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张明(谢绝私聊)</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2348922</p> <p class="ql-block">小孙女会背诵多首苏东坡的诗词,是苏东坡的小崇拜者。这次来海南,特地去参拜苏东坡桄榔庵纪念馆。这是苏东坡贬谪儋州三年的居住地。纪念馆建筑宏伟大气,飞檐翘角,灰墙白瓦在成片绿荫的桄榔林掩映下,显得庄严典雅,古朴厚重。纪念馆还建起茅草屋,牛栏等设施,力求最大限度还原苏东坡居儋的生活场景。</p><p class="ql-block">当时,苏东坡抵达儋州后,先住在官舍,察访广西的董必发现后,将苏东坡一家逐出官舍,全家无处安身,便在当地百姓帮助下,在一片桄榔林中,建起了三间茅草屋。苏东坡戏称为“桄榔庵”,这里不仅是苏东坡的居住地,也是他精神的避风港,更是儋州百姓迈向文明的滋养地。</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为官经历40余年,可谓跌宕起伏。他曾任八州太守,历任三部尚书,也曾屡遭贬谪,谪居黄州、惠州、儋州。然而,他为官一任,总是造福一方,在密州,他捕蝗抗灾,收养弃儿;在徐州,他抗洪守城,开采煤碳;在杭州,他治理西湖,勇战瘟疫;在惠州,他引泉入城,化缘建桥;在儋州,他改进民风,教化民众,用文化滋养黎民……</p> <p class="ql-block">小孙女坐在大屏幕前,专注的看着介绍苏东坡生平简介的短片,连续看了两遍,起身对我说;“爷爷,苏东坡一生官职越贬越低,流放的越来越远,到了儋州,所做事情也越来越小,越具体,如办劝学宴,规劝百姓送儿女上学,劝阻百姓不杀牛,保证农耕。”她这话让我惊讶,十岁的孩子,还能看出这样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我们细细地观看每一块展板,每一帧照片,品味着苏东坡生活的每个环节,搜索着苏东坡的思想脉络,学习着苏东坡的人生态度,体会着儋州百姓,敬仰苏东坡的真诚。</p> <p class="ql-block">走到“劝学宴”这块展板前,小孙女一字一句的给我读着;“苏东坡为了振兴儋州的读书风气,还办过一场劝学宴。一天,苏东坡对乡亲们说。他要办一场酒宴,乡亲们久闻东坡是位美食家,都期盼着能亲口尝一尝他家的好酒菜。可到了开宴那天,前来赴宴的乡亲们发现,这场酒宴虽然丰盛,却安排的极有次序,不能随便入座,设上席,次席及下席,乡亲们对这一安排十分惊讶,正疑惑间,苏东坡捧着酒杯走到乡亲们中笑着说;‘实在对不起大家,我今天的酒宴叫劝学宴。你们看,坐在上席的,都是大家十分敬重的几位读书人,他们有学问,有知识,受人尊敬。坐在次席的,都知道读书的好处,送孩子求学上进,将来要是能成才,考中举人、进士,可就光宗耀祖,为地方争光呀!所以,这下席只能委屈大伙一回,只要你们将来都知道求学上进的好处了,我东坡老人必定再设上等酒宴,招待大家。’大家听了苏东坡的一番话,群情振奋,连坐在下席的乡亲们,也以水当酒,向东坡敬酒,表示一定要听从教诲。从此,重视读书求学,发展地方教育成为风尚。”孙女读完笑着说;“爷爷,苏东坡还真会劝学,那后来怎么样了?”我说;“当然是培养了一批有作为的读书人了,你认真往下看。”</p> <p class="ql-block">孙女听了我的话,看的更认真了,看完《千秋得太师》展板后说;“爷爷,我找到答案了。”苏东坡提倡儒家诗书礼仪之道,使儋州乃至海南崇文之风日盛,琼岛上出现了姜唐佐、符确、丘濬…著名文人。清人戴肇在《琼台记事录》中评价,宋苏文忠公之谪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她又要急切地找有介绍姜唐佐的展板去。我一边笑着一边说;“你还学会了一个专题,弄到底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不知是孙女的兴趣感染了我,还是展示内容太有深度,我也一块展板,一块展板的念起来。也许是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孙女去找介绍姜唐佐的展板去了,我在一块块展板中思考着,想寻找苏东坡的思想观的变化过程。</p> <p class="ql-block">海南对于苏东坡是流放地,是他人生最低谷之处。但他在这里拥有平生最大“奇绝”的一段人生经历。正如他诗中所写,“九死南荒吾不恨,自兹游奇绝冠平生。”在海南苏东坡,沉浸在美丽的自然风光中,也沉醉在黎汉百姓的爱戴中,更安心于为黎汉百姓造福,树新风的作为中。他用诗歌来记录生活,用文化启迪百姓,用先进文化替代落后风俗;展现出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体现出当地的淳朴民风,瑰奇景观和独特风情;他笑对生活的艰难,撰述不辍;也留下不少文学作品和传颂千古的文化故事;和他与儋州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画卷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想到了他的《别海南黎民表》,</p><p class="ql-block"> “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p><p class="ql-block"> 忽然跨海去,譬如是远游。</p><p class="ql-block">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忧。</p><p class="ql-block"> 知君不再见,欲去却少留。 </p><p class="ql-block">足以表达出他对儋州百姓深厚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居儋三年间,成为他文学创作的最后一个高峰,且遍和陶诗,可见他对生活的态度,已远离政治,沉浸在田园里,百姓中的世界观。清代学者王文诰认为,“东坡诗风”及渡海而全入化境。黄庭坚称,“东坡岭外诗文,读之使人耳目聪明,如清风,自外来也。”这三年也是苏东坡经学成就的高峰,他撰写的《书传》修改在黄州写的《易传》和《论语说》,故称在海南了得“三书”。足见他到海南的心境,是多么的纯,多么的净。这里远离政治风波,同澎湃的大海,凶猛的台风,形成巨大反差,他看破了世事,就如同他到琼第一件事,是叫苏过为他造棺,第二件事是修墓,他要把过往的一切让台风吹尽,把烦恼让大海吞食。</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上元节夜游儋州城的故事,即生动,更有意义。上元节几位老书生对东坡说,在这月夜皎洁的美丽夜晚,先生能出去走走吗?他高兴地听从了提议。走进城西,穿过小巷,见到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百姓欢聚,卖肉卖酒的热闹场面,到家已是三更,见苏过已掩门熟睡,苏东坡放杖而笑,心想居儋有得有失。苏过问他,何而笑?东坡说是自己笑自己,也笑韩愈,他在一个地方钓不到鱼,就想到更远的地方去。他不知“走海者”未必能得到大鱼。苏东坡的胸怀,深刻认知世事的智慧,"得与失”的价值观,是他心境纯又净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我一边参观着,一边思索着,苏东坡这样一位伟大诗人,一生的经历,一生的作为,是他人所不能及的。象法国《世界报》所载,在全球范围内,评选12位“千年英雄,”涉及政治,军事,文化,宗教领域。苏东坡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而他面对人生低谷,生活艰难,如此豁达乐观,如此清澈通透的态度,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p> <p class="ql-block">在苏东坡诗词体验处,我看到了在电子触摸屏前专心答题的孙女,她一道道的思索,判断着,当她最后按下结束键时,屏幕显示成功率90%,随即打印出一张精制的书签。她高兴的跳了起来喊,“我得到书签了,得到了!”</p> <p class="ql-block">看着孙女的样子,我突然想起苏东坡《自题金山画像》一诗,</p><p class="ql-block"> 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p><p class="ql-block">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p><p class="ql-block">苏东坡一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精神自由的性格,让我想到,是巨星,无论是高悬苍穹,还是倒映在大海中,都熠熠生辉,不可泯灭。苏东坡的诗,体现出,他如何看待逆境,如何面对坎坷,如何对待陷害,自我总结时,把自己一生功业,一生价值,一生的收获,都定格在被贬之地,他渡过了自己人生三个谷底。他对得与失的态度,对人生观的认识,这一切不也像苍穹中的巨星吗!是要我们终身学习的。</p><p class="ql-block">反观有些人,遇到一点困难就叫苦不迭;遭受一点挫折就萎靡不振;失去一点利益,就唉声叹气;经历一点坎坷就意志消沉。少了豁达乐观的态度,少了重新开始的勇气,少了失志不移的坚决,少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对于我们的人生进程,事业发展,生活态度,价值判断等等,是非常重要的,是要正确对待,切实坚守的。</p><p class="ql-block">”爷爷,走咱们买点参观的纪念品,回去送同学。"孙女的叫声,把我从思索中拉回。我们来到文创中心,买了两打精美的书签。而我仅以此文,赠送各位读者,以示共同对这位伟人的纪念。也祝读者新年快乐!</p>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25日于海南万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