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作人美术馆”《苏州慢生活》系列之三十一

姚传良

<p class="ql-block"><b>苏州地铁6号线“望星桥苏大”站</b></p><p class="ql-block">设计灵感来源于苏州大学的建筑特色,将古典与现代元素完美结合,展现了苏州独特的文化韵味。 </p><p class="ql-block">坐6号线地铁到双塔站下,不遠,便是吴作人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地铁站内设计充满艺术感,出站口书架的布置更是增添了一份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b>吳作人美術馆</b></p><p class="ql-block">吴作人,1908出生于江苏苏州,祖籍安徽泾县,中国当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出版有《吴作人画集》《吴作人速写集》《吴作人的艺术》等著作。</p><p class="ql-block">吴作人于1927年入读上海艺术大学绘画系;后转入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1930年,赴法国卢弗尔学校进修素描。9月,考入巴黎美术学院西蒙教授工作室;</p><p class="ql-block">1935年,返回中国,任中央大学艺术系讲师,另创作油画《华佗》,作《出窑》。《玄武湖上的风云》入选第二届全国美展,另当选为中国美术会理事。</p><p class="ql-block">1958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1979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院长。</p><p class="ql-block">并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代主席。</p><p class="ql-block">1997年4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主要绘画作品有《出窑》《玄武湖的风云》《播种者》《纤夫》《老农》《擦灯罩者》《嘉陵江石门》《沙坪坝旧居》等。</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法兰西岁月”一一”吳作人与留法艺术家作品与文献展”</b></p><p class="ql-block">一一以上是本次展出主题</p><p class="ql-block">中国现代化的过程是以救亡图存向西方求取真理开始。留学(包括游学)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近現代史,尤其是文化史中最富有时代特征的现象之一。</p><p class="ql-block">在美术领域,一批艺术家在法国巴黎和其它城市的美术学院学习,以油画、素描、雕塑为主要研究科目,接受了西方美术学院的现实主义观念和写实主义技法,也带回了西方现代主义的观念与方法,为中国美术带来了传统书画体系之外的新的美术类别与新的美术观念,甚至与之关联的新的思想和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留法艺术家成为活跃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重要文化群体之一。</p><p class="ql-block">值中法建交60周年际举办“法兰西岁月”一一”吳作人与留法艺术家作品与文献展”,系统梳理吴作人先生在法国学习,生活,交游等关系。</p><p class="ql-block">展品中包括吳作人先生30多件作品。在同期留法的徐悲鸿,颜文樑,常书鸿,秦宣夫,滑田友,潘玉良等艺术先贤的作品和文献资料。</p><p class="ql-block">他们不仅是艺术家。更是时代的先驱者。</p><p class="ql-block">他们的追求。不仅是对艺术的热爰,更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眷恋。</p> <p class="ql-block">吴作人,在巴黎MuseeGalliera“吴作人画展”上(1947年)。</p> <p class="ql-block">1985年,法国驻中国大使为吴作人举行授勋仪式。</p> <p class="ql-block">1984年,吴作人获法国政府和文化部授予的“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p> <p class="ql-block">2003年,“吳作人画展”巴黎展览海报。</p> <p class="ql-block"><b>《餐巾习作》</b></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60年来一直被作者珍藏的《餐巾习作》,它之所以没被遗忘,无法割舍,是因为它蕴含着一段难以忘怀的真实故事。</p><p class="ql-block">1930年夏天,吴作人在巴黎最艰苦的一段时光。为了报考巴黎高等美院,他在经济十分桔据的情况下,勒紧裤带画画,由于每天中午吃的是人人早点省下的一亇面包,晚上了仅靠一盘土豆来充填饥肠,他病到了。</p><p class="ql-block">年仅22岁的吴作人感慨万分,“艺术是人的美好理想境界,要实现这亇崇高理想,就是要有殉道者的精神”。当时,房东老太给了他半只烤鸡……。</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吴作人感到身体好些,挣扎起来,在卧室里画了这張《餐巾习作》,还特地用法文写了一句:“今天,我病好了”。</p><p class="ql-block">在这幅普通的速写里,凝聚了作者的甘与苦,凝聚了坚定的理想与奋斗的精神,以及崇高的情与爱。</p><p class="ql-block">(引自《吴作人速写-小引》)。</p> <p class="ql-block"><b>密月</b></p><p class="ql-block">徐悲鸿,布质油画(1925年)</p> <p class="ql-block"><b>自画像</b></p><p class="ql-block">吴作人,速写(1928年)</p> <p class="ql-block">吴作人,萧淑芳到了老年,重新来到了年轻时分别到过的地方,坐在巴黎歌剧院对面的客舍,窗外是毕沙罗画过的那个广场,于是他俩记下了自已的行程。</p><p class="ql-block">吴作人在画面中写道:Pissaro在161室作于1898年,余作此261室,1987相距将九十年。</p> <p class="ql-block"><b>草原放牧</b></p><p class="ql-block">吴作人,国画,(1981年)。</p> <p class="ql-block"><b>齐白石像</b></p><p class="ql-block">吳作人,油画(1954年)</p> <p class="ql-block"><b>女人体</b></p><p class="ql-block">吴作人,布面油画(1935年)</p> <p class="ql-block"><b>自画像</b></p><p class="ql-block">潘玉良,(1940年)。</p><p class="ql-block">(潘玉良:1896~1977年,生于江苏杨州,名世秀,字玉良。</p><p class="ql-block">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拥有重要地位的女性画家。早年考入上海美专,后赴西欧接受严格的学院派绘画训练,最终达到“合中西画于一冶”的艺术成就。作品获法国国家金像大奖等二十多奖项。</p><p class="ql-block">1945年,当选为中国留法艺术会会長。</p> <p class="ql-block"><b>巴黎铁塔</b></p><p class="ql-block">潘玉良,油画(20世纪中叶)。</p> <p class="ql-block"><b>画家家庭</b></p><p class="ql-block">常书鸿,布面油画(1933年)</p> <p class="ql-block"><b>重庆凤凰山即景</b></p><p class="ql-block">常书鸿,布面油画(1941年)。</p> <p class="ql-block"><b>秦宣夫作品</b></p><p class="ql-block">秦宣夫(1906~1998),广西桂林人,我国20世纪著名西方美术是家,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1930年在巴黎高等美院学习绘画。</p><p class="ql-block">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曾任中国美协理事等职。</p> <p class="ql-block">作者吕霞光(1906~1994),安徽阜阳人,油画家。早年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并参加南国社。</p><p class="ql-block">1930年赴法学习艺术,考入比利时皇家美院就读,又入巴黎美院和巴黎装饰艺术学院深造。</p><p class="ql-block">后留居法国,致力于中法文化交流。1984年,斥巨资在巴黎国际艺术城建之吕霞光,马德兰画室,资助中国画家留学,进修,办画展。</p> <p class="ql-block"><b>南川风景</b></p><p class="ql-block">李有行,水粉写生(20世纪70年代)。</p> <p class="ql-block">素描《大卫战胜歌利王》。</p> <p class="ql-block">素描《反抗的奴隶》。</p> <p class="ql-block">素描《鹰与盗火神博斗》。</p> <p class="ql-block"><b>缝</b></p><p class="ql-block">唐一禾,素描(1934年)。</p> <p class="ql-block"><b>竹石(国画)</b></p><p class="ql-block">周方白(1906~2000)上海南汇人,1930年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绘画雕塑。回国后任苏州美专,中中大学等校教授。</p><p class="ql-block">解放后在上海同济大学任教。</p> <p class="ql-block"><b>颜文樑(1893~1988)</b></p><p class="ql-block">江苏苏州人,中国第一代油画家。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行者。</p><p class="ql-block">1919年发起苏州美术画赛会,创办苏州美专,任校长。1927年,创建苏州美术馆。</p><p class="ql-block">1928年,就读巴黎国立高等美院,师父及埃尔.罗朗斯。</p><p class="ql-block">1930年回国,担任苏州美专教育工作,历任中央美院华东分院付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及上海分会付主席。</p> <p class="ql-block">颜文樑作品</p> <p class="ql-block"><b>徐悲鸿(1895~1963)</b></p><p class="ql-block">江苏宜兴人,现代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p><p class="ql-block">197年留日学习美术,1919年赴法国留学,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顾诸国。</p><p class="ql-block">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大艺术学院院長及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院院长等职。</p> <p class="ql-block">徐悲鸿致吴作人函。</p> <p class="ql-block">书法(局部)。</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美术馆拍摄时,由于灯光照明,导致画作前的玻璃反光,拍摄效果欠佳,未能达到原作的真实风采,特此说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钢琴曲“巴赫前奏”。</p><p class="ql-block">(2025年元月25日制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