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饺

青衣

<p class="ql-block">  十三岁那年过年,我最小的姨娘结婚。小姨在黄山市工作。那时也没有年假,交通不方便,所以过年结婚可以拿三天婚假回合肥过年。</p> <p class="ql-block">  姨父家也是合肥的。姨父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由姐姐带大的。姐姐比他大很多,是个积年的寡妇。我们按合肥的习惯叫她“大姥”。就是大姑妈。弟弟带新媳妇回家过年,大姥自然很高兴。请新媳妇的家人去她家吃饭,做了一桌子的菜,其中就有一盘鸡蛋饺子,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用鸡蛋包的饺子。以前从没有听过,也没看到过。</p> <p class="ql-block">  心灵手巧的大姨妈马上就跟大姥学上了。并口授给我。第二年过年,我和我哥哥就开始实施操作了。需要的东西有:家里用来盛稀饭的勺子、猪油或者是一块肥肉、搅匀的鸡蛋液、调好的肉馅,一切都准备妥当。那时用的是煤球炉子。做蛋饺有许多的讲究:火不能太大,火大了,勺子太烫,鸡蛋皮还没摊好成型就老了。火小了,勺子不热,蛋皮不成型,也裹不起来。勺子上不能有杂质,要清洗干净,要不然蛋皮粘着勺子,揭不下来,也做不成蛋饺。</p> <p class="ql-block">  不要看我和我哥还是十三四岁的孩子。经过一串串的失败后,终于摸索出了做蛋饺的规律。</p><p class="ql-block"> 先把汤勺在火上烤热,再点一点猪油,后来熟能生巧,鸡蛋液里直接倒素油,或者用一块鸡油或肥肉抹一下,舀一调羹鸡蛋液放在勺里,“次啦”一声,轻微的摇匀汤勺,摊成一个小小的鸡蛋饼皮,一边放点肉馅,将鸡蛋皮另一边用筷子轻轻夹起,合上,一个小小的鸡蛋饺做成。完美!</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的蛋饺是不能吃的哦,从外观上看起来,鸡蛋皮黄黄的,和熟的没区别,但里面的肉馅还是生的。老公说他有年过年,母亲因为老家有事,回家了。给他姐弟俩买好了过年的菜,他姐弟俩就想着做鸡蛋饺子吧,又能做菜,又能下汤。就做了两碗蛋饺,没有蒸熟就放在碗厨里。那时家里也没冰箱。结果年没过完,蛋饺全上霉,坏了,到现在老公说起,都是很后悔,一大碗鸡蛋饺子啊,都倒了,真可惜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保鲜技术多了,你可以分盒打包,直接冷冻,要吃的时候拿出来解冻,上锅蒸十分钟即可。</p><p class="ql-block"> 从那以后每年过年做蛋饺是我和我哥哥的保留节目,那时家里穷。每次都只做十个鸡蛋的,两碗蛋饺。年三十一碗,初一一碗。鸡蛋饺这盘菜在家里是最受欢迎的,每年每次都是一条过。</p> <p class="ql-block">  我和我哥下放了。两个妹妹接着做。煤球炉子不用了。煤气灶做。</p><p class="ql-block"> 时间飞逝,外婆走了,妈妈成了外婆;妈妈也走了,最小的妹妹也做了外婆。我们家唯一不变的,就是年夜饭里一定会有蛋饺。</p><p class="ql-block"> 蛋饺的内容还是有了一丢丢的改变,原来我家做的蛋饺馅是全肉的。现在嫌腻的慌,里面也添加蔬菜了。</p> <p class="ql-block">  从这个大家出来,有了自己的小家。过年却没有再做过蛋饺了。因为我的工作,过年,过节是最忙的。尤其是年前,几乎没有休息。几十年,每次吃年饭全家人都是在等我。退休的第一个年,我做了两大份蛋饺,婆家一份,娘家一份。狠狠地补偿了过年没有做蛋饺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  现在条件好了,蛋饺可以买到,自己做也很方便。但是我还是喜欢每年只有在过年的时候自己做,这恐怕是现在过年唯一的念想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