通篇运用篆籀笔法,以中锋圆笔为主,侧锋运用较少;因此给人一种遒劲洒爽、痛快淋漓的感受,而且用笔果断,没有丝毫的缠绵之感。个别字杀笔很重如“年”、“郡”等,力透纸背,果断而又刚毅,戛然而止的行笔叫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祭侄文稿》的字法特征。</p><p class="ql-block">宽博厚重是颜真卿书法的一大特色,他一改魏晋之前书法那种茂密瘦长,潇洒飘逸的风格,变为宽绰疏朗的结体形态,给人一种自然博大的审美情怀。在《祭侄文稿》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字都是随意而生,随形而变,外拓式的点画相互响应,相互顾盼,笔断意连,左右捭阖,给人一种情不断意相连的感觉,这正是颜真卿在结字方面的过人之处。也正是古人“无意于佳乃佳”的真实体现。作品的前半段由于情绪还能把控,字形沉稳,端庄厚重,后半段随着情绪的波动,行与草的杂用,迅疾而动,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给人一种风樯阵马的震撼感,直到最后“呜呼哀哉尚飨”,作者的内心已经悲痛到了极点,他不再是写字,而是以一种肝肠寸断的心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因此我们看到最后一行时,已不再能以一种字体的形态来领悟书家的表现意图了。</p> <p class="ql-block">《祭侄文稿》的墨法特征。</p><p class="ql-block">在这篇书法作品中,有很多的涂改,形成一些较大的墨块,作品中浓墨与枯墨的对比非常明显,给人的视觉冲击力非常强烈。从各个墨段来看,作者对墨的把控能力非常强,从浓墨到枯笔,运用的十分自然,不到笔干墨尽,没有补墨之嫌。说明了书者关注的是文章的表达,而不是对书法的点缀,却正是如此才恰到好处。整幅作品气韵畅通,墨法自然,如行云流水,千回百折。同时由于作者内心的波澜起伏,造成了整幅作品姿态横生,神采飞扬,字里行间随形而设,不拘一格,自然而又和谐。通过作品的墨色过渡,充分体现了一种节奏感和跳跃感,这正是作者内在情绪的展现。</p> <p class="ql-block">《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稿》,行书,麻纸本,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书写的行书文稿,纵29.2公分,横59.6公分,原稿共计23行,235字,涂抹34字,共计269字,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