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一部高质量觉醒剧

安逸以沫(拒私聊)

<p class="ql-block">【天行健】是一部绝佳好剧。首先是它的剧情元素丰富,融合了历史,寻宝,变法,与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如果说中国近代史是一场漫长而又悲痛的故事,那近代史的开局必定刀刀刺骨。而我却意外发现这部仅仅只在课本里存在寥寥几句的剧——《天行健》。它始于百日维新,终于辛亥革命。</p> <p class="ql-block">片子的背景是大清晚期,面对内忧外患,光绪帝意识到必须改革以图强,1898年,光绪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的影响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p><p class="ql-block">史称「戊戌变法」,并成立京师大学堂。</p> <p class="ql-block">片头描绘的是年轻的光绪在京师大学堂的求新求变的慷慨演讲,可以看见他改革的决心。</p><p class="ql-block">然而,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和慈禧太后的干预,变法仅持续了103天即告失败。</p><p class="ql-block">光绪帝被软禁,维新派人士或逃亡或被处决;追随光绪变革的一等侍卫伊尔根觉罗·穆青(门三刀)锒铛入狱,将永不得见天日;改革成果被彻底废除,让人悲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这一囚禁,就是12年。这12年怕是中国近代史最晦暗的岁月,辛丑条约、割地赔款。</p><p class="ql-block">青年一代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迷茫和重压,何以救国?如何唤醒民智?怎样挣脱列强的压迫?该去哪儿奉献自己?一概不知,拔剑四顾心茫然。</p><p class="ql-block">剧中的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历史背景。都谋求救国,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救,都得有财力支持。因此,故事也依循「寻宝」展开。</p> <p class="ql-block">不论谁得到这笔天大的财富,都是为了「拯救」。</p><p class="ql-block">是给行将就木的清政府以喘息的机会?还是给要实行君主立宪的保皇派?或给要分立自治,手握军权的北洋?又或给即将改天换地的中华同盟会?</p><p class="ql-block">怎么选择,到底哪一方才是宝藏的最终归属者?宝藏守护者的初心又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剧中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多重属性,拥有多种立场和观点。</p><p class="ql-block">就像门三刀,即是跟着光绪发动百日维新的参与者,又是维护大清王朝的侍卫,还是革命志士亲选菩提院传人,也是乌兰珊格格的爱人,曾还是朝廷重犯。</p><p class="ql-block">如果他找到宝藏,他将选择怎样的归属?</p> <p class="ql-block">整部剧的制作恢宏却不空洞,不同派别的人,一件件的事将整部剧完美呈现。那个憋屈的年代,所有人都憋屈又可笑。门三刀因为维新入狱12年,却为了保皇党卖力寻宝。卓不凡看似坚韧坚守,却为了剑道虚名,门派传承,一让再让,窝囊又守旧。王地保饱读诗书,倔强尽职,却懵懂短视,不存大义。真的很想进去摇醒他们——腐朽大清要亡了,你们的坚守在时代变迁中如此可笑,可悲。所以即使要与旧时代一同灭亡,也希望他们能在死前睁开眼睛看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这是个开篇就预示着沉痛的故事:是身处亡国之际的爱国者,是生于火器诞生时期的冷兵器王者,是处于废除科举时代的读书人,他们还背负着自己无法挣脱的传统枷锁。那些乱世中的改良派和革命家们,或许他们本人并不注意到,无论他们接受了多少西方的思想,他们的思想本源都沿袭和来自先代的儒士和侠者。在盛世中安分守节风流倜傥的儒士和侠者,在乱世中也会源源不断地转变为革命的星星之火,正所谓,“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中国人,在精神上从未输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