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题字:刘宝麟</span></p> <p class="ql-block">《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2024年十大流行语”中,有一个流行语叫“硬控”。</p><p class="ql-block">“硬控”一词最早来源于游戏,指游戏玩家在一定时间内无法操控自己角色的一类技能。如今,“硬控”一词的使用逐渐扩展到了更为广泛的社交语境中,用来形容某个事物或现象对某人产生强烈吸引力,让人无法转移视线和关注。</p><p class="ql-block">实际上,虽然“硬控”这个词产生于当代,但“硬控现象”早就出现了。《孙子兵法.计篇篇》曰:“利而诱之。”讲的是以“利”来引诱敌人、驱动敌人、“硬控”敌人。该篇又曰:“怒而挠之。”讲的是通过刺激敌人来让敌人发怒,进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实施错误的行动。这种对敌人的刺激,就是对敌情绪实施“硬控”。</p><p class="ql-block">人被他人和外界“硬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欲望,二是情绪。现实中,许多人经不起种种诱惑,被欲望“硬控”,导致为所“欲”为而不能自拔,如在吃上管不住嘴、在廉上管不住手等;许多人经不住负面情况的刺激,被情绪“硬控”,导致说话办事情绪化、非理性化而不能自制,如有人“怒发冲冠为红颜”。</p><p class="ql-block">既然欲望、情绪容易被“硬控”,一个人就面临着如何防止和避免被负面甚至被恶意“硬控”的问题。这就需要增强“硬控自我”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计篇》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就是对待战争的基本态度,也是“硬控”战争行为的基本准则。同样,每个人做人做事都要有自己的坚守、自己的红线,不管他人采取什么“硬控”手段,都不为之所动。</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九变篇》曰:“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每个人说话行事,都不能随性而为、偏执一端,而是要权衡利害,不被他人的小利、虚利、眼前之利和自己的一时之快所“硬控”。</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火攻篇》曰:“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一个人也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特别是弱点,像孙子告诫君王将帅那样告诫自己,列出需要特别防止被“硬控”的“负面清单”,时时提醒自己,做到未雨绸缪。</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