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门观石

邂逅

人生中的某些遭遇,你以为只是偶然,却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你以为只是擦身而过,却成为刻骨铭心。<br><br> 武汉北郊的黄陂,有众多景区,皆以木兰命名。古门乃其中之一,号为木兰古门。传说是花木兰练剑的所在。我是不信的。<div><br></div><div> 整篇《木兰辞》里只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描述。木兰是被迫替父从军,得胜还朝后亦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全然女儿之态。你这么牵强附会,弄得她自幼习武,立志报国似的。</div> 黄陂是花木兰的故乡,境内的景区我几乎全部去过,无论是户外野线还是圈起来收门票的。唯独古门例外。因为从传出来的图片看,都是大别山一样的风景,大同小异。又少人提及,于是便错过了。<br><br> 然而龙年里,古门却成为我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可谓三顾古门。 第一次年初从古门经过,同行的朋友看到路边的门楼,惊呼了一声,我们去古门看看吧?于是拐头进去。<br><br> 途中两名壮汉把守,不让进!何故?道是里面发现有野猪,不安全。<br><br> 景区熄火了,敞开又不甘,只好拿野猪说事。 第二次是从鄂北的大悟回汉,途经古门,想到野猪应该没有了吧?再次进入。<br><br> 只剩了一名壮汉,专守景区大门,许出不许进。我在想,下次,是不是这名工人的工资也付不出了,景区会完全敞开?<div><br></div><div> 在景区外有一条山道可以进入。由于时已饷午,怕时间不够,不敢贸然进山。</div> 这一次,也就是元月18号,我专为古门而来。两次途径古门,两次不得入内,反而激发了我征服古门的决心。其实公历上已经跨年了。<br><br> 他人的攻略上多是从某水库上山,我在停车场附近问询了一名村民,直接指了一条小道。三拐两拐的,竟然轻松汇入景区游道。 景区内的巨石景象令人惊艳,可以说震撼到我了。整个山体犹如被浑圆的巨石码放堆积而成,呈万千气象。虽浑然天成,却仿佛人工精湛的艺术。<br><br> 石头或明或暗,阴阳交织,好似健美运动员一块一块隆起的肌肉线条,极具张力。 山道两旁,时有巨石穿空,或如卧佛依云。有的似观音下凡,有的如迎候在路边的朋友。还有的如巨大时空之门,期待你的穿越。<div><br></div><div> 在古门观石,才能感受到大别山的极致魅力。爬过大别山那么多山头,这次是我感觉最美的一次。<br></div> 石门有好几道山门,推测为旧时土匪的山寨。<div><br></div><div> 原打算登上伟人峰后原路返回从景区大门出山,走个七公里的小环线。但是我无法舍弃前方的风景。一座座连绵的山峰在云海中起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像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画。</div> 站在山头,观阡陌纵横,观错落有致的村庄,观宝石般的湖泊,令人心旷神怡。<div><br></div><div> 此时虽为三九天极寒时节,却仿佛温暖和曦的秋天。金色的草苇铺路,摇曳生辉。<br><br> 顾不得那么多了,决定继续前行。</div> 这一路,极具挑战性却又极其有趣。有时,道路似一条蜿蜒的山脊,仿佛不小心就会掉下去。但山重水复,总会找到一条安心的通道。<br><br> 有时会从古寨城墙上通行,仿佛在长城上行走。<br><br> 我忽然明白景区倒闭的原因了,不是它不够美,而是在这样的景区,需要一定户外经历的人才能充分领略。 既然前行便无法回头。此时阳光已显得软弱无力,只能趁天黑前就近下山。<div><br></div><div> 下山处距离停车场竟然还有六公里。<br></div> 这一天,我历时六小时,徒步登山十八公里。是我此生户外经历中,强度仅次于南太行的一次。就像我文章开头所说,本以为只是人海中偶然的相遇,但只因为多看了一眼,便沉醉不知归路。<br><br> 如果不相见,便可不相恋。如果不相知,便可不相思。 恰似我与古门刻骨铭心的情感。 图 文: 邂 逅<div>记于 2025.1.24</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