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瓷艺园”是天津一家以古瓷为载体,讲述天津故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民办瓷艺艺术馆(亦称瓷院子)。坐落于西青区京杭大运河流域,比邻千年古镇杨柳青。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瓷艺园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倾尽三代人收藏的古瓷,从2008年开始筹备,2016年动工打造,历时十余年使用包括唐、宋、元、明、清历代五大名窑古瓷片,耗时80万工时,打造完成。十亿古瓷片,满堂中国风。</p> <p class="ql-block">认识李总也差不多有20年了,从他准备打造瓷艺院的那一刻开始,我就经常去。只是没想到,到最后他居然把它干成了这么大的一个工程,前后花十年时间,用了570吨古瓷片,耗费80万工时。太不容易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人云:“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任何事,做到极致就是艺术。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你就赢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恭喜李总,瓷艺院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并荣获天津市市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瓷艺园创始人、馆长李志文先生(右二)</span></p> <p class="ql-block">经纬交织,月映千年。天津瓷艺院这件龙绣艺术品,这美到极致的缂丝,堪称是无价之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人形容缂丝“承空观之如雕镂之像”,现代人则称缂丝是“用丝线做雕刻的艺术”。 俗话说:一寸缂丝一寸金,有一种织物,价比黄金,还曾是皇室专用。它可追溯至商周、兴盛于唐宋,还以巧妙交织的丝线勾勒出精美绝伦的图案,它就是缂丝。 </p> <p class="ql-block">一整块玉石雕刻而成的60方印,堪称完美,传世之宝。</p>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30日,“校”“园”共建协议签约仪式暨瓷艺园发展座谈会在位于天津西青区的国家3A级景区瓷艺园举行。来自文史研究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莅临现场,以“瓷艺园”为例,共话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30日,“校”“园”共建协议签约仪式暨瓷艺园发展座谈会,在位于天津西青区的国家3A级景区瓷艺园举行。来自文史研究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莅临现场,以“瓷艺园”为例,共话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原专职副主任、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天津地方史专家方兆麟,大运河研究专家、天津博物馆原党委书记、研究员陈克,天津市口述史研究会赶大营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原天津市西青区政协副主席胡有刚,文化学者,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特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尚洁,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地方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市口述史研究会会长王振良,红桥区人大原副主任刘连泉,原天津市西青区档案馆馆长杨鸣起,天津电视台国家一级导演李家森,西青区档案馆副馆长郭卫红,西青区中北镇党委委员刘睿弢,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副书记严晓芳,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天津旅游协会秘书长卢政营副教授,天津商业大学王娣老师,天津商务职业学院教研室张颖主任,天津职业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院长李虹飞教授,天津职业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晁小景副教授,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王青主任,天津海运职业学院李琳老师;安旅智业(天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欣竹女士,天津财经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研究员崔佳鹏女士,天津海河金岸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张予婷女士,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王晨老师,瓷艺园创始人、馆长李志文,资深文化学者蔡建花,瓷艺园副馆长马阔等出席了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天津旅游协会副秘书长卢政营致辞。</p> <p class="ql-block">丝路津商赶大营—— </p><p class="ql-block">清朝末期,侵略者阿古伯攻占西域,左宗棠奉旨率军西征,收复失地由于西域地广人稀,军队后勤补给相当困难,清政府便在天津招募商贩提供保障,杨柳青数百名小货郎肩挑小篓,带着药品和特产追赶着西征大营做生意,这一壮举被称为“赶大营”。</p> <p class="ql-block">赶大营,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幅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恢弘画卷,杨柳青人用自己的双肩参加了清代的一次卫国战争。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货郎担里贩售的物品有毛巾,肥皂、布袜、腿带、针线、辣椒、常用药等,就是这些不起眼的"针头线脑"将天津精神、天津语言,甚至天津人的味道传遍天山南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