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文图:残荷听雨(河南)1226819</b></p> <p class="ql-block">洧川古镇,原属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两年前划归郑州航空港区。洧川古城始建于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曾被誉为“八保洧川,固若金汤”。南城门,也称“洧阳门”幸存至今,延续并见证着洧川古镇的历史沧桑。</p> <p class="ql-block">每逢农历三、六、九日,洧川便会举办交易集会,据悉已有500多年历史,如今已成为中原最古老且热闹的集市之一。我与朋友一起在1月22日参加了康辉旅行社组织的“赶洧川大集”一日游活动,坐大巴走过大约70公里来到洧川古镇。春节前的大集,上千家民间商贸个体户集聚于此,为大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当地土特产年货,四面八方前来赶集的人们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这天恰好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日,驻足一个卖灶神画的摊位面前,一下子勾起我儿时甜甜的回忆。小时候,为寄托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每逢腊月二十三,家家都要举行“祭灶”仪式,把灶神画贴在厨房灶台附近的墙壁上,两侧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眉联是“一家之主”。大人们说,灶神会在二十三日这天晚上去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汇报决定下一年对这家是奖励或是处罚,到春节五更时分,灶神重回人间继续监督这家人的行为。祭灶时用的是麦芽酥糖,俗称“灶糖”,说是为了让灶神爷“嘴甜”,多说好话。当时,对大人们讲的故事似懂非懂,而我更关心的是吃灶神爷“吃过”的灶糖。</p> <p class="ql-block">洧川大集“三宝”深受人们喜爱:洧川豆腐,因其质地坚硬,可用称钩挂、麻绳提,放到鍋里炖不变形而闻名,其制作技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洧川鍋盔,形似牛舌头,色泽金黄,皮薄膘厚,酥脆味香;洧川牛肉,种类有卤牛肉、垛子牛肉等,制作时都是精选当地土生土长的优质黄牛。我们一同去的朋友几乎全部手提大包小包,都买了不少自已中意的“宝贝”产品。</p> <p class="ql-block">集市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吃摊位,新鲜美食,热气腾腾。中午用餐时,想着锅盔夹牛肉,再来碗羊肉豆腐汤,把“三宝”全拿下,会更过瘾。但现实很“骨感”,只因吃客太多,能找着地方坐下就不错了。于是一人占座位,一人排队买,与老伴一起吃个烧饼夹牛肉喝碗羊肉烩面便匆忙收场,锅盔与豆腐只好买回去细细品尝。</p> <p class="ql-block">下午,顺便到洧川古城南门看了看,古朴雄浑的城门顶部,竞还生长着奇特的古柏与城门共生。还游览了始建于明代并多次重修充满着历史韵味的城隍庙。时间虽短,但在体验古镇历史文化的同时,还顺便买些名吃年货,自觉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文图:残荷听雨(王向阳)</p><p class="ql-block"> —一2025.1.24于河南开封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