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罗德远 | 卖菜女诗人胡雅玲—— 一滴隔世未曾落下的泪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25年01月22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作者:罗德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来源:湖南工人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出生湖南永州、栖居广东惠州的女诗人胡雅玲,整理出业余创作的150余首诗歌,命名《今生我来过》,渴望有朝一日出版。阅读完这些诗作,乐意向读者推荐这些略显粗粝,极具个体意识,融入生命体验,荟萃诸多优秀篇什的诗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今生我来过》共分四辑:心的触摸、行走姿势、生命之重、短笛长啸。从胡雅玲人生、创作履历可知,这是一位负重前行、饱受苦难的女子。她的诗歌作品颇有厚重感且富有灵气,直面现实,隐忍坚韧,赋予命运、人生丰富内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第一辑《心的触摸》,有不少关乎命运人生的优秀篇什。对于多舛的命运,诗人彻悟后坦然《受命》:“上帝/我在这里,在这里等候你的吩咐,召见……上帝/我已走过,你给我的全部命名”。抒写内心的《绝望》,诗人向往:“她看见那盏灯/她想:在那盏灯下/她自己是明亮、温暖、热闹的”。诗人甚至选择《原谅生活》:“无论如何/我从来没有把生活置于死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关于“孤独”,无数诗人写过,胡雅玲这样状写内心的“孤独”:“天空很大、心灵很宽。却没有颜色/我的飞翔只有自己看见/声音只有自己听见”。显然,这样的孤独属于诗人自己的深沉体验,独一无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同样的天空下,不同的命运,不一样的人生遭际。作为一位个体意识觉醒者,胡雅玲不仅是孤独的,更是痛苦的。胡雅玲曾经对朋友说过,她爱上艺术(绘画、诗歌),遭遇过一段不幸的婚姻;幸运的是,艺术又赋予她丰盈广阔的世界。因此,在《敬仰文字》里,诗人如此剖析自己:“作为一粒微小无根流浪的尘沙/走不出国界/终超越不了汉字的囚禁/在求生与奔命之间/任汉字的洗涤/锤炼成一个个晦暗或闪亮的文字”。在诗人梦想与人生宿命之间挣扎,以《诗人卖诗》发出内心的诘问或呐喊:“请容许我用十枚硬币的分量/阐述一个诗人在世的艰难与出生的卑微……因此,哪怕我被你的十枚硬币/当场砸死/我骨骼上依然镌刻着‘诗人回家’四个字”。我认为,这些文字不仅是心灵的触摸,更是泪水的凝结、命运的诠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坚硬的现实面前,生存无疑是第一要义。20世纪70年代出生于永州市双牌县田洞里村的胡雅玲,母亲在她12岁时离世,姐姐18岁时出嫁。1985年7月,初中毕业离开校园的胡雅玲,从此担起家庭主妇的角色。随后,当她以一名打工妹的身份四处谋生,文凭与技能的局限,势必让她四处碰壁,不断迁徙成为常态。胡雅玲因此在福建泉州、福鼎,广东东莞、深圳、惠州等地浮萍般漂泊,普工、质检员、仓管、超市陈列员等工作,是她无法选择的选择。为让女儿考上大学,有段时间她选择在女儿身边边陪读边工作。乡愁、爱情无处寄放,“对前途的无知、宿命的无奈,选择了在风中叹息,选择了笔落于纸的诉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文字,不仅是漂泊、疼痛的见证,还是心灵的栖息地。一些篇章里,胡雅玲试图用诗行,消解、释放内心的疼痛,“养活着行走的躯体/侧身让过留不住的阳光……”(《一个人走了许多年》;“习惯把一些风景、思想掩埋/风的刀口抚平素淡的冷漠、麻木/平静如水 隐忍于眼中/从一滴泪 看生命的辽阔与消逝”。她写一个人的生存,也关注流水线上的姐妹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17年民间诗刊《打工诗人》32期推出胡雅玲的组诗《纯粹生存》,以一名漂泊女性的视角,深刻阐述女性打工者的生存现状。在《与打工互为生存》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周旋、流离 在他乡与故乡的边缘/被打工同化、喂养/吞食这活着的延续、生命的距离/并且无能为力的反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尽管生活依旧不易,幸有文字慰藉心灵。笔耕不辍的胡雅玲,创作的诗歌《日子》《故乡》发表于2004年11月下半月《诗刊》;诗歌《时光中行走》参加广州番禺第七届星海艺术节“我爱我星海”诗歌散文大赛,获得诗歌类一等奖。2020年1月,胡雅玲加入广东省惠州市作家协会;2024年12月,深圳文学期刊《特区文学》发表她的诗歌《我的故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16年10月,胡雅玲漂泊来到惠州市大亚湾区,最初栖身一间小工厂。由于工厂不景气,经济捉襟见肘,一年后,胡雅玲敏锐地捕捉到一个商机:在人潮如海的比亚迪公司门口卖菜。她瞄准该公司众多的夫妻工,自己做饭需要大量蔬菜。说干就干,胡雅玲购置了一辆二手三轮车,第二天去批发市场进货开工。胡雅玲热情随和,售卖蔬菜从不短斤少两,逐渐赢得顾客的信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数年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尽管卖菜比较辛苦,但以辛勤劳动换取微薄的收入,胡雅玲倍感自豪。令她颇感欣慰的是,卖菜的收入,不仅供养女儿从南京一所大学毕业,还购得一室一厅的居室,在南方有了属于自己的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数年艰辛生活跋涉的历程,被她浓缩成一句诗:“这么多年走过/只剩下一滴/隔世未曾落下的泪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手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电脑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