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家文友</p><p class="ql-block"> 离开老家近十几年了,细算大脑中居然三分之一是属于故乡的文字记忆,这多多少少与老家作协的文友有点关系的。</p><p class="ql-block"> 我业余其实是没什么爱好的乒乓球还行。但也特羡慕那些能唱、能奏、善画,能跑能蹦的艺友。另外我对很多的团体协会是或许也有点小意见。一是因为自己确实技不如人,二是更没时间参加这些协会的活动。更有的是被前几年的一些协会搞伤了心,如某宗教协会的会长居然干着男盗女娼的事,还有如某球协会搞得污烟一片,伤了全国人的心。</p><p class="ql-block"> 但令我自己都想不到的是,我今年情愿加入了一个小协会一金寨作协。对于这个民间协会,我其实是很糊糊涂涂的。一是因为我一直认为金寨的作协早就成立了,我真没想到今年2025年刚刚成立。二是我想加入这个协会,是有点偷窥的心理,因为这些文友写的都是故乡的事。</p><p class="ql-block"> 要论写作,我真是一点沾不上边的,我是学数学的,教数学的。至今还记得十七年前,我在老家工作,要给某个同事写个上报事迹材料,正好在史河岸边遇到下班的孔文,于是把他拽进一个苍蝇小馆,他这个老先生看文后,上来就猛来一句他老家余山的土话“伙歇儿(连读),你这写的是啥家伙,真看不得。”至于怎么修改的事,他一枝笔硬把我那一篇文章叉“光蛋”。回想起来,那也算是我刚刚触及文字了,且是现市作协副主席亲自操刀。(孔文前几年被选为六安市作协副主席),后来,因工作缘由我也就离开了金寨,与他隔了也真有好几百里。</p><p class="ql-block"> 但也很奇怪的是,人走茶应凉,另外我现在的工作也远离文字了,于是与故乡联系便少了。但孔文这个老几却时不时给我来几段微信语音,我猜他知道我平时是个爱热闹的人,估计他也怕我孤单。</p><p class="ql-block"> 也就在这个时候,通过大数据,我又阅读了一个名为“张家二小姐”的故乡文学自媒体。于是,我就瞎扯了几篇推给了“张家二小姐”。这好家伙,每次,她都第一时间刊发,还跟我说读的人还真有几个,很多人还认识我。其实我就写些老家的真人真事。这十几年,我与张家二小姐一次面未见过,当然我也通过媒体知道了她的容貌,貌似也弱不禁风,但又感觉佳文附体,我在此也想不好什么词形容她,只是感觉她眼睛深度近视,天天编辑并敲打着键盘到深夜,我认为她也只为了文学爱好。或许也有人猜她想挣点钱,就像有一次孔文等兄说,“现在社会,若想让写作挣钱糊口,除非你是大作家。”这意见我赞同。</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通过张家二小姐这个文学自媒体,我也真正读了不少老家文友的文章,文章写的好坏不说,但这些文章大部分是家长理短,都是写老家金寨的,其实也是我都知道且经历的事情,如春天写后山上的花,秋写老家菜地的果实,夏写老屋旁的知了,冬写大年的腊肉糍粑等等。有的也写自己的本职工作的体验,如课堂的教学,就因这一点,所以我每次跟一些省城的同行说,俺老家的初等教育真不差。我一直认为这个“张家二小姐”对老家文坛贡献不小,当然这次她被推为金寨作协的副主席兼秘书长,应真是众望所归。讲实话,她若这次没选上,我真有骂人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至于观男兄,也有一二十年未见面了。感觉他是个热心肠,快人快语,那时通过金双老弟说他电脑玩的很熟,摄影也有一套认识的。那时他在一个乡镇上教着书,我们接触并不多。记得有一次,他刚在老县城省吃俭用买了一套房,还给我们几个喊去斗一顿,嫂夫人厨艺还真可以,尤其鱼烧得俏吧,另感觉他酒量平常但酒胆挺大,那一夜他虽歪歪竖竖,但他硬把我们好像从顶楼送到一楼,也不知现酒水平长否?现在又推选为县作协主席,我想这以后我们老家的捷作频出,喜事不断,他这个作协主席的肠胃怎过的掉?</p><p class="ql-block"> 至于沈卫东大哥,一个一杯酒就脸通红的人,若话说多了,感觉他还是个还有点腼腆的“大男孩”,这位从人行刚刚退休的干部,笔不停辍,退休不退色,还一直热心参予家乡的各项慈善事业,前不久他写的我们南溪老家李集的散文,我硬读了三遍并转发,一堵老墙,他写的居然那么有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来,遇到的很多很多的故乡文友,更在媒体上遇到有那些仙逝的大别山文坛前辈,如京隆先生等。我与京隆先生未谋过面,当然我也不佩是他的学生。我真心没想到,他一个皖北人这么深爱着金寨,他的散文中可谓句句带情,篇篇热血!据说现在的金寨文坛的优秀者大部分是他的学生。这次通过孔文又知道,这位老先生20 16年还拖着疲惫的高龄身躯来到县委,建议金寨及早建立作协,并告之书记老区很值得写,有很多写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至于林兴毅文友的文章好坏我就不说了,但我要告诉你的是,他的曾祖父林英安是长征时期的红军医院院长,后牺牲在四川,当时中央苏区命名其牺牲地为“英安县”,在前些年,他和县党史办的同志一起去四川,在深山峭岭中寻找到了他祖父的坟冢,我也想告之所有的文友,无论你的文章如何,英烈是𣎴能忘记!</p><p class="ql-block">一2 0 2 5年小年夜随写</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