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吃饺子

高钢军 Quincy Gao

<p class="ql-block">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如倒着。”这是当地人的形容人活得自在舒坦的一句顺口溜。“好吃不过饺子”也充分说明饺子在中国人饮食文化中所占的地位,饺子可煮、可蒸还可油煎,过去普通人家只有在逢年过节或家有贵客时才能吃到,现在可不一样了,寻常百姓随时随地都能吃上呢。</p> <p class="ql-block">  饺子,原名“娇耳”,民间传说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如生姜、辣椒等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正月初一,既抵御了风寒,捎带着治好了老百姓耳朵的冻疮。慢慢地饺子成了人们最常见也最爱吃的食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记得《西游记》里的就有极具烟火气包饺子场景的描写,书中第四十六回《外道弄强欺正法,心猿显圣灭诸邪》写到,孙悟空向猪八戒展示自己的本领时显摆道:“我呵,砍下头来能说话,剁了臂膊打得人,斩去腿脚会走路,剖腹还平妙绝伦。就似人家包匾食,一捻一个就囫囵。油锅洗澡更容易,只当温汤涤垢尘。”你看这“一捻一个就囫囵”的七个字把如何包匾食(即饺子)就描写得活灵活现。</span>除此之外,饺子的谐音是“交子”,宋朝时期的“交子”相当于现在的银票,同样代表着财富。饺子的模样长得又像元宝,在民俗中吃饺子往往有招财旺财和转运的寓意,是一种非常吉祥的食物,每当春节的时候南北方都要吃各式各样的饺子。</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里,年是一种期盼,饺子也是一种期盼,吃饺子等同于过年,等同于好日子。年三十晚上、正月初一早上,全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是热热闹闹地包饺子、开开心心地吃饺子。</p> <p class="ql-block">  要想吃饺子,那必须先得说说包饺子。说起这包饺子,可是过年时的一桩大事,不过这更是合家团聚的一种乐趣。全家人总动员,分工明确,从和面醒面、揪剂子到擀面皮、剁饺馅,再到包饺子、煮饺子,行云流水一气呵成。</p> <p class="ql-block">  父母亲做饭都是把好手。包饺子的时候,母亲主要负责和面、擀饺子皮,父亲主要是拌饺子馅、包饺子。</p> <p class="ql-block">  把白面倒在瓷盆里,用茶缸子慢慢的加进水,然后用手边和边揉,一会儿面团就变得软硬适中、光滑有弹性。为了把和好的面醒到位,会在瓷盆上苫上一块湿的笼布多醒个十分八分,直至用手指头一摁马上能回弹为好。</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就是把醒好的面取出来,在铺满面粉的案板上搓成一条条“长蛇”。这时候我也“大显身手”,用刀切成一个个长短相近的剂子,再撒上一层面粉,摁成扁的。</p> <p class="ql-block">  擀饺子皮是个技术活,我不怎么会,母亲擀饺子皮的速度好快呀,左手捏住剂子的一角,右手用擀面杖推,一捏一转一推,一张圆圆的中间厚边缘薄的饺子皮就擀好了。说话当中母亲擀的饺子皮就堆成了小山,供我们几个包饺子绰绰有余。</p> <p class="ql-block">  拌饺馅用的食材比较多,以猪肉白菜馅和羊肉胡萝卜馅最为经典。这包饺子的猪肉和羊肉都是之前挫(方言,把肉切成丁,随后再“叮叮当当”的剁成肉馅之意)好的,冻成一个个圆圆的肉馅疙蛋蛋,只需提前半天时间解冻。饺馅的配菜通常是白菜或胡(黄)萝卜。秋冬时候,就见着家里人把萝卜用萝卜擦挫成丝剁成细末,再搁开水里焯,焯得差不多了就捞出来,再将萝卜末用笼布包好,放在案板上控干水分,同样也是做成菜馅疙蛋蛋,也只需提前解冻。当然了,凉房里有能够储藏冻得铁流星般的肉馅和菜馅疙蛋蛋的一个大瓮。饺馅的配料是葱末、姜末、胡麻油和味精等调味品。</p> <p class="ql-block">  把肉馅、菜馅和配料按比例放到一起,用筷子反复地搅拌均匀,盖上盖帘静静地呆上一半个小时,各种味道就相互融了进去,光是闻着味就让人垂涎欲滴。</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最重要的环节是包饺子了。取一张饺子皮,用筷子夹适量的饺馅放在皮子中央,对折一下,把边缘捏得紧紧的,虎口相对拘一下,饺子就包好了。饺子的花样有好多,有的就像金元宝,有的捏似月牙弯,有的捏似荷莲叶,每一种都是鼓鼓囊囊的,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不一会儿,饺子馅用光了,饺子皮一个不剩,茭节节箅子上满满登登的,百十个饺子就包好了。</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我,也曾试着学父亲那样包饺子,认为包饺子是小菜一碟,等自己动手包的时候,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我包的饺子样子好是难看,要不是馅放得太多,皮撑破了,要不就是馅放得太少,皮瘪瘪的。在父母亲的耐心指导下,逐渐掌握了技巧,包出来的饺子有模有样,甚是好看,饺子包住了馅,也包住了家的温暖和幸福。包好的饺子横成排竖成行,井然有序摆在案板上像等待检阅一般,其中包着钢镚儿的饺子还捏成了老鼠样的,很是可爱。</p> <p class="ql-block">  在包饺子的同时,我们会帮着烧水,当锅里水沸起来的时候,热腾腾的蒸汽扑面而来,稍微洒些盐,顺着锅沿把饺子一个个下到锅里。拿着勺子细心的、慢慢地将饺子在锅中搅拌,饺子在水中快乐地翻滚着,像是在迎接着新年。每煮沸一次就稍添一些凉水,如此煮上三个来回,用笊篱捞出来放到盘子里,似所有的元宝白花花的全部入了库。 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猜谜语活动,“从南下来一群鹅,噼里啪啦滚下河,等到潮水涨三遭,一古劲儿地赶上坡”的谜面就惟妙惟肖地描写了煮饺子的全过程,小的时候听了谜面,抓耳挠腮的,费上好大劲笨得也猜不出这是啥呀,谜底揭晓后细品才知。后来我也曾说给我的孩子猜,竟然脱口而出一下子就猜到了……</p> <p class="ql-block">  当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饺子端上餐桌的时候,我们的味蕾和心情被瞬间燃爆了。轻轻地咬上一口,也不怕烫嘴,猪肉白菜馅的水饺鲜嫩多汁,羊肉胡萝卜馅的水饺醇厚浓郁,那鲜美的汤汁裹着肉馅一旦入口,便会在口中四溢开来,让人回味无穷,让人欲罢不能。我们的生活亦如这盘饺子,满是欢喜与期待,想想都还有点儿小激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家人在一起包饺子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忙而有度、闲而有序”,一家人在一起“更岁交子”,一起吃饺子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和和美美,圆圆满满”,就着腊八蒜,吃着融入团圆和吉祥的饺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好是幸福。</p> <p class="ql-block">  说到这腊八蒜,稍带着多聊几句。腊八蒜,这也是北方人过年时的食材之一。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这是各家商号要在腊八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盈亏算出来,其中包括欠别人的和别人欠的,也就是财务专业上通常讲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都要在这天算清楚,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过去几百年间,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讳,回避这个算账的“算”字,其实欠人家的,终究是要还的。不像现在的某些人某些时候,欠钱的都是大爷,要钱的像个孙子。</p> <p class="ql-block">  泡腊八蒜得用上好的紫皮蒜和山西米醋,将蒜瓣去掉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子或者罐头瓶封严。从这天起,人们看着由白渐渐变绿的蒜瓣,一起静静地等候着新春的到来。到了除夕这一天正式启封,那蒜瓣湛青翠绿,蒜的香辣和醋的酸爽溶在一起,扑鼻而来,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p> <p class="ql-block">  如果再来上二两烧刀子,满嘴酒的醇香和着饺子的面香与肉香,那更是神仙般的日子,也应验了为什么有“饺子就酒,越喝越有”之说法。</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无论是在炕头上、毡房里,还是在乌篷船、水乡里,吃饺子可是好有讲究的。肉馅的、海鲜馅的、素馅的,蘸醋的、蘸酱油的、蘸辣椒的,煮着吃的、蒸着吃的、煎着吃的,可谓是五花八门,精彩纷呈,每个家庭都精心构筑着自己幸福的城堡。饺子在春节这一特殊的场合,满满地都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有着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一份美好和温暖。</p> <p class="ql-block">  关于过年吃饺子,我说了这么多,你是不和我一样,也想吃饺子了?</p> <p class="ql-block">  写于腊月廿五日凌晨一点,耳边偶尔还会传来礼花燃放的声音响彻寂静夜空。年味渐浓,在一窗灯火的温柔里,愿许岁月静好长乐无忧,在灵蛇迎春的瑞祥里,天从人愿,且以喜乐且以永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