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农历蛇年来临之际,儿子抽空陪我去参观向往已久的上海博物馆(东馆)。1月24日十点左右,我们乘上一号线换四号线,在向城路站二号口出站,沿着世纪大道前行,一会儿就到达了目的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博物馆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32万平方米,地上建筑六层、地下建筑两层;陈列展示区总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共设20个展厅和互动体验空间,包含常设展13个(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中国历代玺印篆刻馆、中国古代玉器馆、书法馆、绘画馆、中国古代陶瓷馆、陶瓷专题馆、中国历代货币馆等)、互动体验空间4个、特展厅3个。</p> <p class="ql-block">【上海博物馆东馆】</p><p class="ql-block">上海博物馆东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952号,东临丁香路,西至杨高南路,北抵世纪大道,南接保利商业中心,与竹园中央广场的中央结算公司、中国砖石交易中心为伍,与上海科技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东方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形成文化集聚效应。</p> <p class="ql-block">又见世纪大道上的日晷!</p> <p class="ql-block">东方艺术中心</p> <p class="ql-block">从外观来看,上博东馆建筑呈矩形块状,其立面蜿蜒起伏、造型典雅挺拔,气势不凡。</p><p class="ql-block">上海博物馆东馆设计理念来自于“WINDOW”,即“上海之窗口”的概念。建筑空间分为陈列展示区、公共服务区和配套功能区。博物馆设有独立的安保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和流线系统;每个楼层都规划有观众休憩区以及购物或餐饮区。</p> <p class="ql-block">【上海博物馆东馆】,定位为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着眼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十三五”时期上海市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p><p class="ql-block">2015年12月25日,上海市发改委批准项目立项。</p><p class="ql-block">2016年2月,正式启动国际方案征集和设计方案招标。</p><p class="ql-block">2017年3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的设计方案中标。2017年9月27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p><p class="ql-block">2020年12月31日,主体钢结构正式封顶。</p><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14日,进入内部精装阶段。</p><p class="ql-block">2024年2月2日,“青铜展厅”试开放;3月16日起,中国古代雕塑馆面向公众试开放;5月21日起,暂时闭馆;6月26日,重新向公众开放,新增10个展厅;11月,实现全面建成开放;11月13日,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正式向公众开放。</p><p class="ql-block">12月3日,正式全面开放。</p> <p class="ql-block">进入博物馆大厅,迎面而来的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克鼎”不锈钢复制件。</p> <p class="ql-block">整个建筑的设计以人为本、以文物为中心,改进了常见的封闭式流线设计,在不同位置设置敞开式的休闲边厅以及室外露台和花园,凸显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交流互动。</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参观,从一楼开始。</p> <p class="ql-block">《第一特展厅》—— 满庭芳菲</p><p class="ql-block">这是为庆祝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上海博物馆与“卡地亚典藏”携手推出的“卡地亚的艺术魔力”。共展出卡地亚典藏珍品202件,档案96件,与之对话的中国文物34件,分别来自欧洲、上博、北京故宫、山西、内蒙古、辽宁、四川、河北等9家单位。</p><p class="ql-block">通过展览,我们可以看到为卡地亚提供过神秘东方文化滋养的艺术源泉,而卡地亚超越珠宝艺术定格经典永恒的理念,跟中国古代艺术隽永的价值体系有异曲同工之处。</p><p class="ql-block">这个年纪了,因为首次打卡上博东馆,想全面了解一下新馆,而且年纪大了对珠宝首饰兴趣不大了,我们没有买票入内。</p> <p class="ql-block">首先打卡雕塑馆</p><p class="ql-block">【雕塑馆】: 中国古代雕塑展</p><p class="ql-block">展厅内陈列近300件/套立体造型文物,数量较人民广场馆雕塑馆增加近两倍,其中1/3为首次公开展出,充分凸显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美学。</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厅,迎面而来的是一尊唐(公元618-907年)“白石供养菩萨像”。</p> <p class="ql-block">《商周雕塑》——神秘、狞厉美感</p> <p class="ql-block">“青铜蟠龙鼓座”</p><p class="ql-block">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公元前476年)</p> <p class="ql-block">《秦汉雕塑》——朝气勃发、强悍勇健</p> <p class="ql-block">西汉 “虎型鎏金铜镇”</p> <p class="ql-block">《魏晋南北朝时期》</p><p class="ql-block">中国佛教雕塑艺术的的第一个繁荣期。“交流与融合”是这一时期雕塑艺术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魏晋雕塑》——在新旧文化制度中摸索发展</p> <p class="ql-block">《南北朝雕塑》——雄强北朝与秀逸南朝的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隋唐五代时期》</p><p class="ql-block">佛教雕塑艺术从南北朝时期的多元化格局,逐渐向统一方向发展。</p> <p class="ql-block">《隋朝雕塑》——新旧并列</p> <p class="ql-block">“铜阿弥陀佛三尊像”</p><p class="ql-block">隋(公元341-411年)</p> <p class="ql-block">唐、五代雕塑——雍容华贵</p> <p class="ql-block">“鎏金铜思惟菩萨像”</p><p class="ql-block">唐(公元618-907年)</p> <p class="ql-block">“石原始天尊三尊像”</p><p class="ql-block">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p> <p class="ql-block">唐 “漆木迦叶头像”</p> <p class="ql-block">石千佛造像碑(下图)</p><p class="ql-block">北周(公元557-581年)</p> <p class="ql-block">《宋辽金时期》</p><p class="ql-block">宋、辽、金时期,宗教雕塑艺术在继承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本土化、世俗化方向发展。</p> <p class="ql-block">“ 铁罗汉像”</p><p class="ql-block">北宋(公元960-1127年)</p> <p class="ql-block">北宋 漆金彩纹木观音菩萨像</p> <p class="ql-block">“浮雕伎乐石础”</p><p class="ql-block">辽(公元957-1125)</p> <p class="ql-block">“漆金彩绘木大势至菩萨像”</p><p class="ql-block">金(公元1115-1234年)</p> <p class="ql-block">《元明清时期》</p><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的雕塑更加世俗化,富有人间趣味,逐渐向程式化、工艺化方向发展。</p> <p class="ql-block">“彩绘木观音菩萨像”</p><p class="ql-block">元(公元1271-1365)</p> <p class="ql-block">元明清宗教雕塑——藏传佛教艺术多有融合</p> <p class="ql-block">“彩绘泥金铜白伞盖佛母像”</p><p class="ql-block">清乾隆(1736-1795)</p> <p class="ql-block">“鎏金铜迦楼罗像”</p><p class="ql-block">清(公元1644-1911年)</p> <p class="ql-block">清 “鎏金铜大威德金刚像”</p> <p class="ql-block">“元明清工艺、装饰雕塑”</p> <p class="ql-block">“潮州金漆木雕人物故事花板”——“郭子仪拜寿”、“张公艺百忍九世同居”</p><p class="ql-block">清(公元1644-1911年)</p><p class="ql-block">广东省博物馆调拨</p> <p class="ql-block">展厅内展品时代跨度自商周至明清,展现了一部有形的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通史!</p> <p class="ql-block">一楼的【青铜馆】是上博东馆最早开展的展厅,目前正在展出《中国古代青铜器》。</p><p class="ql-block">展厅以中国青铜工艺的发展史为线索,分为萌生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融合期、复古期七个板块,展出公元前18世纪夏晚期至公元19世纪中叶清中期的3600年间的500余件精选展品,反映夏晚期至清中期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生、发展、演变的历程。为观众呈现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中国古代青铜器陈列。</p> <p class="ql-block">《前言》</p> <p class="ql-block">《萌生期青铜器》</p><p class="ql-block">夏(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1世纪左右,中开始进入青铜时代,以酒器组合为主的礼器制度初步建立。</p> <p class="ql-block">《育成期青铜器》</p><p class="ql-block">商早期、中期(公元前16世纪——前13世纪)</p><p class="ql-block">商早期和中期是青铜艺术形成并开始发展的重要时期。</p> <p class="ql-block">夏代晚期 “镶嵌十字纹方钺”</p> <p class="ql-block">“甲壶”</p><p class="ql-block">商中期(公元前15世纪——前13世纪)</p> <p class="ql-block">《鼎盛期青铜器》</p><p class="ql-block">商晚期、西周早期</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p><p class="ql-block">商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铜艺术辉煌灿烂。</p> <p class="ql-block">“小臣xi卣”</p><p class="ql-block">商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p> <p class="ql-block">“亚真方爵”</p><p class="ql-block">商晚期(公元前12世纪—前11世纪)</p> <p class="ql-block">“牛首兽面纹尊”</p><p class="ql-block">商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p> <p class="ql-block">“德鼎”</p><p class="ql-block">西周成王(公元前11世纪上半叶)</p><p class="ql-block">陈*九、汪敬之先生捐赠</p> <p class="ql-block">周早期“典父乙觥”</p> <p class="ql-block">《转变期青铜器》</p><p class="ql-block">西周中期、西周晚期、春秋早期</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1世纪末—前7世纪上半叶)</p><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是青铜器艺术发展的转折阶段。</p> <p class="ql-block">“龙耳尊”</p><p class="ql-block">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前7世纪上半叶)</p> <p class="ql-block">列鼎、食器</p> <p class="ql-block">子种姜盘</p> <p class="ql-block">编钟等乐器</p><p class="ql-block">代表:西周历王时期“晋侯苏种”</p> <p class="ql-block">《更新期青铜器》</p><p class="ql-block">春秋中期、春秋晚期、战国</p><p class="ql-block">(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前221年)</p><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青铜艺术的发展再次出现新高潮。</p> <p class="ql-block">“莲瓣盖龙纹壶”</p><p class="ql-block">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前6世纪上半叶)</p> <p class="ql-block">春秋晚期 “建鼓”和“透雕蟠龙纹鼓座”。</p> <p class="ql-block">“变形兽面纹饶”</p><p class="ql-block">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p> <p class="ql-block">“吴王夫差鉴”</p><p class="ql-block">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p> <p class="ql-block">“牺尊”</p><p class="ql-block">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p><p class="ql-block">1923年山西浑源县李峪村出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商鞅方升”</p><p class="ql-block">战国 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p> <p class="ql-block">《交融期青铜器》</p><p class="ql-block">秦——五代</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21年—公元960年)</p><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的青铜艺术处于衰落与融合阶段。</p> <p class="ql-block">大一统王朝的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滇文化青铜器——两虎围牛</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大克鼎》</p><p class="ql-block">大克鼎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被誉为“海内青铜器三宝”之一,与国内其他两件镇馆之宝“大盂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毛公鼎(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齐名。</p><p class="ql-block">这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于清光绪中期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p><p class="ql-block">大克鼎的造型宏伟古朴,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达201.5公斤。鼎口上有大型双立耳,口沿微敛,腹略鼓而呈下垂之势,腹壁厚实,蹄足,形制厚重,充分表现出了青铜鼎威严、庄重的礼器特性。鼎腹内壁铸有290字的铭文,记载了作器者为“克”,他是管理周王饮食的官员,周王授予克的职责是上传下达命令。这篇铭文是研究西周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资料,也是西周书法艺术中的皇皇巨著。</p><p class="ql-block">此鼎由潘达于女士捐赠</p> <p class="ql-block">此外,博物馆还设有专区介绍青铜器制作技术,生动展现古代劳动人民如何以惊人才智与灵巧双手,铸就了灿烂瑰丽的中华青铜文化。时间关系没有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由直升梯登上二楼,迎面而来的是《中国历代书画展》,分别在【绘画馆】和【书法馆】展出。绘画馆旁还开设了【海上书画馆】。</p> <p class="ql-block">【书法馆】</p> <p class="ql-block">【绘画馆】</p> <p class="ql-block">【海上书画馆】:上海历代书画</p><p class="ql-block">围绕“何以海派”进行上海书画溯源,旨在挖掘馆藏文物所蕴含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特质。</p> <p class="ql-block">清 黄慎 “苏武牧羊图轴”</p> <p class="ql-block">【玺印篆刻馆】:中国历代玺印篆刻</p><p class="ql-block">这是海内外首个中国印章(<span style="font-size:18px;">玺印篆刻</span>)通史常设陈列馆。</p><p class="ql-block">全馆展出贯通中国历朝历代的印章文物568件,系统呈现在世界古代印章起源体系下的“中国玺印”和“中国篆刻”两个通史陈列。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在二楼主要参观了【玉器馆】。</p><p class="ql-block">玉器馆正在展出“中国古代玉器”。</p><p class="ql-block">该展览以全球为视野,以通史为框架,通过六个单元呈现馆藏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近350件/组玉器,讲述中华玉文化的发展与内涵。(略)</p> <p class="ql-block">“玉神人”</p><p class="ql-block">石家河文化(距今4600-4000年)</p><p class="ql-block">解说词写道: 小玉人恭立于此,与其身后的九件展品一起,为您奉上“中国古玉器极简史”。</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玉戚”</p><p class="ql-block">商(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p> <p class="ql-block">“玉具剑”</p><p class="ql-block">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p> <p class="ql-block">“人物纹桃式玉杯”</p><p class="ql-block">明 (公元1368年-1644年)</p> <p class="ql-block">“莲荷形”玉摆件&“三羊开泰”玉摆件</p><p class="ql-block">清(公元1644年-1911)</p> <p class="ql-block">“玉如意”</p> <p class="ql-block">“三璃纹玉觚(gu)”</p><p class="ql-block">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p> <p class="ql-block">二楼还有个观景餐厅——宝鼎轩</p><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吃了套餐</p> <p class="ql-block">坐在餐厅眺望陆家嘴</p> <p class="ql-block">三楼主要参观了陶瓷馆和陶瓷专题馆。</p> <p class="ql-block">【陶瓷馆】:中国古代陶瓷</p><p class="ql-block">展馆遴选550多件/组具有代表性的馆藏精品,按时间呈现了中国古代陶瓷从诞生、发展到繁荣的全过程,堪称一部中国古代陶瓷的通史。</p> <p class="ql-block">“黑陶刻纹盖罐”</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松泽文化(距今约6000-5400年)</p><p class="ql-block">上海市青浦区松泽遗址59号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印纹硬陶罍”</p><p class="ql-block">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p><p class="ql-block">上海市青浦区出土</p> <p class="ql-block">“绿釉陶望楼”</p><p class="ql-block">东汉(公元25-220年)</p><p class="ql-block">倪汉克捐赠</p> <p class="ql-block">湘阴窑 “青釉莲花尊” </p><p class="ql-block">南朝(公元420-589年)</p> <p class="ql-block">岳州窑 “青釉鹦鹉杯” </p><p class="ql-block">隋(公元581-618年)胡惠春、王华云伉俪后人捐赠</p><p class="ql-block">暂得楼旧藏瓷器</p> <p class="ql-block">“彩色釉陶马”</p><p class="ql-block">唐(公元618-907年)</p> <p class="ql-block">长沙窑 “褐蓝如意花卉纹罐” </p><p class="ql-block">唐(公元618-907年)</p><p class="ql-block">李雪莱、林嗣洪捐赠</p> <p class="ql-block">越窑 “青釉海棠式碗” </p><p class="ql-block">唐(公元618-907年)</p> <p class="ql-block">定窑 “白釉镂雕殿宇人物枕” </p><p class="ql-block">北宋(公元960-1127年)</p> <p class="ql-block">耀州窑 “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p><p class="ql-block">北宋(公元960-1127年)</p> <p class="ql-block">钧窑 “天蓝釉贴塑环三足炉”</p><p class="ql-block">元(公元1271-1368年)</p> <p class="ql-block">景德镇窑 “青花瓜果竹叶纹盘”</p><p class="ql-block">元(公元1271-1368年)</p> <p class="ql-block">元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罐”</p> <p class="ql-block">景德镇窑 “青花鱼藻纹罐” </p><p class="ql-block">明永乐(公元1403-1424年)</p> <p class="ql-block">明永乐 景德镇窑</p><p class="ql-block">“白釉刻花花卉纹双耳扁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景德镇窑 </span>“青花海水白龙文盘”</p><p class="ql-block">明宣德(公元1426-1435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景德镇窑 </span>“五彩鱼藻纹罐”</p><p class="ql-block">明嘉靖(公元1522-1566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景德镇窑 </span>“素三彩铁拐李像”</p><p class="ql-block">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景德镇窑 </span>“粉彩蝙桃纹瓶” </p><p class="ql-block">清雍正(公元1723-1735年)</p><p class="ql-block">张永珍捐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景德镇瓷器</span>“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瓶”</p><p class="ql-block">清雍正(公元1723-1735年)</p> <p class="ql-block">景德镇瓷器“青釉刻花云龙纹缸”</p><p class="ql-block">清雍正(公元1723-1735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景德镇瓷器 </span>“粉彩百子图环耳瓶”</p><p class="ql-block">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景德镇瓷器 </span>“青花胭胭红福寿纹璃耳瓶”</p><p class="ql-block">清乾隆(公元<span style="font-size:18px;">1736-1795年</span>)</p> <p class="ql-block">作为瓷器大国,我国的各大窑系,各具特色,风貌各异。这次有机会近距离观赏了各年代名贵瓷器,真是大开眼界啊!</p> <p class="ql-block">【陶瓷专题馆】:CHINA·世界——陶瓷与中外交流</p> <p class="ql-block">通过展示的陶瓷,讲述中国与世界的故事,展现中国技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该展馆也是海内外首个以陶瓷为媒介,展现隋唐至明清,中外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通史陈列。</p> <p class="ql-block">荷兰东印度公司运载把杯葫芦瓶</p> <p class="ql-block">伊斯兰器型</p><p class="ql-block">上图为“景德镇窑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p><p class="ql-block">明宣德</p> <p class="ql-block">十七世纪荷兰代尔夫特</p><p class="ql-block">白釉蓝彩人物风景图蒜头瓶</p> <p class="ql-block">油画中的中国瓷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货币馆】:中国历代货币</p><p class="ql-block">展馆有序展示了品类丰富、自成体系的馆藏钱币近6000件,辅以多媒体呈现货币铸造技术,完整展示了钱币的发展历史。</p> <p class="ql-block">历代中国&欧洲货币演变</p> <p class="ql-block">西汉马蹄金</p> <p class="ql-block">开元通宝</p> <p class="ql-block">“近代机制币制作设备”</p><p class="ql-block">该设备为清代晚期民间仿制铜元所使用,采用上旋螺干往下挤压的方式制作钱币。</p><p class="ql-block">1982年上海市川沙县出土</p><p class="ql-block">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借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代文明探索馆】</p><p class="ql-block">以探索式、沉浸式和互动时为特色,以博物馆“职业体验”为主线,旨在激发6-18岁青少年儿童及亲子家庭对中华文明的热爱。</p><p class="ql-block">时间关系,参观就此结束!也没上四楼参观。</p> <p class="ql-block">说真的,多年来参观的博物馆不计其数,这是一次最认真仔细的参观,涉及的展馆最多,留下的照片最完整,制作的美篇也是篇幅最长。边参观,边学习,受到了深刻的中国古代艺术通史教育,真可谓“通史合集”,受益匪浅!“上博东馆”,有机会,我会再来打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