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风景】 浉河来了一群鱼鹰

冠毛

<p class="ql-block"> 日前,浉河迎来了一群鱼鹰,它们宛如天外来客,为浉河增添了一抹灵动的风景。 鱼鹰捕鱼的场景,如同一幅从未在浉河两岸展开的画卷,为冬日的浉河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然而,这群精灵般的鱼鹰,如同流星划过夜空,仅仅停留了短暂的两天多时间,便悄然离去,只留下那令人难忘的美好回忆。</p> 新  客 <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来到浉河岸边采风。不经意间,几艘与往日不同的渔船映入眼帘,它们正忙碌地穿梭于浉河之上。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由四五条小渔船组成的鱼鹰捕鱼团队,正航行在信阳市主城区的浉河水面上。</p><p class="ql-block"> 清晨的浉河,因这群鱼鹰的出现而更加迷人。一座座美桥横跨浉河,与忙碌的渔船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p> 围  捕 <p class="ql-block">  这群捕鱼队来到浉河后,只见渔夫们松开鱼鹰脚上的绳子,鱼鹰们便伸长脖子,齐刷刷地扎进数米深的河里。刹那间,平静的河面变得热闹非凡,浪花声、鱼鹰的叫声交织在一起。渔夫们也愈发亢奋,他们双手紧握长长的竹篙,快速有力地敲击着船舷,嘴里发出激昂的号子声“打嗨,打嗨”,与竹篙击打声融为一体,同时双脚猛跺船板,发出“嘭嘭”的声响。小船如流星般快速划过水面,鱼鹰们也争先恐后地往水底钻,那场面热烈壮观,令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  当船队航行至某一区域时,便停了下来。原来,之前的航行只是为捕鱼做准备,目的是将河中的鱼驱赶到设定的区域。此时,他们开始真正的捕鱼行动了。渔夫们首先撒下渔网,拦住鱼的退路。渔夫不停地用竹篙击打水面,指挥着鱼鹰入水捕鱼。</p><p class="ql-block"> 鱼鹰入水,如精灵般灵动。它们不停地从水面上钻出又钻入,每一次出现都带着胜利的果实。鱼鹰在水下捉住鱼后,总会将鱼拖到水面,任凭鱼儿如何挣扎,也无法逃脱鱼鹰那尖锐的嘴。若是鱼鹰捕捉到的鱼过大,便会有其他鱼鹰前来帮忙,合力捕捉上岸。有时,它们会把鱼赶到渔船附近,方便集中捕捉和渔人及时捞起。这是鱼鹰天然的智慧,还是因为渔人训练的结果,不得而知。每每捕捉到鱼,鱼鹰们第一反应就是立刻把鱼吞下。然而,因脖子被渔夫扎住了,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吞咽,只能将鱼交给渔夫。有的鱼鹰非常不舍,鱼已被丢到船舱,还去与主人争夺;也有的则干脆主动献媚,直接把鱼送到船上,讨好主人。</p> 花  样 <p class="ql-block">  渐渐地,鱼鹰和渔夫们都有些累了,该休息了。它们如同人类一样,也需要休息来恢复体力。可是,此时的它们反而兴奋起来。一看要休息,鱼鹰同样比渔夫反应快,它们欢天喜地,尽展千姿百态。有的在水中表演各种动作,仿佛在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姿;有的张开双翅不停地煽动,或许是在晾晒羽毛;有的伸长脖子,把头插到翅膀下打盹;有一只鱼鹰叼着一根树棍,在水中游来游去,似乎在向人们展示自己的战利品。一会儿又将树棍送给主人,像是在显摆自己也有“竹篙”。渔夫们则有的打盹,有的看手机,有的开启电动机轻松地遛达,有的架起小船撒起了各种花样。</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一幕幕,我们摄影人也忘记了疲劳。在我眼中,此时的渔夫如同钢琴家正在指挥一个大型乐团演奏;而鱼鹰们,则像在浉河上进行着一场精彩的花样游泳表演。</p><p class="ql-block"> 偶尔,渔夫会松开鱼鹰脖子上的绳子,给它们喂条小鱼作为奖励。鱼鹰们摇头摆尾,感谢主人的奖赏。它们或许并不知道这本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只是单纯地享受着主人的馈赠,毕竟它们没有学过政治经济学。</p> 尾  声 <p class="ql-block">  鱼鹰捕鱼,吸引了浉河两岸广大市民的围观,场面十分壮观。</p><p class="ql-block"> 然而,第三天上午,捕鱼刚刚开始一会儿,一群执法人员便来到现场,告知渔夫们不允许继续用鱼鹰在浉河上捕鱼。执法人员都是和颜悦色,在摄影师们的镜头前更是微笑面对,非常老道,已经完全脱离了前些年的“城管”形象。但是,渔夫们想继续在此作业是不可能的了。渔夫们很快收了网,我们摄影人也随之收起了相机。</p><p class="ql-block"> 这一情况的出现,也不得不引起一些争论和思考。我不懂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查阅资料后,觉得不让鱼鹰捕鱼似乎有些道理。鱼鹰,学名鸬鹚,是捕鱼能手,在一片水域中几乎能“通吃”,大鱼小鱼皆不放过。从保护资源的角度来看,禁止鱼鹰捕鱼是有道理的。但也有网友认为,大自然中的弱肉强食是天然的生态平衡,不应禁止鱼鹰捕鱼。然而,仔细想一想,鱼鹰是在渔夫的指挥下,借助渔网才能有如此高的捕鱼效率的。离开渔夫和渔网,在水中游的鱼多数是鱼鹰追不上的。我理解,禁止的可能是人工喂养鱼鹰捕鱼。鱼鹰与人合作,才能发挥其特长。有的说,鱼鹰没有反抗精神,彻底逃脱后,不受人类控制,自由自在地在江河湖海中捕鱼多好。但鱼鹰也明白,强中自有强中手呀!大自然中能灭掉鱼鹰的动物多的是,更不用说人类了,不能与人为敌呀!保护鱼鹰捕鱼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鱼鹰与人结合的文化。单独将鱼鹰放出去,它难以辨别哪里是自然水域,哪里是人工养殖场,很快会走投无路、自取灭亡的。有网友提出,大理、微山湖等旅游景区允许鱼鹰表演,且带来了巨大效益,为何浉河不行?这可能是有关部门对浉河的功能定位不同吧。浉河上游有大型水库,拦截了浉河的大部分水源,浉河中的水主要靠南湾水库调度补充。所以,浉河无法作为渔业养殖场。若要打造鱼鹰秀旅游景点,还需考虑长年放水保持浉河水位及鱼鹰饲养等成本因素。我想,相关部门一定对此进行了研究吧,利弊大小也许他们早有定论。</p><p class="ql-block"> 作为摄影人,我当然希望浉河上能长年有鱼鹰捕鱼,但这或许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最大的可能,这批鱼鹰只是浉河上的匆匆过客了。它们身怀绝技,却也是过客,如今已悄然离去。我将所拍的作品整理成册,以作纪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