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团圆游⑤崇圣三塔

梅涵

<p class="ql-block">来到大理,除了风花雪月,崇圣寺也是必须要走一走看一看的。</p> <p class="ql-block">崇圣寺,全名为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 ,离大理古城很近,是一个集苍洱风光、文物古迹、佛教文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塔是该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与西安小雁塔相似,造型优美</p> <p class="ql-block">从漫心府到崇圣寺三塔只有2.9公里,于是我们4人一致决定,步行去三塔。沿途边聊边走,感觉只一小会儿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碰到一群大爷大妈,他们刚好有导游讲解。我们准备赠蹭导游,结果是一群韩国人,叽叽呱呱地根本听不懂。</p> <p class="ql-block">于是请了个导游小姐姐给我们讲讲历史,说说典顾…小姐姐头上戴的就是白族头饰:旁边吊着的流苏代表风,五颜六色的代表花,白色的代表雪,帽子弯弯的形状代表月。帽饰代表大理的:风花雪月</p> <p class="ql-block">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北1.5公里处,是大理国时期的皇家寺院。东临洱海,西靠苍山应乐峰,风景十分优美。三塔则是有千年历史的遗迹,是中国5A级景点</p> <p class="ql-block">三塔历来都是大理的象征,是旧时崇圣寺即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所云“天龙寺”前的建筑,今古刹无存,唯此三塔依然鼎足矗立。</p> <p class="ql-block">崇圣寺三塔位于景区中轴线台阶之上,主塔又名千寻塔,始建于唐代,为密檐式方形空心砖塔,16级,高69.13米,与南北两个小塔呈三足鼎立之势,成为大理白族文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南北塔建于宋代,历经千年风霜巍然屹立。更神奇的是,三塔是平地而建,没有打任何地基,历经数次地震却安然无恙,只是南北塔被震歪了,并且都偏向千寻塔,仅此而已!至今科学家们都无法解释!</p> <p class="ql-block">塔内藏有木梯,可盘旋而上,塔顶大鹏金翅鸟镇水寓意深远。塔前照壁“永镇山川”四字,为明代沐世阶所题,笔力劲挺。崇圣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宋代大理国时期达到鼎盛,汉式寺院布局严谨庄重。大理国22位国王中,有9位在崇圣寺逊位为僧,高僧殿内九位高僧像,诉说着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大鹏金翅鸟,梵名“迦楼罗”,是佛教的“天龙八部”之一。在大理,大鹏金翅鸟被视为保护神,当地传说远古时期洱海有毒龙兴风作浪,导致水患频发,大鹏金翅鸟以龙为食,消除了水患,因此被尊为“镇水之神”。</p> <p class="ql-block">从正面看,主塔1 3 5 7 9放观音佛像,从侧面看,2 4 6 8放佛像,其他层中空,用来通风并且起到减弱下关风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斜后方三塔倒影公园的“三塔聚影池”是拍摄三塔的好地方。也是拍照留影的理想地,既没有“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禁忌,也没有其他的顾虑,放心拍就好。</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还有其他重要景点,如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等。历史上,曾有九位大理国国王在崇圣寺出家修行,使得这里成为南诏、大理国著名的王家寺院。寺内设有天王殿、弥勒殿、观音殿、大雄宝殿、望海楼及财神殿、药师殿、罗汉堂、千佛殿等</p> <p class="ql-block">雨铜观音助塔成:传说崇圣寺三塔在建造过程中,铸塔所需的铜料不足,正当人们为此发愁时,天空突然降下铜雨,这些铜刚好满足了铸塔的需要,而且是观音菩萨显灵相助,使得三塔得以顺利建成。</p> <p class="ql-block">围栏全部都是历经千年留下的</p> <p class="ql-block">在导游小姐姐授意下我们都敲了敲蛙鸣石,真的呢:远处传来了蛙鸣声,声声都是祝福!</p> <p class="ql-block">崇圣寺下边便是下关镇,风便是从这儿吹来,俗称下关风</p> <p class="ql-block">崇圣寺上边便是上关镇,一年四季鲜花不断,故称上关花。</p> <p class="ql-block">下关风吹落下关花,便是大理冬天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在佛教寺庙中,鼎常被用作香炉,用于焚香。人们通过焚香来表达对佛菩萨的虔诚敬意,祈求平安、吉祥、幸福等美好愿望。鼎本身具有独特的造型和艺术价值,放置在崇圣寺内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装饰元素。其精美的外观、古朴的风格与崇圣寺的建筑、环境相得益彰,增添了寺庙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氛围,使寺庙更具庄严感和艺术美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