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骑楼是海口的又一道亮丽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骑楼是一种独特的商住建筑,从南宋时期就开始建筑,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形成了规模。骑楼是当年从南洋回乡的华侨创造出了这种既具有南洋风情又带有本土特色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骑楼一般为商住两用,前店后居或下店上居,这种布局既方便了商业活动,也满足了居住需求。</p> <p class="ql-block"> 中和古镇是海南西部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的古镇,历史上有隋朝冼夫人和宋代苏东坡的足迹和传说。</p> <p class="ql-block"> 今日的中和古镇是1920年一场大火后,当地政府规划建设、逃难回来的乡人在废墟上重新建立的家园,于是命名这条古街为“复兴街”。</p> <p class="ql-block"> 复兴街上还能看到难得的几座旧时的骑楼。</p> <p class="ql-block"> 骑楼从外形上看,就像二楼“骑”在一楼上,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骑楼”。</p> <p class="ql-block"> 铺前老街始建于清未1895年,铺前老街包括胜利街和渔港南街两条交叉的十字街。<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民国初期已初具规模</span>。</p> <p class="ql-block"> 铺前老街上南洋风格的骑楼是海南仅次于海口骑楼老街的第二大骑楼老街。</p> <p class="ql-block"> 胜利街长约400米,呈S型,两旁排列的都是南洋骑楼,骑楼立面图案丰富多彩,骑楼外墙还保留着当年商号的“招牌”,充满异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 渔港南街码头上有渔轮和忙碌的渔民。从码头望向大海一眼便看到海南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一一海文大桥。</p> <p class="ql-block"> 海口骑楼老街是海南骑楼的典型代表,自1849年建起第一座骑楼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20世纪30年代已是“骑楼林立,商贾络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现在老街已成为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区。</p> <p class="ql-block"> 骑楼的楼顶檐口多有波浪形雕饰,窗户拱券弧线优雅,外墙体上常雕有百鸟朝凤、双龙戏珠等喜庆图案。</p> <p class="ql-block"> 骑楼大多分布于海口市的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等老街区,总长约4.4公里,共有近600栋骑楼建筑。</p> <p class="ql-block"> 骑楼融合了中西及南洋文化风格,楼层多为两、三层,最高不超过五层。</p><p class="ql-block"> 建筑立面分为三段,下段为骑楼列柱走廊,供行人通行和遮阳避雨;中段为楼层;上段为女儿墙。</p> <p class="ql-block"> 老街上回乡华侨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位于骑楼老街的天后宫建筑非常有地方特色,正红色的天后宫,精美的雕饰,数百年的传承,令人非常震撼。</p> <p class="ql-block"> 天后宫建成于元代,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被誉为老海口的保护神,也是骑楼老街历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妈祖是历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老街里的天后宫,就是海口香火最旺的妈祖庙。</p> <p class="ql-block"> 2009年,海口骑楼老街以其独特的南洋建筑风格与历史沉淀,被评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p> <p class="ql-block"> 在海口周边还有一座少有人知、与众不同的寺亩一一永庆寺。</p> <p class="ql-block"> 永庆寺位于海南省澄迈县老城开发区盈滨半岛,始建于宋代,后经历代扩建,我们如今看到的是2009年重新建成的。永庆寺现成为澄迈规模最大的寺院。</p> <p class="ql-block"> 寺内主要建有大雄宝殿,在大雄宝殿四周建有天王殿、观音殿、文殊殿、普贤殿、地藏殿、藏经阁、方丈室、禅堂等歇山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及各殿供奉之四十二尊佛像均采用整块缅甸白玉精雕细琢而成。</p> <p class="ql-block"> 白玉象征着冰清玉洁的独特气质,也是表现诸佛菩萨纯善、清净、灵妙的最佳选择。</p> <p class="ql-block"> 正是玉石塑佛像的设计使永庆寺已经从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获得了13项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奖项。</p> <p class="ql-block"> 院内还有碑林等配套建筑。</p> <p class="ql-block"> 海南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历史上曾有很多名人雅士都和这块土地有密切的联系。 </p><p class="ql-block"> 绍圣四年(1097年)北宋文豪苏东坡62岁被流放到海南儋州。位于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里的东坡书院展示了苏东坡的“居儋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东坡书院是整个文化旅游区的核心部分,也是苏东坡在儋州留下的重要遗迹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东坡书院现存有载酒亭、载酒堂、陈列馆、东坡铜像以及大量珍贵文物、字画、碑刻等。</p> <p class="ql-block"> 走进书院大门就是载酒亭。为重檐结构,上檐四角,下檐八角,十二根圆柱支撑起翠顶,典雅古朴。在这里仿佛可以看到当年东坡居儋生活、交友、授徒等情景。</p> <p class="ql-block"> 东坡书院正殿。</p> <p class="ql-block"> 书院钦帅堂。</p> <p class="ql-block"> 东坡书院东园有一口名为“钦帅泉”的古井,它是苏东坡贬居儋州时与当地学子煮茶酿酒所取水的古井。</p> <p class="ql-block"> 东坡书院西园矗立着名为"东坡居士"的苏东坡塑像。</p> <p class="ql-block"> 东坡文化旅游区已成为游客和儋州人民世代瞻仰的文化圣地。</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五公祠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五公祠分为古建区和新馆区,我们重点参观了古建区。</p> <p class="ql-block"> 五公祠是纪念<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宋四贬臣”</span>李纲、赵鼎、李光、胡铨和唐代杰出的政治、军事、改革和文学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李德裕的祠。</span></p> <p class="ql-block"> 祠内庭院中伫立着五公的石雕。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五公祠中的牌位。</p> <p class="ql-block"> 紧挨着五公祠的是两伏波祠。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两伏波祠是</span>为纪念西汉前伏波将军路博德和东汉后伏波将军马援而建。两<span style="font-size:18px;">将军曾带兵平定叛乱,为海南作出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 伏波将军是古代将军封号,伏波其命意为降伏波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苏公祠位于五公祠和两波伏祠东侧,是为纪念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而修建的。五公祠景区里有苏轼留下的双泉、洞酌亭等遗迹。</p> <p class="ql-block"> 苏公祠门两边有对联"忠良胜迹存正气,瀛海光辉启文明",表达了海南人民对苏轼的赞许。</p> <p class="ql-block"> 苏公祠内苏东坡塑像和牌位。</p> <p class="ql-block"> 五公祠景区是海南地区历史最悠久、建制规模最大、馆藏文物最为丰富的古典寺庙园林景观建筑群,同时也是海南贬谪文化的发祥地。</p> <p class="ql-block"> 海瑞墓也是我们最想瞻仰的地方。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也是廉政教育的重要基地。</p> <p class="ql-block"> 海瑞(琼山,今海口人)明朝官至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他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执法如山,被誉称为"海青天"。</p><p class="ql-block"> 墓园的"粤东正气"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 走进海瑞墓大门,就感觉到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 园墓正中的神道、谕祭碑。</p> <p class="ql-block"> 海瑞墓坐东朝西,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万历皇帝特派许子伟由南京护送海瑞灵柩回归海南。</p> <p class="ql-block"> 海瑞墓用花岗岩石砌筑成穹形,通高3米。墓前立一碑,额上刻"皇明敕葬"四字,正中阴刻"资善大夫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赠太子少保益忠介海公之墓"。墓碑前置石祭台、石香炉及石烛台。</p> <p class="ql-block"> 海瑞文化公园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有海公祠、清风阁、海瑞展览馆、扬廉轩、文化创意中心、研学中心等。</p> <p class="ql-block"> 清风阁紧邻海瑞墓,<span style="font-size:18px;">阁前水池中立着"不染池"。"清风不染"四</span>字就寓意<span style="font-size:18px;">着海瑞清廉正直的品质,两袖清风,清风道骨。</span></p> <p class="ql-block"> 清风阁前海瑞塑像。</p> <p class="ql-block"> “扬廉轩”寓意弘扬海瑞廉政之风。</p> <p class="ql-block"> 周边长廊墙上刻有海瑞生平事迹的,几十块石板浮图。</p> <p class="ql-block"> 文化园中墙壁上有反映海瑞事迹的巨幅浮雕。</p> <p class="ql-block"> 海瑞文化公园全天免费开放,通过宣传海瑞“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精神品格及生平事迹,建没廉政教育教育基地,让游客们在游玩中接受扬廉教育。</p> <p class="ql-block"> 海南文昌有宋庆龄家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祖居,祖居就位于文昌市古路园村,</span>是宋庆龄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父亲宋耀如以上</span>3代人居住的地方,也是宋耀如的出生地。</p> <p class="ql-block"> 宋耀如塑像。</p> <p class="ql-block"> 宋氏祖居</p> <p class="ql-block"> 宋耀如故居内景。</p> <p class="ql-block"> 村里路边立有宋庆龄事迹的宣传栏。</p> <p class="ql-block"> 祖居里汉白玉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宋庆龄雕</span>像。</p> <p class="ql-block"> 祖居景区里的宋庆龄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陈列馆里展览的是宋庆龄生平事迹。孙庆龄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定地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陈列馆外矗立着孙中山先生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 几天的行程中,对我们触动最大的是海南解放公园的游览。</p><p class="ql-block"> 公园里众多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 一进公园就看到高大的解放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基底后面的碑文《海南岛战役简介》。</p> <p class="ql-block"> 临高角是解放海南岛战役的主要登陆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1950年4月17日凌晨3点钟,我军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从海口以西至临高角一线大举登陆,战士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破了海峡封锁,成功地摧毁了薛岳精心构造的海陆空立体防线,表现出了我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p> <p class="ql-block"> 解放海南登陆战开创了我军渡海作战胜利的先河,创造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用原始木帆船打败了现代化铁甲兵舰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公园中四十军海南岛战役牺牲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四十三军海南岛战役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公园里解放海南渡海岛战役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一进纪念馆迎面就看见墙上的《人民日报》发表的毛泽东撰写的一九四九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巨幅影印照。</p> <p class="ql-block"> 当年战斗的遗址分布图。</p> <p class="ql-block"> 展馆内展品丰富,详尽介绍了解放海南的战役情况。</p> <p class="ql-block"> 临高角上的战壕是解放海南岛战役期间,国民党守军在临高角海岸修筑了大量战壕,至今遗址尚存。</p> <p class="ql-block"> 临高角上还有一座<span style="font-size:18px;">红白相间横带圆柱形铁制塔身,外有6根斜柱支撑,82级螺旋式楼梯直通塔顶的灯</span>塔,这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光绪二十年由法国人建造的,也是海</span>南岛最早的灯塔。</p><p class="ql-block"> 这座灯塔见证了海南历经的沧桑的历史。也曾为琼州海峡西商船、渔船、游艇提供导航和信号的接收。</p> <p class="ql-block"> 离开临高角解放海南公园,我们来到琼海纵队司令员冯白驹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 聂荣臻元帅为他题词"孤岛奋战 艰苦卓绝 二十三年红旗不倒"。</p> <p class="ql-block"> 习仲勋为他题词:"冯白驹同志为创建琼崖革命武装和革命根据地所建树的功勋永垂青史"。</p> <p class="ql-block"> 冯白驹故居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长泰村。</p> <p class="ql-block"> 冯白驹将军生平业绩陈列室。</p> <p class="ql-block"> 冯白驹是琼崖革命武装和根据地的创建人、无产阶级革命家。</p><p class="ql-block"> 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他领导海南军民坚持武装斗争,被周总理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p> <p class="ql-block"> 冯白驹的英名与琼崖革命斗争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他长期担任琼崖党政军主要领导职务,在远离党中央的复杂环境下,在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的海南岛上,高举武装斗争旗帜,领导琼崖人民坚持孤岛奋战。</p> <p class="ql-block"> 冯白驹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为海南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 在冯白驹的影响下,他的亲属中有20人投身了革命事业,其中有12人为海南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贵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 冯白驹旧居</p> <p class="ql-block"> 故居室内陈设。</p> <p class="ql-block"> 冯白驹故居已经成为海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南省党史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海南在中国版图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也有着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传统,这一切在我脑海打烙下了深深的印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