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王备的一段话

海伯

<p class="ql-block">王备,1964年出生于山东潍坊</p><p class="ql-block">著名作曲家、音乐制作人</p><p class="ql-block">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p><p class="ql-block">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音乐委员会副会长</p><p class="ql-block">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客座教授</p><p class="ql-block">杭州亚残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p><p class="ql-block">第九届亚冬会开闭幕式音乐总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音乐家对歌曲的理解,看王备的一段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听同首歌的感受不尽相同,同一首歌听两次,感受往往也会不同。作为音乐创作者,我们需要尊重所有听者对音乐的想象力。若将音乐比作水,那么听者便可比作容器,水流进不同容器,便会呈现不同形状。这正是音乐的魅力所在。</p><p class="ql-block">  音乐有着语言属性,旋律的高低、强弱、快慢,如语言的语气部分。面对一门听不懂的语言时,我们仍可以通过感受表达者的语气,综合时空场景等因素,大致推断出说话者的情绪。从这个角度看,歌词是表达内容,相对具象;旋律、伴奏、演唱等则是表达方式,相对抽象。作曲家的工作,就是通过旋律呈现一种最恰当的“说话风格”。一首好歌能观照到人们的普遍情感体验,引发共鸣共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