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民居苑:古建新生的奇迹

连胜尚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题记:古韵与现代并存,自然与繁华相依,美丽龙游,承载着人间烟火与诗意田园 ,每一处都是风景,每一刻都值得记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受到皖南徽派文化影响,浙江的古民居建筑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徽派建筑风格。我早就听闻,在龙游有一处近六百多年历史的龙游古民居苑坐落在风光秀丽的鸡鸣山上,也被称为鸡鸣山民居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和先生慕名而往,进入民居苑景区首先要穿过的是状元牌坊和丞相牌坊,两个牌坊均为四柱五间木石结构,外观与江浙一带江南风光牌坊类似。抬起头可以看到上面的金匾“圣旨”二字,在今天看来仍然尽显辉煌,而且这个木制的牌坊,也特别复杂,至今仍然保存完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位于衢州龙游城南鸡鸣山上的龙游民居苑,是全国仅有的二处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异地迁建保护示范单位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说这里汇聚了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达40余幢,包括牌坊、宗祠家庙、住宅、书院等各式建筑,每一处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鸡鸣山名为山,其实海拔仅有几十米,为一小丘。据说北宋嘉佑末年,吕大防(龙游籍名士)在此山设书院讲学。一天,闻山中鸡鸣之声,遁声寻觅却发现大量白银 ,于是吕大防便将白银交公,此事从此广为流传,此山因而名为鸡鸣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山上有一塔,称鸡鸣塔,该塔六面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高21.4米,明代建筑,相传明嘉靖年间知县陈斌所建。鸡鸣塔也是民居苑的标志性景点,登高望远,可俯瞰整个民居苑的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山间竟然还有1935年所建的一座碉堡,垒石砌筑水泥合缝,看起来甚是牢固。说是老浙赣铁路从鸡鸣山下越江而过,因而国民政府在此修筑碉堡以护卫铁桥安全,这座碉堡在后来的战争年代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远远看见景区深处,河边还有一座廊桥,在古代,它既是龙游商帮歇足避雨的地方,同时也是横于河之上的一座桥梁。人们来往于廊桥上休息的时候,还可以相互交流经商。此刻我漫步在廊桥上,时光仿佛倒回到了龙游商帮繁荣的年代,一阵风起,一幅幅盈联飘动,恍惚中身边有忙碌的商人擦肩而过,行色匆匆,依稀可见曾经的繁荣景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冈起凤原建地位于横山镇高山顶村,为张氏宗祠。因其位居高冈,后临凤凰山而得名高冈起凤。建筑始建于元末,遭火灾后,重建于清康熙年间,原来一共有三进,第三进因倒塌无法恢复,1991年搬迁民居苑保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冈起凤”门楼,称得上是苑内最精致的木雕门楼了,其原为张氏宗祠,因位居凤凰山高冈而得名。门楼重檐歇山翼角起翘,又似凤凰翩翩起舞,风姿绰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冈起凤建筑主体为硬山顶,用马头墙装饰和封护。建筑整体用材非常大气,典型的抬梁式建筑结构,粗大的木柱之间没有任何的斗拱结构,这在龙游众多明清古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沿街的溪旁有一座进士第,仅存一开间门楼,体量狭小却构造精致。“进士第”门楼又称之为“过街楼”,属于明清早期建筑,这座门楼原址位于横山镇的脉元村,主人为明代万历四十年进士龚承荐,其父为举人,两人为官一地造福四方,很受百姓称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檐下五铺作斗拱,月梁肥硕,并以丁头拱和雕花雀替支撑。仰视内部梁架,雕琢华丽而繁复,显示了这家门第的显赫地位。跨入门楼,没想到院子里面还停着一架飞机,这肯定是近代的留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青石板路两旁,一座座古宅错落有致,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无一不透露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与工匠们的精湛技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些古建筑不仅外观精美,内部更是别有洞天,天井、厢房、厅堂布局合理,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审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滋树堂”,这是一座始建于清末道光年间的民宅建筑。原建筑位于模环乡上张村,建于清道光晚期,由村主张士堂出资,整个建筑历时三年才完工。从这座四柱三层、檐板式的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不同寻常之处,精致的砖雕在它的顶部,显得精巧绝伦。滋树堂主要是用于会客、家族中举办大型的活动、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厅堂正中悬挂着“滋树堂”三个大字的牌匾,下有一副对联,描述了著名的龙游商帮遍及各地及诚信经营的品质。龙游商帮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崭露头角,至明代时期已有“遍地龙游”的说法。据悉张纪中导演版《倚天屠龙记》就曾在此取景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保存龙游县众多乡间古建筑的遗存,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这些珍贵的古建筑,在迁移过程中一砖一瓦都打上了编号,以确保古建筑不受损坏地迁移到这里。沿街慢行,真的是一步一景,我用手机不停地拍着,镜头里那些迁移后的古建筑,似乎又焕发了原来的光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些古建筑不仅代表了当地古民居的缩影,更展现了龙游悠久的姑蔑历史文化和商帮辉煌的见证。每一处的砖雕、木雕、石雕都巧夺天工,是龙游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龙游民居苑是龙游古建筑的集大成者,与别处不同的是,龙游民居苑是由当地政府为了统一管理保护,对分散在各地的老建筑进行一系列的评定及筛选,最终确认了一批有纪念意义的民居宗庙,然后搬迁复建于此而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浙江龙游民居苑,无损搬迁而成的景区,堪称“江南古建筑的代表”。在这里,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落被完好地保存下来,每一座建筑都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那份难得的宁静与和谐;在这里,没有喧嚣的市声,只有偶尔传来的鸟鸣和风声,让人心旷神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生活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每一笔都蕴含着无尽的深意。每一段旅途虽然短暂,却让我时常能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眷顾,它如同温暖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心田,让人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与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次到龙游,是应亲友的邀请来龙游志棠村参加新居入宅的喜宴,感受体验一下乡村的传统文化风俗。新居内布置得非常雅致,客厅桌上摆满了大小不一的龙游发糕等喜庆物品,甚是漂亮诱人。入宅仪式隆重而热闹,我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特别兴奋。仪式结束之后亲友跟我说,志棠村也是个古村,至今老街里还保存了许多历史遗存,可以去看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百度了一下古村的介绍,据民国《龙游县志》(氏族考)载,邵氏先人于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由寿昌迁入,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建村历史。南宋时期,北方战乱,迁都临安,大量移民南下,志棠因有狮象昼开夜关之祥地,被移民所看中,纷纷落脚志棠发家兴业,至明代最为鼎兴之时,人才辈出,考取功名,诸多朝廷命官回乡造厅光宗耀祖,留下不少宝贵文化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进老街别有一番洞天,街道狭小的宽度正适合漫步,不徐不疾处处都有古村的闲情与慢调。老街内的房舍皆是黑、白、灰的主色调,幢幢宅子褪去了往昔的喧沸,青砖古瓦的马头墙,木质结构的二层花窗小楼,镂刻着飞禽走兽、松鹤腊梅、富贵牡丹等不失皖中徽派古建筑风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街内有不少古老的手工作坊,如中药铺、老理发店、小吃铺等还保留着,历史沧桑随处可见。这里不同于大城市的喧哗,却沉淀了几百年的历史痕迹。每家每户都挂上红灯笼,斑驳的墙面诉说它的故事。这里没有过分的商业气息和摩肩接踵的人潮,有的只是柔情、古朴、烟火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街中心的花台脚映入眼帘,它形如荷花,坐落于方桌之上,是古村的中心枢纽。其上有文字记载,明朝时,精通地理风水的先祖邵世金在设计志棠村分布及街区走向时,以耕耘莲田的犁头形状来规划,布置了十八个犁头形为村庄道路交接口,并在中心街区犁头上修筑荷花台和方形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整个老街藏匿于时光打磨数百年的古建筑群中,每一块砖瓦,都尘封着曾经繁华,让旅者的心灵,有着别样宁静的感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果说,老街是志棠古村的“明珠”,承载着许多过往,一块砖 一片瓦 一粒砂砾都尘封曾经的繁华。那如今新规划的志棠新村,因打造秀美乡村的优惠政策及统一规划布局合理,已然建成了串联成景的浙派新民居,亲友的新宅就坐落在新村街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古色古香的新村牌楼进入,行走在新村街道上,路面平坦,两旁的一幢幢新房子粉墙黛瓦,弥散着新清和雅致。绿水青山间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居掩映其中,宛如一幅幅江南水墨画。住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感觉生活的幸福指数超高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听说志棠村出产白莲,据《浙江通志》旧通志记载,南宋乾道四年(公元1169年),龙游知县林自立亲自尝种白莲,并建白莲桥以示纪念。到了明末清初,志棠白莲进入鼎盛时期,到处呈现“十里荷花别样红”的景观。2010年3月,龙游县成功将“志棠白莲”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据介绍,志棠村的振兴,正是围绕一朵荷花、一粒莲子而展开的。对此,这些年村里打造莲花观光长廊、举办“荷花节”、富硒莲子采摘游、音乐节等旅游项目铺就成村民乡里共同富裕之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望着眼前的夕阳落日,特别地感慨,人生的旅途,就恰似一幅绵延不绝的画卷,每一幕都蕴藏着无尽的故事,朝晖夕阴,每一处景致皆成诗行,每每被时光温柔以待,铭记的、遗忘的、镌刻心间的、随风淡去的,皆化作途中路上的一抹风景,悄然隽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晚上回到县城酒店休息,窗外时不时地隐约传来一阵阵敲铜锣的声音。好奇地寻声而至,原来酒店楼下就是龙游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夜色中,红幅金锣,“敲一下,开起2025”。路过的游人都要上前去敲一下,清脆的锣声仿佛穿越了时空。我也上前凑了个热闹,希望2025年能够顺顺利利,我的家人们平安健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个街区,虽然名为“历史文化街区”,实际上是由旧址重建而来的。对于古建筑,我比较喜欢那种尽量保持原貌修旧如旧的古村落、古街区,然而如今许多城市里所谓的“历史文化街区”往往是被推倒重来的,让人总感觉失去了历史的厚重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这里,夜晚的宁静与历史的厚重感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魅力。虽然街区的重建可能没有办法完全遵循古建筑的原貌,但它们依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夜晚的灯光和建筑本身的质感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无论是漫步在忽明忽暗的石板路上,还是倚靠在街区小桥流水边的护栏上,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宁静与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闲逛中,发现文化街区里也新开了一家杨爱珍大排档。在衢州的龙游,这是当地非常出名的一家小吃店了,也是网红店。主打龙游特色的三头一掌,鸭头,兔头,鱼头和鸭掌,曾经上过中央电视台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龙游的美食有很多,我特别喜欢这家大排档名称中的“爱”字,感觉特别有创意,大排档被爱所包围着,暖暖的情意。店里的菜品不错,都说浙江人不吃辣,但衢州、龙游这边的菜品和江西菜很相似,口味偏重偏辣一些的,虽说是大排档的菜,端上桌看着也是挺精致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尝过美食,来到大南门口。这是一座石头结构的城门,高大的城墙和厚重的门洞,据说建于明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城门上有一座古老的楼阁,名叫“南薰楼”是古代官员们巡视城防和休息的地方。当我爬上城楼,俯看街区时非常地震撼,城墙高大而坚实似乎可以抵御一切外来威胁。站在城门上,也让人不禁感叹,这座城门作为龙游两千多年建县史的核心部分,它见证了这座古城的变迁和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浙江龙游确实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古韵之城,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底蕴、品味地道的美食、探寻古老的建筑、聆听美丽的传说故事。无论你是历史爱好者、美食家,还是像我这样普通的游客,都能在这座小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惊喜与感动。</span></p> <p class="ql-block">手机摄影,2024年12月岁末拍于浙江龙游。谢谢雅赏,2025年新年将至,也预祝大家新年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