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小朋友们:</p><p class="ql-block">“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作为一代代人延续下来的传统习俗,燃放烟花爆竹是大家表达喜庆、欢快心情的形式。但是,在一声声烟花爆竹的声响背后,危害也不少!燃放烟花爆竹会严重影响空气环境质量,加剧雾霾天气,产生噪音污染,且易酿成火灾,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保卫蓝天,美化环境,共建我们的美丽家园,请广大幼儿及家长立即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遵守烟花爆竹禁燃禁放通知要求,养成低碳、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p> 禁止燃放烟花告知书 <p class="ql-block">春节临近,是烟花爆竹产品消费旺季,燃放高峰期,提醒大家要遵守“禁燃”规定。如果在非禁区燃放,要注意烟花爆竹产品是以燃烧、爆炸产生欣赏效果的,因产品存在某种缺陷或操作不当很可能引起安全事故,所以给大家提醒,介绍一些有关燃放烟花爆竹的知识。</p> 一、 燃放警示 <p class="ql-block">每年,特别是春节期间,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炸伤等事故频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p> 二、燃放产生的危害 <p class="ql-block">1. 空气污染。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各种金属氧化物的粉尘,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刺激性和腐蚀性极强的酸性氧化物。大量燃放时,如果适逢无风或低气压的天气,有害气体一时无法飘散,就会强烈地刺激人的呼吸道,使人咳嗽,引起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p> <p class="ql-block">2. 噪声污染。燃放鞭炮所发出的噪音对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它不仅会损害我们的听力,还会损害人的心血管系统。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巨大噪音,使老人难以安睡,病人胆战心惊,学生无法静心学习、休息。许多时候,燃放时发出的突然巨响使行人受到惊吓,对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这种惊吓很可能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p> <p class="ql-block">3. 引起火灾和伤人事故。特别是在城区,建筑越来越高,人口相对密集,高空烟花等的燃放极易引发火灾,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p> <p class="ql-block">4. 浪费资源。把宝贵的资源纸张(树木)、化工原料(包括生产这些原料时造成的污染)都燃放掉,大街小巷满地留有垃圾,影响环境卫生。</p> <p class="ql-block">5. 人力负担。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大量垃圾,对环卫工人带来了严重的负担。</p> 三、安全燃放提醒 <p class="ql-block">1.烟花爆竹不得在室内燃放,不许对人、物燃放,应选择室外、空旷平坦、无障碍的地方燃放。</p><p class="ql-block">2.燃放烟花爆竹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酒后请不要燃放烟花爆竹。</p><p class="ql-block">3.要由大人燃放,不要让未成年人单独燃放烟花爆竹;并阻止他们燃放危险性较大的品种及取出烟花爆竹内的火药做其他玩具。</p><p class="ql-block">4.要选择安全地点,且平稳放置后燃放。严禁在繁华街道、剧院等公共场所和山林、有电的设施下以及靠近易燃易炸物品的地方进行燃放。</p><p class="ql-block">5.点燃后,人立即离开到安全位置。万一出现异常情况,请不要马上靠拢产品,一般待15分钟后再去处理。</p><p class="ql-block">6.不得向人群、车辆、建筑物抛掷点燃的烟花爆竹;不得在建筑物内、屋顶、阳台燃放或者向外抛掷烟花爆竹;不得妨碍行人、车辆安全通行;不得采用其他危害国家、集体作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p><p class="ql-block">7.燃放烟花爆竹要遵守当地政府有关的规定。请大家一定要牢记安全,避免引发自身伤害或火灾等事故。</p> 四、意外伤害处理措施 <p class="ql-block">事后救,不如事前防!若不慎发生烟花爆竹意外伤害,可按以下措施紧急处理:</p><p class="ql-block">1.如仅为手部的轻微伤,可迅速采用凉水冲洗,以减轻肿胀现象,防止损伤加重;局部皮肤酒精或碘伏消毒,简单处理后再到正规医院救治;</p><p class="ql-block">2.如为头部、面部损伤一定要尽快到医院检查、治疗。先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用力压住伤口,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医生根据受伤情况做相应的伤口处理措施;</p><p class="ql-block">3.如为眼部受伤,则及时到医院清除伤口异物,以及残留的化学物质,减轻损害。如眼部伤情较重,出现眼球破裂、眼内容物脱出等,应以消毒纱布或清洁毛巾覆盖后立即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眼外伤】切忌:</p><p class="ql-block">1.不可用水冲!</p><p class="ql-block">2.不用手揉眼睛!</p><p class="ql-block">3.不可用力捂眼或强行翻看眼皮!</p><p class="ql-block">正确做法:用干净的纱布、手绢或软性物体轻轻盖住眼睛,切勿用力按压,立即送到医院,由专业的眼科医生给予及时处理。</p><p class="ql-block">【烧烫伤】</p><p class="ql-block">切忌:</p><p class="ql-block">1.不可用冰敷!</p><p class="ql-block">2.不可信偏方!</p><p class="ql-block">3.不可轻易挑破水泡!</p><p class="ql-block">正确做法:</p><p class="ql-block">1.马上用大量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口15-30分钟左右,水流不要太大,避免冲破皮肤组织。</p><p class="ql-block">2.不要随意脱下与皮肤粘连的衣物,必要时用剪刀剪开伤口附近的衣服。</p><p class="ql-block">3.发生大面积烧烫伤时,务必注意保温。必要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密切关注伤者是否有休克的表现,有条件的可给予基础生命支持。</p> 其他安全温馨提示 01用火用电安全 <p class="ql-block">幼儿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一定要在成人的陪同下进行,避免烧伤炸伤。不要单独让孩子放烟花,别人放烟花时不近距离观看,不要将烟花、鞭炮放在封闭的容器中燃放。提醒孩子不玩打火机、火柴、蜡烛等可燃物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发生触电、火灾、煤气中毒事件。家用电器一定要妥善保管,不让孩子随意触碰,不玩电源插头插座,更不能用手或物伸进电源插座内。家长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将热水、热汤、取暖器等放置在安全的地方。要以身作则并管教好孩子,严禁野外用火,杜绝森林火灾事故。</p> 02交通安全 <p class="ql-block">(1)冬季天气寒冷,早晚雾大能见度低,外出时要注意行走在人行道内,过马路时看好信号灯,穿越马路要走斑马线。</p><p class="ql-block">(2)幼儿外出活动不要在路上随意跑闹、玩耍、打闹戏耍,过马路时一定要注意力集中,不能边走路边玩耍。</p><p class="ql-block">(3)教育幼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排队候车,不要拥挤,等车停稳后方可上下车,不要从车前或车后突然走出或猛跑过马路。</p><p class="ql-block">(4)家长及幼儿骑(乘)摩托车、电动车时,必须按要求正确佩戴头盔,做好安全防护。</p><p class="ql-block">(5)家长不酒后驾驶机动车、家长及幼儿不能乘坐酒驾车辆。</p><p class="ql-block">(6)禁止坐“三无”车辆。</p> 03饮食安全 <p class="ql-block">春节即将来临,孩子不仅饮食种类丰富,平时限制的饮料和零食也全面“开禁”,这样可能会给孩子的肠胃带来严重负担。因此建议家长也要注意孩子的饮食管理,合理规划幼儿饮食与营养摄入。杜绝孩子暴饮暴食、过度食用各种药补类食物、过期食物、以及不明来源食物,以防食物中毒。</p> 04防冻、防滑、防溺水安全 <p class="ql-block">(1)冬季天气寒冷,家长要提醒并监督孩子适时增添衣物,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冻伤。</p><p class="ql-block">(2)教育孩子不要在有积雪、结冰的路面上玩耍,以防滑倒、摔伤。</p><p class="ql-block">(3)叮嘱孩子不到河塘、水库等危险的水域冰面行走、玩耍、滑冰、捡物品等,提醒孩子发现伙伴去冰面玩耍,要及时提醒、劝阻,并立刻告诉老师或家人,发现有人溺水应及时呼救,切勿盲目下水救援。</p> 05防性侵、防欺凌、防暴恐安全 <p class="ql-block">作为孩子:</p><p class="ql-block">(1)拒绝爸爸妈妈以外的人触碰自己隐私部位,如果他人强行触碰要大声呼救。</p><p class="ql-block">(2)没有征得爸爸妈妈的同意,不可以独自跟其他人出门玩耍,无论是熟人、邻居还是亲戚。</p><p class="ql-block">(3)遭遇欺凌恐吓,要及时跟爸爸妈妈说,让他们来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作为家长:</p><p class="ql-block">(1)给孩子普及基本的防性侵教育,告知他们男女有别,既不能让爸爸妈妈以外的人触碰自己的身体,也不能主动去触摸别人的隐私部位。</p><p class="ql-block">(2)时刻与孩子保持交流沟通,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一旦发现孩子遭受侵害欺负,要第一时间报警,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我们要明确的告诉孩子,如果你对别人任何的抚摸或接触、言语行为感到不舒服,都可以勇敢的说“不”,并立即想办法“走开”,并及时告知父母。</p> 06心理健康安全 <p class="ql-block">家长要关注幼儿寒假居家时的反常行为和心理变化,通过多种方式消除孩子的焦虑、压抑、恐惧心理。安排好寒假生活,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合理的假期作息时间表。家长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带孩子放松心情,如玩玩具、读绘本、唱歌、手工制作等等,还可以一起做家务、搞卫生、体育锻炼,让孩子体验当下生活的乐趣。家长要尊重、关心、理解孩子,教育孩子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切勿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