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移交清单

灯火阑珊

<p class="ql-block">  闲来无事,翻看照片,看到一张移交清单,一股思绪涌上心头。这是1985年3月21日,我接任庙前乡文书时,与师父老黄交接乡招待所和办公室财产的移交清单。</p><p class="ql-block"> 从现在的角度看,这些应该都属于低值易耗品了吧,根本算不上财产,更不会郑重其事的列一张移交清单。</p><p class="ql-block"> 比如招待所的蚊帐三顶、垫毯三条、包被三条……又比如办公室的大幅红布三条、蓝布一块、黑绸一块、花格布一块、旗十二面、饼干箱一个……总共加起来,也值不了几块钱,但在当时,这些物资都要好好保管,因为经常会用到。</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乡文书是乡政府的后勤总管,什么都要管,掌管政府的大印自不必说,还要负责乡政府的文件起草、总结撰写,同时还是乡政府的出纳员、统计员、婚姻登记员、食堂事务长、招待所“所长”等等。</p><p class="ql-block"> 所谓的招待所也就是一个房间三张床,因为当初庙前山区的交通不便,一天只有两趟公交客车,别无其它交通工具,有外地人员来乡办事,只能在招待所里勉强住宿,所以才有招待所的财产移交。</p><p class="ql-block"> 办公室的大幅红布,是开大会时做会标用的。黄纸裁成正方形,对角写上会标内容,就像现在过年写福字样,然后用别针别到红布上,就是会议会标。下次开会重写会标,这红布还得重复使用,不像现在都用喷绘会标,用完即扔。花格布是开会时铺在主席台桌面上的,饼干箱是用来装茶叶的。移交清单中的财产,就是乡政府的全部资产。</p><p class="ql-block"> 这又让我想起了师父老黄的点点滴滴,他的正直,他的节俭,他的认真,他做事的一丝不苟、他的以乡为家,无不让我动容,像这种移交清单,也是独一份了吧。人生在参加工作之初,能遇上这么一位好师父,真是一件幸事。</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春节即将来临,往年的这个时候,我一定会去他家,看看他的身体好不好,和他拉拉家常,聊聊一年来各方面的变化,有哪些开心的事情或者是困惑。今年年初,他永远地离开了我,我再也没有师父可以探望了,不禁暗自神伤。</p><p class="ql-block"> 师父,您在那边还好吗?徒儿想您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2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