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283#寒假好书好课推荐

扭转乾坤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以下内容是从邵鑫老师朋友圈的分享摘录!仅供自己参考使用</b></p> <p class="ql-block">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氛围,不同的要求,要读的书也不太一样。我自己的读书经验,大部头名著一般放在集中的时间段,比如春节的长假期就特别适合看长篇的名著,可以一鼓作气,趁热打铁地看完。</p><p class="ql-block">如果是平时要读长篇作品,我一般会用“项目制”做法,自己给自己承包一个项目,这两个月一有时间就见缝插针地去看,这样也是可以的,但不如寒暑假过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给不同学段孩子的建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小学阶段:</b></p><p class="ql-block">读好四大名著,对培养读书兴趣、习惯有非常棒的作用。顺序不那么重要,喜欢哪本就从哪本开始。我的上课形式是放出原文,一边带你读,一边分析,所以不用先把书读完再来看,书的版本也不需要太纠结,哪怕手上没有书都可以看。</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初中阶段:</b></p><p class="ql-block">读教材指定的必读名著。很多人会把推荐书和必读书混淆在一起,推荐书有很多,中学官方、权威的必读书只有下面的17本。不用一口吃成胖子,在寒假重点读好下学期要求的两本即可。七年级是《骆驼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年级是《经典常谈》《昆虫记》,加上新增的《红岩》,九年级是《水浒传》《儒林外史》,加上新增的《唐诗三百首》。</p><p class="ql-block">不会读怎么办?我请了15位北大中文系教授和我一起讲了一套课,初中的每本书花一个半小时时间,高中的每本书花三个小时时间,和你分享阅读的方法和重点。这不是一套逐字精读的课程,而是有人站在很高的地方给你提点,高屋建瓴地讲精华,让你觉得:哇,这书还能这么读。听高手的课,不光要听他说了什么,还要去看他是从哪些角度解读的,耐品,耐琢磨,这是听北大老师讲课最过瘾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这套课程推荐给初中生、高中生和成年人。小学不要太着急,把四大名著读好,六升七的暑假读好《朝花夕拾》和《西游记》,不建议过早接触中学的书。</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高中阶段:</b></p><p class="ql-block">扎扎实实精读《红楼梦》和《论语》。还有一本书是《乡土中国》,但《乡土中国》比较特殊,是一部社科作品而不是文学作品,你们需要的不是精读的课,而是有一个高手站在很高的角度给你提纲挈领地讲乡土中国的底层逻辑,有需求可以去听“北大读书法”的课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中任何一个学期都要重视《朝花夕拾》</p><p class="ql-block">对于中学生,我额外推荐两门课程,或者说两本书。初中生除了下学期要读的书之外,《朝花夕拾》值得你在任何一个学期反复精读,这本书有几个特点,可以“一鱼多吃”:</p><p class="ql-block">(1)它是七年级上学期要求精读的书目。</p><p class="ql-block">(2)它是读懂鲁迅的重要抓手,里面的文章篇篇经典。</p><p class="ql-block">中学有个大难题,叫做“周树人”。有一句话说中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为什么怕周树人?因为中学课内外我们会大量接触鲁迅的文章,而鲁迅的文章又是出了名的有深度。《朝花夕拾》一共就10篇文章,有3篇文章出现在初中语文课本上,一篇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叫《阿长与山海经》,一篇叫《藤野先生》。</p><p class="ql-block">(3)它是17本必读名著中唯一一本散文集,是很好的阅读和写作范本。</p><p class="ql-block">文学题材一共四种:散文、小说、戏剧、诗歌。戏剧和诗歌在中学阶段不作为阅读和写作的必然要求,中学阶段的难题有两种,一个是散文,一个是小说,小说是靠后的,尤其到了高中会成为重点,但对于初中生而言,散文一定是重点文体。初中的阅读是以散文为主,初中写作要求进行散文化的写作。我精讲《朝花夕拾》是想告诉大家,鲁迅是怎么写散文的,它是一个很好的阅读写作示范课。</p><p class="ql-block">04</p><p class="ql-block">高中生要读好《论语》</p><p class="ql-block">高中有一本书类似初中《朝花夕拾》的地位,这本书就是《论语》。《论语》里面涵盖了所有高考作文话题,精读好《论语》,你的观点立意、作文素材源源不断。</p><p class="ql-block">高中三本书是有逻辑的,《论语》是世界观、价值观、传统文化;《乡土中国》是让你了解这个国家,为什么中国会呈现出你看到的样子;《红楼梦》是三本书中唯一一部文学作品,里面的语言是文学中顶峰的语言。《红楼梦》读好的人不用担心写不好的问题,《论语》读好的人不用担心没得写的问题,《乡土中国》读好的人,不用担心生活中方方面面看不懂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大家读书一定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为什么去读这些书?它们代表什么样的方向?看似千变万化,其实万变不离其宗。高中作文谈的无非是你对自我和时代的认识,初中作文谈的无非是你的青春与成长。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以及读这些书的过程当中遇到的那些话题。《西游记》不是谈成长吗?《朝花夕拾》不是讲成长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是讲成长吗?《红星照耀中国》也是讲成长啊,只是不是个人的成长。</p><p class="ql-block">你说读《简·爱》和写中考作文有什么关系?关系太大了,《简·爱》教会你去爱一个人,以及在爱别人的同时不要忘记爱自己;它告诉你对别人付出的所有代价永远不包括付出你的尊严;它告诉你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你可能没有他好看,你可能没有他有钱,你可能没有他受欢迎,但是,你的人格和他是平等的。这是一个孩子在青春时期特别重要的东西。</p><p class="ql-block">所以为什么要去读书?读书是一场心灵的旅程,它是让你发自内心地想明白很多问题,感受到很多的情感,产生对于人的,对于自我的,对于世界的深刻的认知,而写作只是让你就着某个话题,把你的认知有文采地表达出来而已。大家要搞清楚读书和学语文之间的底层逻辑关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