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岁月悠悠,往事如风,无数平淡的日子,就这样从指缝中溜走。无数季节的轮回,周而复始,岁月在我心里刻下,无数道深深的皱纹,寂寞如烟,静心追忆童年,温馨了一个又一个的流年。</p><p class="ql-block">我年龄已过半百,可儿童时期的记忆,始终在我的心中最深处安放,一尘不染!家乡情深,乡愁难忘。</p><p class="ql-block">无论离开家乡多少年?论故乡在不在?无伦那儿童的记忆离现在有多久?</p> <p class="ql-block">顺着那光阴的年轮,一圈圈一层层的向中心寻找,就会清晰的看到那岁月光阴的影子,再慢慢悠悠的移动,俯身捡起,那早已远久尘封于脑海长河光阴里细碎的小小碎片时,会惊喜的发现,这一切的记忆,依然那么清新鲜亮,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小山村(西豆山村),村西一公里处便是黄河。听老人讲村子是因以前黄河发大水决堤,把村子淹没。</p> <p class="ql-block">于是,从那时开始村里的前辈老人,便将家院都修建在半山腰上居住,由原来的豆山村分成了,东豆山和西豆山两个自然村,东豆山是一部分村民自愿把房屋修建在东山上,而西豆山同样是喜欢住在西山上的村民,两村之间间隔五六百米。我的祖辈老人把住宅修建在了西山腰,我家也自然而然成了西豆山村村民。我们西豆山村西邻黄河东靠山,也算的上是,依山傍水。</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的父亲又在山西面的半山腰盖起了一处宅院,便是我姐弟六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的家。家里有五间堂屋,三间西屋,堂屋最东头是饭屋和东屋之间有盛地瓜干的粮仓,五间堂屋中间三间是爸妈住的正房,门口东是石砌的香台,香台东是一块,40公分宽,十七八公分厚,二米多长的长方石块,方方正正,石面平整光滑。门口西有一棵 石榴树。堂屋西间和西屋之间是上房顶的石梯,西屋门左侧是鸡窝,右侧一棵石榴树,大门口对着西屋右边山墙,大门东是羊圈。东屋南是猪圈,粪坑和厕所。</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房屋、院墙、牛棚、猪羊圈、鸡窝全都是就地取材。用大大小小,薄薄厚厚的石块垒起来的!这里的石街、石院、石墙、石柱、石梯一律用石建造,与大自然浑为一体,一座房屋和院落里只有院子大门、屋门、窗子,及屋顶的大梁、檩条是木制的......村庄像极了童话中的建筑一样美丽壮观。</p><p class="ql-block">大门外面是父亲栽植的树木,有榆树,槐树,春树,因我们村庄的家,都建在山坡之上,土中夹杂着部分石沫、石渣土质贫瘠,这些树木都抗旱,耐贫瘠。</p> <p class="ql-block">在那个年代,每家兄弟姐妹都多,我家我们姐弟六人,在我的记忆中,我记事起大姐就已出嫁,哥哥参军在部队,二姐已初中毕业和父母同在生产队二干活,挣工分。三姐比我大四岁,我又比小弟大四岁。那时在家中的整个童年都是有三姐小弟我们三相互陪伴。</p><p class="ql-block">春天,当柳絮扬花,折下⼏只柳枝,做成柳笛,吹出童年的序曲,那份快乐萦绕⼼⾥,稚嫩的童年记忆。那个贫穷物质匮乏的六七十年代,春天粮食青黄不接,村中,房前屋后的榆村上的榆钱就成了儿童最喜欢的零食。</p> <p class="ql-block">村中一棵棵高大的榆树上一串串榆钱挂满枝头,馋得我们孩童淌口水。</p><p class="ql-block">放学后就会聚集在榆树下,爬树的爬树,不会爬的就在树底下捡,好不热闹。带回家老妈就会用榆钱做出好吃的,现在真的好想那儿时的味道。榆钱不单是榆树的种子,还给了我们愉快的童年。</p><p class="ql-block">不只是榆钱,还有槐树上香香的槐花。也是我们儿童的零嘴,爬上树摘上一把塞进口中,嚼着满口的甜香,充满满脸的享受,更是家中餐桌上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夏日,特别是酷热的盛夏,小溪里,水塘中,还有那长长宽宽的玉带河,是我们小伙伴们游泳避暑的好地方,刚上岸就会觉得似火烤笼蒸,赶紧再次跳入水中,享受着水的抚摸,在碧波中舒展双臂,两腿不断夾水身后溅起串串浪花,荡起起层层叠叠的涟漪。水深虽有二米多,可我们依然从水底抓上淤泥,高高举起抓着淤泥的手,引来伙伴的喝彩,然后用手擦去脸上的水像鸭像鹅在碧水中畅游玩耍。</p><p class="ql-block">还有村边的大口水井,从井沿离水面三四米深向下看头晕目眩可还敢跳下去,来显示自己的“勇敢”。</p> <p class="ql-block">村外的那几条小河沟贯穿着整个村子里的田野,小河沟里的鱼也非常多,我和小伙伴常常约着一起去河里摸鱼,我们光着脚丫,挽起裤腿,有的干脆光着屁股,在河沟边慢的摸,我的手经常摸到不大不小的鱼儿,有时手指刚碰着鱼儿,鱼便瞬间跑掉,有时虽已攥在手中可黏滑的鱼儿又从手中溜走。再看伙伴们他们把抓在手中的鱼,一个个用力扔向岸上,岸上年领小的便拾捡起来,存放在一个地方。我好尴尬,好郁闷。这时有个伙伴告诉我,摸鱼要把双手向一起聚,当一手触碰到鱼时另只快速靠过去,</p> <p class="ql-block">双手用力把鱼往淤泥中按,然后用手紧紧抓住鱼头鱼腮,再聪明,再大力气的鱼也休想溜走,我就按照小伙伴们说的去做,可不是,不长时间便捉住了一条六七公分长的鲫鱼。</p><p class="ql-block">我和小伙伴看抓的鱼不少了,就跑到山上生火烤,从家里带了辣椒面、盐这些简单的调料,把鱼烤黄烤得半熟后,辣椒面一洒,盐一放,接着继续考,鱼还没熟,它的香味已经飘得很远了。等鱼烤熟后,我和个小伙伴分着吃,你一块,他一块,我一块,又香又脆,那味道绝了。剩下的鱼每个人分一点,带回家里面慢慢做菜吃,为了解馋少吃点,能吃几顿。</p> <p class="ql-block">我童年时期,虽没钱买那好吃的零嘴,但我们小伙伴的嘴也淡不着,特别是秋天,山上的野果如,桑葚、酸枣、软枣等等,田间的草棵,酸的,甜的,苦的,辣的都是我们儿童最美的零嘴美味。</p><p class="ql-block">那时放学回家我们便挎上篮子,拿起镰刀,去田间割草,在田间会有很多惊喜出现。如看到酸酸溜,把杆和草根去掉,那嫩嫩的杆叶非常脆、酸。口渴了,就拔几颗吃,酸的口水从牙齿的缝隙中喷涌而出,真的好酸!</p> <p class="ql-block">在野外寻找天然美味,也是我们的重要部分,有时会遇到甜茄子,又叫紫茄子,开始小茄子是青绿色,熟透后会变成紫黑色,光泽发亮,它非常甜,也特别香,一个个的摘着吃是不过瘾的,摘一大把全塞嘴里,汁液饱满,那才真叫一个甜,香,美,爽呢,这时紫色的汁液从唇齿中流出,有时会滴到衣服上,染黑了衣襟,更染黑了嘴圈,小手上更是紫黑色,有时脸上瘙痒,抓耳挠腮,一阵操作满脸都黑,小伙伴们也会相互吵笑。</p> <p class="ql-block">童年不只是有快乐,也有很多的苦涩。每年的冬季星期天,家里没别的活落帮父母做,我便和三姐小弟一块去拾柴。冬天,当霜降过后,那树林中的树叶落了厚厚的一层,是最容易拾捡的柴禾,那时大人孩子天不明,就都用筢子在树林中占上一大片,再用筢子把树叶拢在一起,然后在堆成堆儿。一个早上就能拾满满一车杨树叶,足够我家一周做饭用的柴禾。时间久了树叶也就被打扫的一干二净。</p> <p class="ql-block">等到三九严寒天,我们村东有一大水坑,夏季满满的芦苇,每到寒冬腊月,天寒地冻,青霜白露,杂草枯萎,大坑岸边的草冻得比较脆,一折就断,很容易用筢子搂下来,这是搂草的最好时节。</p><p class="ql-block">我和三姐小弟也常常在坑边搂草,我们拉着筢筢子,昂头撅屁股用劲向前拉,那筢齿勾起地面的杂草,发出“啪啪啪”响声。就这样,我一步步地走,一趟趟地来回不停地搂,搂满筢子后,翻过筢子平在地下一拉,筢子上的柴草便会脱落下来。</p> <p class="ql-block">在那寒风刺骨的数九寒天,冻得我姐弟三人的头发上、衣服上全是白花花的冰霜,一停下来,满身的汗水被风一吹,瞬间浑身冰冷冰冷的,那刺骨的北风似冰刀刮脸!每年冬季手、脚、脸、耳朵常常会被冻成疮。</p><p class="ql-block">新衣会慢慢变旧,人会慢慢变老。时光流逝,斗转星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岁月辗转,流年岁月的风能吹老我们的容颜,他吹不掉我们心底深处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它始终在脑海的长河里荡起,层层涟绮。我们生命中的每一段故事,它像风,像雨,又像雾;像云,像霞,又像虹。这一幕幕片段是珍藏于心底最深处的故事,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有苦有涩,有喜有乐,时间依然永不停歇的从身边飘过。但对我的童年我的家,这些童年时光的记忆,始终是历久弥新,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诚邀美友老师,来好文采互助联盟分享圈,聊您的童年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