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小巷烟火气

心路

<p class="ql-block">  长沙有许多背街小巷。经过“修旧如旧”的改造后,丰富的历史底蕴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呈现一种全新的城市烟火气,是打卡,休闲,拍照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潮宗街因老潮宗门而得名。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至今保留着古老的街巷格局。是长沙现存麻石路面的三条街之一。潮宗街不仅保留了许多旧址,故居等文化古迹。青瓦白墙的老公馆羣,还聚集了一些小吃店,咖啡馆等。形成了古旧与新潮的和谐结合。有古牌坊;九如里公馆羣;塗鸦墙;楠木厅等景点供游客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  太平街是“逛吃逛喝”的地方。到处呈现一片老建筑与热闹的市井生活相结合的景象。每天食客游人暴满,是感受古香古色的街区与浓浓人间烟火味的去处。</p> <p class="ql-block">  西园北里因唐朝宰相裴休在此修建西楼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苏家巷得名宋代大文学家苏洵。相传苏洵曾在此居住。</p><p class="ql-block"> 白沙街以清澈甘甜的白沙古井水而得名。现在仍有许多市民到此打水回家饮用。白沙街有几家长沙老字号传统小吃店,还能品尝到老长沙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许多街巷的共同特点是:古香古色的民居建筑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在这些背街小巷中既有时髦女孩高跟鞋钉碰撞麻石路面发出的象旧时打更人敲出的挷子声;爷爷奶奶坐树荫或太阳下闲聊。或下相棋,打扑克,搓麻将。做饭时整条巷子飘出饭菜的清香。红烧肉的醇厚,糖醋排骨的酸甜,清炒时蔬的清新。也有煮咖啡,烤甜点面包诱人的飘香。各种美味混合在一起,让人垂涎三尺。</p> <p class="ql-block">  最最难忘的是儿时晚上沿街叫买的馄饨挑子。挑子一头是煮馄饨的火炉,锅;一头是碗筷及各种佐料。馄饨挑子上的馄饨说不出的好吃,至今想想都流口水。还有剃头的担子,担子一头挑着一把椅子,一头挑着火炉,装热水的锅,铜脸盆。就在巷子边支起椅子就理发,洗头。大多是剃光头,容易洗。还有肩扛一把长板櫈,沿巷子吆喝,“戗刀磨剪”啦。这些沿巷子叫买的,都是上门服务,方便廉价,很受居民欢迎。</p> <p class="ql-block">  夏天的晚饭后,巷子里家家户户的长辈们都会把自家门前的麻石地面泼水降温。华灯初上时,纷纷把竹床搬到街巷边,男女老幼手摇蒲扇剩凉。小孩子则会躺在竹床上看星星。长辈会告诉你启明星,北斗星,长庚星,南极星。讲银河,牛郎织女的故事。小孩子也在长辈手摇扇子的凉风及牛郎织女的故事中,慢慢入睡。</p> <p class="ql-block">  现在我最喜欢逛丰盈西里。窄窄的小巷,静谧卫生,立体绿化,古香古色。小巷中的慢生活,悠闲宜人。逛着逛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拐个曲尺弯,巷道又豁然开朗。小巷两边有许多精緻狭窄的商铺。有咖啡屋,甜品店。奶茶店,水果店,小面馆,糖油粑粑,臭豆腐店。饰品店,書吧等等。</p> <p class="ql-block">  找一间咖啡屋坐下,点一杯美式拿铁,不一会小屋就充满煮咖啡的清香。粉色的墙面,小小的吧台,摆着一盆粉粉的蝴蝶兰,柔柔的吊燈。尝一口浓浓带奶香的咖啡,捧一本厚厚的书,静静地读上半天。</p><p class="ql-block"> 当冬阳洒满小院,慵懒地坐在“秋色老梧桐”树下,品一口奶茶。看游客人来人往,海阔天高地放飞心情,享受太阳的温暖,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走进面馆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小小的厅堂,桌椅板櫈收拾得干净整洁,放一盆盛开的兰花,满屋幽幽的兰香。墙面掛着几帧带相框的风景画,爽心悦目。没有酒家面馆那种油腻感,好象就在自家餐厅。粉,面份量不是很多但食具讲究,味道鲜美。满满老长沙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在这些小巷里,每一天都上演着平凡而充实的生活。它承载着人们追求美好的愿望,梦想和情感。祖祖辈辈,薪火相传,这浓浓的烟火气,才是小老百姓真实生活的模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