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漂亮”国西边转了转 (三)

莎也博士

<p class="ql-block">  前面的(一)、(二),说的是游美国西部的“洛杉矶”及“旧金山”、“西雅图”。 现在的这个(三),是把去过的其它的地方再补充忆忆。</p><p class="ql-block"> 🔽先把这次逛悠的一些地方列在下边吧👇,“按图索骥”,看着可能会方便点。</p> <p class="ql-block">  分三部分说说:1、补充一下去过的另几城。2、郊野游的一些景点。3、社会“片絮”一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先说一下城镇吧。(①波特兰②奥林匹亚③帕萨迪纳)</p><p class="ql-block"> ①波特兰:去时天时已晚,没留下几张照片(随便拍了些街景)👇</p> <p class="ql-block">  对于“波特兰”,说真的,没去之前我是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这回知道啦,它是俄勒冈州最大的城市呢。 还是名牌“耐克”、“苹果”的大本营。</p><p class="ql-block"> 波特兰地处两河汇聚处,桥多,所以有“桥城”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波特兰,气候很适宜种玫瑰,有“玫瑰之城”的称号。这次去了郊外的一座“玫瑰实验花园”(季节不对,没看到几株好的。)</p> <p class="ql-block">  波特兰多次被评为“最宜居之城”。但这次我们去的时间太短,也没逛几处,印象不深。(期待您去时给予补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挨着俄勒冈州的是华盛顿州〈在(二)中,我叙说的“西雅图”是该州最大城市〉。其首府(相当于咱们的省会吧)为“奥林匹亚”市(这个城,过去我也不知。查了查:“奥林匹亚”,原是希腊的古城,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美国的这个“奥林匹亚”市,是借用了它的名字。)这次我们去,仅参观了它的市议会大厦。</p><p class="ql-block"> 🔽在它外边广场上录了一段</p> <p class="ql-block">  奥林匹亚算是个小城(人口仅五万)但它是州政府所在地。这个👇“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州议会大厦(也译为“州政厅”、“立法大楼”等)使这小城赢得世界声誉!</p> <p class="ql-block">  这座大厦,建成已约百年。其宏观圆屋顶,说是世界第五大石拱穹顶。</p><p class="ql-block"> 内部金碧辉煌。虽说是州长办公及议员们开会之地,但也允许随意参观。(不过要见州长,或旁听议会,需提前预约。)</p> <p class="ql-block">  (曾经当过驻华大使的骆家辉--就是使国人知道Pm2.5的那个--在这当过8年州长。)</p><p class="ql-block"> 大厅内录了一段🔽</p> <p class="ql-block">  因为这里是“华盛顿州”嘛,所以颂赞华盛顿的“纪念物”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到市政厅,这次到洛杉矶时,还去了“帕萨迪纳”(它属洛杉矶大都会群,也称“市”--也是我过去不知晓的)的市政厅。对这个市政厅,应该熟悉点,因为葛优、徐帆演的《不见不散》很多场景是在这儿取的。</p> <p class="ql-block"> 🔼欧美年青人结婚,常到当地的市政厅举行婚礼。</p><p class="ql-block"> Pasadena City Hall(帕萨迪纳市政厅)快到“百岁高龄”了(1927年完工)说它是融合了地中海复兴和西班牙殖民复兴两种建筑风格。🔽这个咱不懂,但精美华丽是一眼能看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别小看这座小城,有很多豪宅呢,说是有些二nai就住在这里😝。(编写这文时--2025.1月-网传洛杉矶大火已难控制,不知道这些豪宅是否还在。)</p><p class="ql-block"> 你今天可能不熟悉它,到2028年,你就会熟悉啦!因为那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说是就在这里的这个造型特殊的运动场(昵称“玫瑰碗”)举行呢。--前提条件是这场大火未波及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完上面三个市镇,就去美西这边的郊野看看吧。(下面记载的,不是跟团游的顺序,我随意编排的。)</p><p class="ql-block"> 说起美国西部自然景观,非大片的美国红杉树不属。这次走了“红木国家森林公园”、“洪堡红杉州立公园”、“穿树洞私人领地公园”…(美西加州这边,红杉保护区很多,逛得我分不出彼此啦,就笼统说之吧。) 这里“保护区”面积之大、红杉长势之高,葱茏之繁茂,独有之风姿,徜徉其间,令人愉悦又震撼!</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美国红杉树基本上都集中在西部(加利福尼亚与俄勒冈州)?那是因为这里气候温润,海雾笼罩,水气十足,土壤又松软“透气”,很适宜红杉生长。</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杉树为什么叫“红木”?(能做咱们的“红木家具”吗?还真不行,其木脆,易折断。)只是因为它木质显红,落叶也红。树皮也略呈暗红(树皮很厚,可达1尺甚至更厚。呈海绵状,能抗虫害,能抗火灾呢--当然像这次洛杉矶这样的大🔥是抗不住的)</p> <p class="ql-block">  据导游米雅讲,红杉分为好多种:海岸红杉、山地红杉、巨杉…但在我看来,它们都属“巨人”--成熟的红杉,一般都达50米以上,树龄为800--3000年。恐龙时代就有它们的“老祖”,是一直保留到今天的“活化石”。见证着历史,保护着地球(大量吸收二氧化碳!)…</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遇到这么一颗树🔽。通过翻译软件查,叫“创使人树”。好奇怪的名呀。后来再查,似乎是为纪念“抢救红木联盟”的创使人而命名的。(1918年建立这个保护红杉树组织时,这里的红杉树已被砍伐了90%!)👇</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仰头看这树🔽,能治颈椎病吧😄</p> <p class="ql-block">  观之🔼,想到:这肯定不是最高也不是最粗的(不然牌子里早写了)。那最“厉害”的红杉在哪儿?一查,还真有。就是下面这棵🔽(此树前面牌子上写的是:“谢尔曼将军”---原来这位将军是南北战争时期北军悍帅-后来当了总统-他部下最早发现这棵树并命名纪念他。)</p> <p class="ql-block">  再一查,这棵树在世界上不是最高(才84m),也不是最粗(虽然周圈围成34m),但却是最“大”(其体积,经测算达1500立方米--相当于50个标准集装箱!) 这棵树是在另一座“红杉公园”内,我们没去。照片是百度提供的。</p><p class="ql-block"> (听说现在发现了一棵高达120米的红杉,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树。但为了不被人“干扰”,其地点是保密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们去见的另一棵,亦很使人吃惊:竟然在树间开了一条路。🔽</p> <p class="ql-block">  这个“洞树”所在地,为私人所有,所以才“敢”开凿。(不过听说现在,即使属于私有之红杉树,也不允许随便动手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忽然想到:这样高大的“参天”巨树,是不是“根基”很深?导游告之,其实这些大树的树根是很浅的。</p> <p class="ql-block">  那为什么它们这么高(“重心”在高处呀),却能抵御狂风骤雨而屹立不倒?原来这红杉树是从不“特立独行”的,而是成片齐长。它们的根在地下是相互交联盘根错节地缠绕在一起的。除非大风把连片的地皮都摧毁---但这是不可能的!</p><p class="ql-block"> 由树及人,无限感叹,冒出四句,抒怀心言:</p><p class="ql-block"> 不怕慧根浅,只求广结缘。</p><p class="ql-block"> 团结力量大,成材可擎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又见成片被火焚过之红杉树林🔽很为之惋惜😪(现在知道,红杉林间的林火,几乎每年都有,只是大、小不一。)</p> <p class="ql-block">  不过听到解释:红杉树林一般是不怕林火的,甚至“欢迎”适当的火势--可使红杉林自我维护,健康发展(火能烧掉多余的植被,火温能促使种子破壳而出。“吐故纳新”--不亦乐乎)可我问及几次加州森林大火,烧毁无数巨木不说,还使不少人葬身火海,这又怎么解释?有高人答曰:“天灾是难免,人祸尤其甚!…”后经查阅,确实如此(这里一言难尽,网上可见详说)。</p><p class="ql-block"> 又生一叹:</p><p class="ql-block"> 游逛加州红树林,</p><p class="ql-block"> 忽生哲理存于心:</p><p class="ql-block"> 祸兮福兮常流转,</p><p class="ql-block"> “人定胜天”难是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好了,扯得太远啦!“牢骚太盛防肠断”,不说这些了,还是晒一下,到红杉树林转,享受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时刻吧🔽</p> <p class="ql-block">  红杉树各林区,👆都有一些专门的步行小径。小路分叉处多设有指示牌🔼(为游客想得细腻,人性化,堪赞。)</p><p class="ql-block"> 美国的加州,红杉树公园是很多的,上面我只是“综合”着说了一些这次去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下面的这个景点,也是在加州,也是这次去的,也是能“与红杉巨人共舞”的一个地方。但这里除有红杉林之外,它还有更震撼、更壮美的一面。必须说说。</p><p class="ql-block"> 这个地方,就是“Yosemite ”国家公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Yosemite”(汉语拼音应读yousaimidi),据导游董帅哥讲,是印地安某分支的一句话。</p><p class="ql-block"> 其意?美国白人对之的解释亦有分歧。一是说这个词是“灰熊”之意。所以加州的州旗就以灰熊为图案啦。〈这个,我在(二)中提到过〉但也有人说,不对!这是当年见到白人持枪冲向这里时,印第安人对同伴大喊的一句话,意思是“杀人的来啦”…</p><p class="ql-block"> 不管其意究竟是何,反正白人听不懂,互传相说,这词就成了这一疙瘩的地名啦。咱也难究其源,跟着叫就是了。</p><p class="ql-block"> 至于它的中文译名,还挺多呢。“约塞米蒂”;“悠萨米迪”…但公认译得最好的是“优胜美地”--音译+义意!简洁优雅四个字,又是“优胜”,又是“美地”,“勾”你不得不来看看。何况它又是与我仅知的--“黄石”、“大峡谷”二美国国家公园齐名呢!不怪每年有四百来万人到这游玩。</p><p class="ql-block"> 听介绍,这个公园是跟咱们的“黄山”结为“友好公园”的。黄山?那在我心目中可是“第一风景区”呀!这个“优胜美地”它配吗?不过逛悠了一圈,倒也觉得这里还算可以。</p><p class="ql-block"> 黄山以“奇石”为最。但看到这块大石头🔽,确也一惊:真也是一“奇石”也!</p> <p class="ql-block">  一块奇葩的大石头---全世界最大的单体花岗岩-巨型独石。🔼它谈不上俊秀,但绝对巍峨。 </p><p class="ql-block"> “酋长岩”,是它的名字(应该是白人占领者对这里印地安酋长的一个愧疚的“赔偿”吧😜)。鬼斧神工的壮观,为这“优胜美地”锦上添优、胜中添美!</p><p class="ql-block"> 这里不仅只是这一块,可以说整个的“优胜美地”本质上就是大堆的灰石巨块构成的⬇️。</p> <p class="ql-block">  👆好像一大片灰色的峭壁“纹麻布”,绘涂出青绿的翠色图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绝岩峭壁,不仅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游玩,更是那些“玩命”的攀岩爱好者的“天堂”🔽</p><p class="ql-block"> (请注意👇左边穿红衣者)</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有人尝试“挑战”这高达千米的岩石。近八十年来,成功攀缘者已不计其数(其中有多位女性呢。但也有70余人挑战失败,墜落身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登顶成功人中,最知名的就是🔼上面左侧照片中让你注意的那个人,他叫“亚历克斯”。他是至今唯一一个“徒手”攀上酋长岩的人。(其它攀岩成功者都是带着绳索器械的。导游董帅讲,现在攀石路线成熟的已有数十条,一般人,须三天才能攀顶--当然要带上帐篷、食物、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刚进入“优胜美地”时在观景点录的一段视频👇</p> <p class="ql-block">  🔼录像中提到“优胜美地”的第一个瀑布。不知道是否听清我说的,该瀑布叫“婚纱瀑布”。我们去时已12月初,水量少。而春季山上雪融水多,加上有风时,会把这条瀑布吹成水幕状,很像新娘的婚纱。</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瀑布听说有十数条。而最长最高的瀑布就是以公园名命名的“优胜美地瀑布”🔽。</p> <p class="ql-block">  这个瀑布分了三段,总长约千米。恰合咱庐山瀑布“三叠泉”及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有一个“火瀑布”。岩浆?非也!</p> <p class="ql-block">  但要看到这一奇景,条件很苛刻:①时间:只有二月中旬几天中的傍晚,且只有十来分钟。②晴天有阳光且没有云彩遮挡。③水量充足(山上融雪要多),且下泄时无风吹散。④当然“角度”最为重要啦。(我们这次不可能见到。不过应该知道它名叫“马尾瀑布”,就在“酋长岩”的东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头再看看“优胜美地”🔽。前面说的奇石与瀑布,它们都是在两边的山上的,不过听说山中的峡谷更美妙。</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先在景区入口处的观景台“视察”了一下的。(观景台上👇有一铜制峡谷地势模型及峡谷路线图示牌。)</p> <p class="ql-block">  这峡谷挺长的,里边有草甸、湖泊…很美妙,说是“宁静毓秀,宛如仙境”。但时间不允许,我们没往里走,看看别人的照片🔽算啦。</p> <p class="ql-block">  你知道吗,不用说我们属匆匆过客,就是那些专门来此探寻美景,能爬山的,能逛完峡谷的,也是连 “优胜美地公园”的1%都走不完呢。这是个“公园”吗?也忒大啦!多大?比咱吉林市龙潭、昌邑、船营三个区加起来的面积都大!所以我上面对“优胜美地”的介绍,也就仅仅是“管中窥豹”而已,(盼望看此文的你,去过了再补充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在加州东边。下面再去看看加州西边著名的一号公路沿海景观吧。</p><p class="ql-block"> 最出名的叫“17哩湾”--公路旁沿海十七英里长的一段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我们车停在17哩湾中部。不巧的是,下雨了,还挺大。海风呼啸中强录了一点🔽</p> <p class="ql-block">  对面的那个小岛叫“鸟岩”。平时是有很多鸟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海豹也常在这一带活动。同车旅友眼睛好使,看到有海豹趴在不远的小岛上。(我瞪大眼,硬是没看见😝)</p> <p class="ql-block">  嶙峋的礁石,曲折的岸线---大自然的杰作!(但觉得这样的景致,咱们这边也不少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海边有这么一颗小树。⬇️(说它“小”,是说它称不上大树。但据说它可是已经250岁啦)</p><p class="ql-block"> 就是它的所在,使17哩湾中成了赚足世人眼球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很多图片🔼、影视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不过也确实,两个多世纪了,它习惯了面对狂风巨浪,淡漠着凝观潮落潮昇,傲然挺立,不惧孤独!其寓意之风格,说等同于陶铸所写所赞亦不为过吧(陶铸:《松树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又见这样的几棵⬇️。洋式“胡杨”🔽!精神可嘉!</p> <p class="ql-block">  下面的🔽这一带是17哩湾靠南边的海滩,名之曰“圆石滩”🔽。盖因这段的岸边小石,均被无情海水磨去了棱角,一个个都变得“圆滑”😄。</p> <p class="ql-block">  “圆石滩“之所以名声在外,倒不是因为它的海滩有多漂亮,而是这里以“圆石滩”为名的高尔夫球场🔽。</p> <p class="ql-block">  对球场的评价,咱是不懂,但都说这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高尔夫球场”。</p><p class="ql-block"> 我仅听说天才的“老虎伍兹”是在这里以不可置信的18洞超15杆成绩,赢得他的第五个大满贯!</p> <p class="ql-block">  两个“有色人种”,比肩一照🔼,亦是个纪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球场会所(小卖部)🔽</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离开这里往北走,快到旧金山湾区时,我们又逛了一个海湾,叫“半月湾”,也叫“新月湾”。</p> <p class="ql-block">  这个地方置放了一些木桌椅,显然是给到这儿露营的人预备的。 我们去时没赶上有人宿营,海风呼呼,其境过幽,瞄一眼就走人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路向北,过了旧金山(旧金山的旅游,可见我的美篇二),到了纳帕河谷葡萄酒大本营🔽。</p> <p class="ql-block">  “NAPA”(纳帕),是个溪谷地名。这里的气候与土壤,均适宜葡萄生长。“纳帕酒庄”---包括了很多家,各家各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进去的是这家🔽。看门口标有“SUTTER HOME”,应该是译成“萨特之家”吧。</p> <p class="ql-block">  酒庄里,这样的🔽大橡木酒桶应该是每家都有。不知道我们进去的这家,是不是葛优、徐帆拍《不见不散》的那家。</p> <p class="ql-block">  依次品尝了5种各类葡萄酒,确实不错!(解说告诉我们,这里的葡萄酒曾击败世界闻名的法国而夺冠呢。)</p> <p class="ql-block">  夺冠的就是🔼“纳帕谷赤霞珠”。(这个,没让我们品尝。当然啦,一瓶¥20000多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加州,还去了一处“日晷桥”🔽。那毛玻璃的半透明桥面,那系着钢缆支撑大桥的尖塔…看着挺有新鲜感。</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叫“日晷”桥?那是因为在这可看到塔尖落在地上的阴影,来估计时间(下面镶有一圈石砌标志。)🔼照片右中,就是夏至日上午11:27拍摄到的塔影(注意阴影落在两时间标志间的位置),还是挺准的。(其它日子,由于太阳的高度有变化,当然就不太准--日晷,本身固有的缺欠嘛。但也反映出人类古老时的知识与智慧。)</p><p class="ql-block"> 把个普通的过河之桥,设计成这样,也算“独出心裁”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离此桥不远处,去参观了号称老美“老二”的水坝(第一是胡佛大坝)--沙斯塔水坝。🔽(名字起得有点“意思!咱们念起来,像“杀死它”😜)</p> <p class="ql-block"> 这个水坝,为加州农业提供水源、水电。不过也遭到环保人士极力的反对。(与咱们这对三峡工程褒贬不一相类似吧)可能有关“专业人士”到这里会感兴趣,但对于像我这样对水利一窍不通的人来说,这个“景点”就索然无味啦(当然,看看这里小影厅放的录像,到大坝拦成的湖中坐船转悠,还是挺可观的。可惜没时间去。--你若也与我一样存这遗憾,建议可以到我们吉林,逛逛丰满大坝松花湖,保证能补您在这儿的遗憾的😄)</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面说的,都是在加利福尼亚州转悠所见所感。到这里才知道,加州,很厉害的。仅它一个州的经济总量就超过德、英、法…排世界第四(1美2中3日本)。而且它主要还是靠农业(也有工业采油,另“苹果”、“微软”…等高科技)</p><p class="ql-block"> 在加州,我们的大巴车主要走的是101国道及加州1号公路。沿途随便拍了一点,发在下面请您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  公路旁大片的果树、菜地、采油…🔼🔽(录得不好,将就着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  炼油厂(?)🔽</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加利福尼亚州的北边是俄勒冈州。从加州进入该州的第一个景点是“火山口公园”。上山时看到这边才下完雪,道路才被清理出来。</p><p class="ql-block"> 🔽看车上录的一段像。</p> <p class="ql-block">  不知道火山口公园是否已封(怕路上结冰行车不安全),导游去询问。我们下车,去体验一下美国的雪是不是比中国的白(哈哈😄😜)</p> <p class="ql-block">  被告知,若按原计划登山看火山口湖,则返回时路上肯定滑,危险!于是“知难而退”,没有去。要去看的火山口湖什么样?下面🔽是在网上扒下来的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虽然没亲眼看到,但对我来说还不觉得怎么“遗憾”。因为从照片上看,这个湖,与我去过几次的长白山火山口湖---“天池”大同小异。何况咱们的还多有一个“天池瀑布”呢🔽比较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  所以,您如果也与我们一样遇到“封山”,大可不必恼丧,到长白山看“天池”,可能更好。不过长白山天池常会蒙上“面纱”(-雾)--听说当年江总书记三次上山都未能一窥究竟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虽然去俄勒冈州的火山口公园上到半截就回来了,但俄州的另外一处景点倒看得挺全的,那就是“马特诺玛瀑布”🔽</p> <p class="ql-block">  一段录像⬇️</p> <p class="ql-block">  这条瀑布与前面说的那个“优胜美地大瀑布”相比,高度和长度都“稍逊风骚”。但,这个能够近距离与瀑布相“接触”,感觉上更有亲和力👌。</p> <p class="ql-block">  这个瀑布是分为两段的。更有特色的是有一拱桥横卧其间。</p> <p class="ql-block">  站在桥上录了一段🔽</p> <p class="ql-block">  再看一眼这个世界著名的、全美第二高的、也算壮美奇观的“双层”瀑布吧🔽</p> <p class="ql-block">  这条瀑布流下“哥伦比亚”河谷。河谷中的溪流是“三文鱼”的洄游地。</p> <p class="ql-block">  三文鱼每年秋季要从遥远的太平洋回这里产卵。(为了让它们洄游中能顺利通过人工坝,还专门修了三级“鱼梯”--不过这个没去参观。)</p><p class="ql-block"> 见一下鱼盛时三文鱼逆水顽强洄游的场面吧🔽(录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俄勒冈州,就去了上述两自然景点:火山口及瀑布。由于火山口公园没能上去,则我们往北到华盛顿州时,旅行社“补”了两个“小”景点。一个是当年的伐木场旧址🔽</p> <p class="ql-block">  窄轨运木材的火车已被涂抹上红漆,改成来此度假的旅舍啦(夏天才有人来,现在是初冬,没游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另外一个补游的景点,是一“铁雕艺术公园”。(所有“作品”全部是用遗弃废钢铁做成)🔽</p> <p class="ql-block">  化“废物”为神奇,是艺术,更是艺术家“童心未泯”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面这两处“补充”的“景点”,都是靠近华州的“雷尼尔山国家公园”的。而“雷尼尔山”是美国第五大国家公园,必须要去。只是这个季节天气不好,总是雨雾蒙蒙的。🔽</p> <p class="ql-block">  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一带)气候与咱们这很大不同的一点是:咱们是夏天多雾多雨,而这里则为冬季--我们来的这段时间。</p><p class="ql-block"> 先看一下进山时的山景吧⬇️</p> <p class="ql-block">  看到云罩雾绕了吧 🔼</p><p class="ql-block"> 7月--9月来才对。这次时候不适宜,雷尼尔山三大“看点”👇都对我们“不太客气”:难看到;难到达…那就在网上看看吧🔽(也好,“诱惑”你下次再来😝)</p> <p class="ql-block">  雷尼尔雪山,华盛顿州人心中的骄傲!华盛顿州人配带的徽章,就是以它为唯一图案⬇️</p> <p class="ql-block">  对于雪山,我(包括大家),还是情有独钟的。没见到雷尼尔,就看一下路上拍到的另一座雪山“姿色”吧(这应该不是雷尼尔山,是哪座?忘了。您若知,请告诉我一下呵。)</p> <p class="ql-block">  不过这座雷尼尔雪山,在后来日晷桥上的一集体照中,还是看到了她的容姿🔽。虽仅远观,但多少补了点遗憾。</p> <p class="ql-block">  那冬季大雪封山,我们到雷尼尔山这儿看什么呢?原来冬季到这里,都是走“Paradise”这条线路。这是个什么线路?译成中文就是“天堂之旅”(您若对“天堂”有忌讳😜,也可以译成“仙境之约”哦😄)</p> <p class="ql-block">  别小看这条小路!它可是一百年前景区早期开发者精心设计的“奇境步道”呢。可绕山环游观景(但那需要十数天!)我们当然只是试着走了走,沾点“仙奇之气”便知难而返啦。</p><p class="ql-block"> 掉头又去一处“纯”木桥赏欣🔽</p> <p class="ql-block">  到底是Paradise(天堂 仙境)!幽谧,愉悦,宁静,放松…</p> <p class="ql-block">  下面的这个小木屋,说是雷尼尔山区最古老的建筑,110岁啦!谁建的?是一个叫“朗迈尔”的人。所以现在这个屋名之曰“Longmire museum”--朗迈尔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朗迈尔,是早期到雷尼尔的探险家。这个博物馆里展示出当年的一些历史片断。</p> <p class="ql-block">  当地印第安人状况介绍。</p> <p class="ql-block">  雷尼尔山动、植物。</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个,是在博物馆木屋外置放的一物。近观之,原来是砍伐下来的一棵大树截面的一段。上边钉着的小黑牌,写有年份及该年的历史事件。---原来这展示的是这棵树的“年轮”,又是历史的“年轮”--难得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呢。</p> <p class="ql-block">  🔼 中心牌上,“1293”-这棵树是成长于那年;“1350”--地球小冰河期。因寒冷,年轮“密”(长得慢);“1950”-世界人口达到25亿--这个牌子是位于最外边的,说明这棵树是那一年“壮烈”的😵1950-1293=657。算是“长寿翁”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这次去美国西部转悠,除了有亲友带我洛杉矶自由行外,我是参加了“海鸥旅行社”的《海岸星光号观景火车10天漫游》项目。前面说的是漫游过的一些地方,下面简单晒一下这个“星光号火车”🔽</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坐观景火车,是从“西雅图”到“波特兰”这一段。上车的车站叫“国王街火车站”。这个车站已经有120岁啦,但现在看着,还非常时髦漂亮。</p> <p class="ql-block">  车厢中有两节为“观光车箱”,窗户大,视野宽。坐这里并不需专门买票,有空座即可坐(但人多时会要求你到下边买杯奶茶或咖啡再安排你入座)。</p> <p class="ql-block">  🔼普通车箱也有“优势”:坐位可调,能使你成“半躺状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录了一点观光车窗口所观之“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上,啰啰嗦嗦地把这次去美西的所见所闻补充成为《美西游(三)》。但觉得言犹未尽,再加点“杂絮”吧,也可一窥老美“社会百态”。</p><p class="ql-block"> 首先使我吃惊的是,城市里有许多的“流浪汉”。〈我在(一)中也叙说了我在洛杉矶受到的骚扰〉</p> <p class="ql-block">  到处可见垃圾遍地。真有碍“美”国之美称。</p> <p class="ql-block">  或许我是思想太保守,看到这里有些事情真的接受不了。</p><p class="ql-block"> 比如:旧金山有一条街,被称为“同性恋”街。那些“同志”常举六色彩旗(同性恋标志)在这里聚会。看了e心…导游董帅说阳台上的这位,每次经过都看到👇(哈哈😄原来是个假“同志”)</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很多基础建设中的“硬件”,老美赶不上中国。下面列了几件:电线未入地下;隧道也太简陋;柏油路面相比悬殊…👇</p> <p class="ql-block">  不过,也见识不少新鲜玩意儿。比如:无人驾驶车,似乎在这里的城市中很普及,被我们看到多次。</p> <p class="ql-block">  🔽行驶中的无人驾驶车</p> <p class="ql-block">  这车⬇️外形有点“潮”呵。一问,原来是大名鼎鼎斯特拉新款🔽</p> <p class="ql-block">  是不是老美这里的“残疾人”多?短短十多天,被我看到了很多。不过看着他们的表情,似乎心里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缺欠。</p> <p class="ql-block">  也是因为社会中对残疾人有多方照顾,处处给以方便吧。</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我在公交车上亲眼所见🔽</p> <p class="ql-block">  旅行社带着去了一趟超大型超市OUTLETS(俄勒冈的伍德本-奥特莱斯)</p><p class="ql-block"> 旅友狂买。我也凑热闹买了一双adidas鞋。(是名牌吗?$40😝)</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华人超市超乎想象的多。把价码晒晒吧🔽</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到处可见到“汉字”。挺亲切。也感叹这里的“包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所见到的交通车。(🔽那两辆黄色的车看着眼熟,是模仿咱们的“校车”吧🤗)</p> <p class="ql-block">  🔼右边中间照片,拍到一洋人“骆驼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国人开车特快(市区都可以65迈=100公里/时)。怎么保证安全?交通标志明显。如遇🔽红色“STOP”(路口都有),必须停车。左右观察后才能继续开。所以在主路上行驶,根本不必顾忌有车突然从前面窜出(与司机交谈,言回国不敢开车呢。问为什么,答你懂得😝)</p> <p class="ql-block">  行人过马路,一定要等对面“白灯”亮起🔼才可横穿。可以按桩上按钮催催(但依我“经验”,不大好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警车、消防、救护车常见。其它车辆听见“警铃”的避让速度还是挺快的。</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见到一列驶过来的城际轨道车🔽</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咱们中国号称“自行车王国”,不过依我看,美国也不逊于我们。特别是旅游骑单车的,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  共享单车也随处都有(但价钱是咱们这边的七、八倍。)</p><p class="ql-block"> 对骑车者照顾有加。上面那照片最上两张,是我拍到有人推单车进豪华车站上火车。下面🔽这个是我看到的公交车,专门设置有载单车的构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公园及路边,常摆设有供人休息的椅子。🔽而且这些椅子上往往写(刻、嵌)有文字。一打听,原来都是人们捐献出来的。有的注明是为了纪念谁(亲友?)</p><p class="ql-block"> 听说这么一套(椅+铭牌),可能需美金2500(差不多¥近两万)。而且只能保十年,到期不续缴就换人(哈哈😄有点像咱们的M地🙄)我觉得这样做挺好,政府省了钱,捐者有寄托,何乐而不为呢。</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见到不少“黑人”、“印地安人”的塑像及宣传画(几乎没见到关于白人的)。是对有色人种的尊重吗?颇为疑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到一些“小”地方👇,觉得不错。①心细,想到预备个小凳子;②所有停车场都设有专门停车位(比一般的宽),不符合条件的用了会挨罚。③景点屋内似没暖气,但老式壁炉还真“温馨”。</p> <p class="ql-block">  🔼④一次性杯外包着消毒的薄塑袋。⑤<span style="font-size:18px;">座便器上盖缺了一块。省材料还方便(男士应有感触😊)。⑥饮水器随处可见。⑦街上“卖艺”,不见城管(不知道有没有)。询问了:从不收费,但要到“有关部门”备个案。…</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再有, 🔽到处可见到可爱的小动物。就在你身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街上墙壁的“涂鸦”很多很多。能随意去画吗?估计肯定不行(涂写FD标语怎么办)。不过这么多到处可见,想即使有“政策规定”,恐怕也不太严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安排的住宿旅店,早餐基本免费(有的须给点小费)吃的大体如此🔽</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最后晒晒对我照顾有加的“海鸥旅行社”的朋友们---导游:米雅靓妹及董帅哥;司机:王、李两师傅;在此对你们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 (只是董帅与李师傅,只两天相处,未有正面合影奉上,见谅🙏--若你们看到这个,请发靚照过来,我在这里可以重新补上。👌)</p> <p class="ql-block">  终于把《到“漂亮”国西边转了转》的(一)、(二)、(三)整理完了。弄得我挺累的(您若全看,一定更累🙏)。</p><p class="ql-block"> 编这个,本意:一是把自己的照片拢拢,不占相册空间;二是在做点回忆,加深对这次旅游的印象。--这是对我自己而言。但若能也使您对这“漂亮”“美”国引起些回忆(去过的您)或增加些了解(没去过的您),那我就高兴啦。</p><p class="ql-block"> 谢谢您一直看到这里🙏🌹希望您看过后留下宝贵意见与建议。</p><p class="ql-block"> 当然我更期待看到您的游记💐!</p><p class="ql-block"> 再见!祝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