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年前祭灶,祭拜家中灶间的灶神,是民间影响广泛、流传极广的古老习俗。</p><p class="ql-block"> 在闽北,民间祭灶的日子,是每年腊月二十四日,有“官家三、民家四、疍家五”的说法,就是说,每年的腊月祭灶日,官府是二十三日,百姓家是二十四日,疍民即船家,则是二十五日。</p><p class="ql-block"> 到了祭灶日,家家贴上新的灶王神像,迎接灶神降临;恭敬地摆上祭灶的祭品,“糖瓜祭灶,新年来到”;焚化供奉一年的旧神像,送祭升天。</p><p class="ql-block"> 灶神,有说是炎帝所化,有说为黄帝所化,有说是火神祝融,有说是玉帝的女婿,都是大人物;但也有小人物,有说灶神是一个普通人死后所化,一个叫张单的农人。</p><p class="ql-block"> 在闽北个别乡镇,所祭灶的“灶神”,却是一个赌博鬼、败家子。</p> <p class="ql-block"> 相传很久以前,村里有一个后生,外出做生意,不务正业,染上了赌博恶习,越输越狠赌,赌到最后,连回家过年的钱都给输了。</p><p class="ql-block"> 他只好一路讨饭,狼狈不堪地回到家。</p><p class="ql-block"> 过完年之后,他母亲又给了一笔本钱,要他出门好好生意,不能再赌博了。结果,他恶习不改,又拿母亲给他的本钱去赌,把这些钱输光了。</p><p class="ql-block"> 他借钱去赌,又输了,没钱还,终于被人打瞎了眼睛。</p><p class="ql-block"> 他没脸回家乡,就以乞讨为生。因为眼瞎看不到路,年关十二月廿四晚上,不知不觉,他要饭要到自家门口。</p><p class="ql-block"> 母亲看见儿子成了瞎眼乞丐,叫一声“郎君”便嚎啕大哭。他听出是母亲的声音,才明白自己走回了村子,感到无地自容,没脸见母亲,就一头撞死在自家的灶前。</p> <p class="ql-block"> 悲痛欲绝的母亲,把死去的儿子,埋在了自家的灶里。</p><p class="ql-block"> 从这以后,每年腊月二十四的晚上,母亲就在灶前,排出几碗斋食和酒水,祭请灶内的儿子,她的郎君。</p><p class="ql-block"> 邻居感到奇怪,就问:为什么每年这个时辰,都要在灶台上排(摆)这些东西?</p><p class="ql-block"> 他母亲回答:排(摆)一下,请灶君,叫灶君保佑人没难、锅有米。</p><p class="ql-block"> 邻居有样学样,每年腊月二十四晚上,也“排灶君”祭灶。这个习俗就在村里传开了,渐渐传到了其他乡村。</p><p class="ql-block"> 闽北民间“排灶君”的习俗,很有警世的劝赌意味,训诫后生万万不可赌博。也许还暗示,只要痛改前非,浪子回头金不换,说不定死后还有人来祭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