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春滿目一一孙广华山水画作品展

书画怡情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徐同华</p><p class="ql-block">泰州以风物之幽美、人物之俊秀,素称艺文渊薮。海陵之仓,红粟流衍,溯儒风夙冠淮南之源,当与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一脉相承。泰州书画史上诞生了许多标志性人物和传世之作,张怀瓘著《书断》讲神妙能三品,唐志契撰《绘事微言》述古今优劣,从盛唐肇始,中经北宋,再到明清两代,是江山代有才人出,这种良好的文化传统,得到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使泰州始终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勃发的生命张力。</p><p class="ql-block">广华生于泰州,工作于泰州,得泰州众多前辈名家艺术之滋养,虽非科班出身,却取得不俗的艺术成绩,循古而向新,从勾皴点染中仍能看到前人造境的影子。然又特别讲究意境的构成,在秀润清丽外多了雄奇壮阔,质而不野,雅而不矫,赋予了作品时代的气象、时代的温馨、时代的感召和时代的精神,在形成鲜明个人风格的同时,丰富了泰州山水画的创作语言,带来了新的面貌和气象。</p><p class="ql-block">画由心生,情之所至,必有所发。唐志契论画尊山水为最高,指出性情为最关键处,有“山水草木莫不有性情”之语。一件作品传达的性情越真,越有厚度,其面貌也就越明晰,绘画说到底是画家个人性情的表达。广华性情敦厚,为人真诚而质朴,作为书画家则不安于现状,题材总在更易与拓宽,画风一直在变。我们认识快二十年了,起初只知道他写字,各体勤学,尤擅金文,后来听说精研绘事,从白雪石到黄宾虹,挥洒不辍,所作益夥。随后看了他不少的画,功夫真正在潜心处,颜色用得非常好,对山石结构、勾勒等非常纯熟,宾主、虚实、刚柔、疏密、藏露……无论是平远、深远还是高远之景处理得从容自得,描摹一种起伏,连绵一种节奏,既有大山大水的格局,又有生动具体的细节。可以看出,他在师承传统的基础上比较注重师法造化,江河群山、密林幽径、传统民居,既得之于自然,亦得之于心灵,辅以情有独钟的生活气息,在平淡中寓含深意,在朴素中流露真情,胸中丘壑有了更充分的体会、体验和表达。他的画很安静,这是当下人们所需要的心绪,广华近些年于墨法着意,枯湿浓淡兼施并用,这次展览的几幅雪景图笔势特别苍劲,空旷简率,寒意萧然,有了唐志契所说“更觉韵而逸”的效果,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慰藉,这是颇为难得的。</p><p class="ql-block">青山春满目,是生生不息,也是念念不忘。当下泰州文化强市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提出要全力做好“产、水、文、人”四篇文章,推动以施耐庵的水浒、郑板桥的水墨、梅兰芳的水袖为代表的人文“三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泰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芳华。作为中心城市的核心组成部分,海陵以千年凤城河为内核,彰显“最泰州”的文化魅力,广华等艺术家以我笔写我心,敢于乐于担当,以各显其能的艺术实践助力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香粳炊熟泰州红,海陵艺术展览馆近年来持续用优质展览为文化惠民赋能添彩,这次举办广华的山水画展,其用意昭然于斯,凡益之道,与时偕行,通过对本地书画名家的宣传,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p><p class="ql-block">著名画家吴骏圣为展览题签,推赞广华的画气息流畅,有了很深厚的积淀,并忆及了文联工作的一些交谊。广华退休前长期供职于宣传文化系统,大量时间都是为文艺家服务,凤城文苑,久有定评,我随其工作几年很受教益。值此新春画展举办之际,以亲敬之心,叙昔款之情,是以为序。</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