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清两代,瓷器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二者又有区别。清代在明代的基础上,又发展色彩鲜艳夺目的彩绘艺术,走到瓷器绘画艺术的巅峰时期。我先谈谈明代的青花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代青花瓷器,从元代发展而来,从纹饰上看,图画纹饰较为朴素。早期绘图生动豪放,富有画意手法;后期以写实为主,画面简约轻快,富有浪漫画韵味。从胎釉上分析,明代瓷器胎体迎光透视看,显示肉红色而清代则为青白色。明瓷洁白细润,如典型的成化胎体,迎光透视看,显出颜色深浅不同的牙白或粉白色,具有如脂似乳的莹润光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代瓷器造型,丰满浑厚,线条柔和圆润,质朴庄重。瓷器的底足和器口处,多有火石红痕迹。秞面表现出釉质肥厚,滋润亮丽。图饰中龙爪的多少也不同,明代龙多3爪、而清龙多5爪。每个时期的瓷器都带有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底蕴和当时人们的艺术欣赏习惯。比如,元代的瓷器纹饰画面就很豪放,总有蒙古风情,而明代从红巾军开始就一直对红色青睐有加。这种对红色的影响一直至现在中国社会,全是以红色为正能量的颜色。而清代又受满族生活影响,比如清代人服饰色彩丰富的织绣,衣服都镶边,旗号也镶边,这样的审美就直接影响到清代的瓷器上的纹饰图案。其特点就是艳丽多彩,不够清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简单谈了明代瓷器的基本特征,现在再聊聊清代瓷器的特点。清代从顺治到乾隆皇帝四个时期,瓷器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1、顺治时瓷型简单,多日用品,纹饰图案有山水人物花卉松竹梅等,青花色调明快。2、康熙时瓷器型丰富多样,除日用品之外,还有陈设装饰品。青花瓷是此期代表作品,色泽明亮,画工精细,层次感强、同时,有了五彩、斗彩、珐琅彩等彩绘技法。3、雍正时,瓷器更新精致,器更多优美,工艺更多精湛,此时以粉彩为主、色调柔和细腻,绘画精细是清代瓷器艺术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4、到乾隆年间,瓷器制作更加繁华,工艺更加精致,整体风格设计上趋于繁琐搭配,此时瓷器装饰图案复杂,有山水、人物、花卉、鸟兽等,绘画精细。清代几朝瓷器的烧造,在纹饰图案设计风格上,都有骑射民族的特点,骑马奔驰,色彩鲜艳的服饰,一件瓷器满满的的图案装饰,这与明代汉民族的温和儒雅文化艺术有明显差异,表现在瓷器上,明代的青花瓷就有清新自然之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代在青花瓷基础上,发展成粉彩和釉里红等多彩绘画技法。总之,清代的瓷纹饰,顺治简单、康熙色彩明亮、雍正色彩柔和、乾隆繁琐不清新。瓷器的材料和釉浆,决定了瓷器的色彩。丰富多样的色彩都是金属离子的呈现,比如,青花瓷色彩主要是因为钴蓝料;青色都是因铁元素的含量;釉里红和釉红色彩主要是铜红元素的搭配。瓷器原材料的不同,再加上烧造温度的变化,比如1100度会出现什么变化,1200~1300度之间会出现什么变化,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出现窑变?色彩斑斓?这些都是烧造瓷器颜色变化的重要因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对明清两代瓷器的比较分析,都受到来自元代瓷器的影响,是在元代青花、秞里红的出现,开辟了瓷器装饰的新纪元,打破了过去一色釉的单调局面。明清两代,又发明各种色彩,更丰富了瓷器的装饰效果。元代还没充分掌握青花的原料,到了明清时期才把青花瓷发展成熟。并且,乾隆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洋彩风格,使得瓷器纹饰五彩斑斓,艳丽夺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家通过学习这些各时期的瓷器的特点,可以增加自己在古玩收藏中的鉴别真假的能力,避免吃药打眼。</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