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获奖征文:温馨的烛光

钢城歌者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110.温馨的烛光(获奖征文)</i></b></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撰文:王开明</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诵读:张玮蔚</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演唱:韦 唯(爱的奉献)</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图片:他拍加网络</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创有声作品 </span></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403263110</p><p class="ql-block"> 昵 称:钢城歌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本篇文稿曾被刊载于《花木金秋报》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演唱歌曲(爱的奉献)的内地女歌唱家韦唯</span></p> <p class="ql-block">  “她象慈母,为人们带来了亲情和温暖;她象烛光,为人们带来了温馨与光明。”每当小区里的居民赞扬退休干部,花木街道由由五村小区的科普志愿者吕德珍时,在我的眼前就会出现一位面容慈祥、仪态和蔼的吕大姐模样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上图为小区志愿者吕德珍大姐</span></p> <p class="ql-block"> 吕大姐那年68岁(2004年)。早年她在安徽省医科学院(合肥)求学,毕业后先是在门诊部为病人服务,后因医技精湛被调入内科病房任主任医生,继而又被提拔为科室领导干部。吕大姐曾长期深入安徽农村,为缺医少药的贫下中农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在那广阔天地的田埂上和茅屋里,在披星戴月日日夜夜的巡查出诊服务里,留下了吕大姐无数辛勤奔波的足迹和诊治病人劳累的汗水,也留下了她对病人如亲人那浓浓的的那一片真切情意。</p> <p class="ql-block">  当年吕大姐因不愿与单位里一些有不正之风的人同流合污沆瀣一气,故而自己申请提早退休,获批后离开医院与儿子相聚定居沪上。吕大姐所在医院的领导、同事、弟子及当地的农民们都舍不得这位善良可亲、热心助人的好医生离开,因此逢年过节都会邀请老大姐回安徽欢聚。而那些渎职犯事的人不久后东窗事发一个个都进了牢房,吕大姐为自己的坚守职业道德感到欣慰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虽然自己被迫早退休经济上蒙受了损失,但做人做事的原则与底线没有被突破。不做亏心事、不做违法事,在这一点上,吕大姐做了正确的选择,站在了正义和民心的一边。她成为由由社区居民后,很快的成了一名热心的小区志愿者。每逢周二上午9:00,吕大姐都会准时来到小区活动室,为小区里的老人提供测量血压的便民服务和健康咨询服务。</p> <p class="ql-block">为了能使老人们掌握知晓自己的病史,吕大姐象医院给病人看门诊一样特意为他们建立病史档案,记录查阅起来很方便。每次测量血压的前后,吕医生都会仔细向老人询问病症,宣传讲解简单的卫生保健和健康养生知识。这样一举多得,把控制老年疾病的重要道闸建立在居民自己的家门口。</p> <p class="ql-block">吕大姐的认真服务深受小区老人的欢迎,活动室里经常有许多老年居民来测量血压,以及聊聊家常说说话,把吕大姐当做了大家的知心朋友。这个小区有座老年公寓,住着很多上了年纪的独居老人,平时他们就缺少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机会。吕大姐的到来使活动室变得热闹起来,这体现了吕大姐很接地气的一份亲和力和感召力。</p> <p class="ql-block">顺便说一下,我自己确诊患了高血压病也是吕大姐告知的。曾经自己误以为经常性的头晕是晕车,但吕大姐几次为我测量血压后,就帮助我正确认识到了病情,并了解一些控制高血压病要注意的事项:如按时服药、经常测量血压、控盐和不碰或少沾烟酒等。</p> <p class="ql-block">那一年的春节吕大姐去了安徽合肥过年,因记挂小区里的老人,她提前赶回了上海。令人感动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许多老人的社保卡看病没有几次就划完花光了。无奈之下有的病人就拿着医生开的处方来找吕大姐,请她帮忙把处方里不是非买不可的药减去几个,这样可以省点钱又不影响治病。这件事一般人是不愿意做的,既有风险又不是义务,谁想自找麻烦呢?但吕大姐就是个热心肠的人,她没有一点架子,而是尽其所能帮助了向她求助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 随着小区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由由五村小区的桑榆读书小组、老年读报小组纷纷请吕大姐上课,科普卫生健康知识。吕大姐总是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诊治和居家生活经验,把科学养生、疾病防治、合理膳食及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知识,用讲故事的方式,用最普通的语言向大家娓娓道来。她上的课常常因讲解生动,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而博得听众热烈的掌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上图为小区志愿者吕德珍大姐</span></p> <p class="ql-block"> “生活的快乐是什么?是为社会尽力而为,做了奉献。”这是志愿者吕大姐的人生坐标。吕大姐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的一片热诚换来了小区居民的尊敬和爱戴。后来吕大姐年纪大了,但她不服老爱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练书法、学电脑,还要照料上学的孙子,真是忙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春蚕到死丝方尽,炬成灰泪始干。”古人的诗句形容吕德珍吕大姐这位善良可亲的老人是非常的妥切,如今她已离开了我们,但她似乎又没有走远。她的助人为乐的故事,她那为小区居民做的无私奉献,就象夜晚屋子里的一支明亮的蜡烛,在默默地燃烧自己,在默默地向四周散发着一份温馨和一份温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上图为小区志愿者吕德珍大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下图为本作品的诵读老师:张玮蔚女士</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