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转折的前夜——猴场会议

郭良

<p class="ql-block">猴场会议的历史背景: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蒋介石在红军前进的路上布置重兵进行围追堵截,妄图在湘江全歼红军。英勇的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突破了国民党的四道封锁线,而这时中央红军的人员由江西出发时的八万六千余人锐减到三万余人。中央红军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1934年12月12日,在湖南通道,红军作出了转兵贵州的决定,18日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决定继续西进贵州,进军黔北,试图在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建立新苏区。</p><p class="ql-block">在西进途中,党和红军最高领导人围绕“东进”和“北上”的争论却没有停止,沿途争论更加激烈。掌握军事指挥权的李德和博古置黎平会议决议不顾,顽固地坚持先去黔东、再入湘西的思想,散布“到了乌江南岸,红军就该拐弯了”之类的言论,这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党内的团结,另一方面,对于正在前线作战的红军将士来说,也不知道何去何从,革命的前途依旧凶险未卜。1934 年12月31日中央纵队抵达乌江南岸瓮安猴场。此时,乌江北岸有国民党黔军侯之担部重兵扼守,后面是国民党追兵薛岳部,情况万分危急。摆在红军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条是强渡乌江,进军黔北,以遵义为中心建立新的根据地,另一条是掉头东进,去湘西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统一全党和全军的思想,中共中央领导人在抵达猴场的当天下午,就在此四合院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博古、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朱德、陈云,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邓发,共产国际派驻中国军事顾问李德及翻译伍修权列席会议,会议由周恩来主持。会议作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基本结束了“左”倾领导者的军事指挥权,确定了红军的战略方向,转变了红军的作战方针,恢复了红军的三大传统。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在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作了充分准备。</p> <p class="ql-block">“猴场会议会址”(2001年,张爱萍题)。</p> <p class="ql-block">在猴场会议会址的旁边,是猴场会议纪念馆。是集纪念性、教育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猴场红色文化之一。</p><p class="ql-block">猴场会议纪念馆与猴场会议会址、毛泽东行居、红军干部团旧址等红色遗址成为瓮安县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猴场会议会址位于猴场镇(原草塘镇)以西下司村宋家湾,占地面积约6667平方米,原为草塘商人宋泽生(小名宋小安)的私宅。该建筑始建于1912年,是一座集藏式风格与当地民居为一体的木结构四合院,俗称“一颗印”。内有正厅5 间,下厅和厢房各3间,中间为石嵌天井,四周有砖砌桶墙,高约6米,也叫封火墙,用于防火防盗。1948 年,宋泽生与内弟吴殿山因产业纠纷,该房遭拆卖。1997年,在中央、省、州及瓮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将部分构件收回并在原址原貌修复。</p><p class="ql-block">2004年12月31日对外开放,2009年,猴场会议会址被中宣部列入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猴场会议会址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关于猴场会议历史评价</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1935年1月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的路线错误,王明倒台了。这是简单的总结的话。事实经过是:在长征中,毛主席先取得了稼祥、洛甫的支持——那时在中央局工作的主要成员。经过不断斗争,在遵义会议前夜( 注:猴场会议),就排除了李德,不让李德指挥作战。这样就开好了遵义会议。</p><p class="ql-block">——摘录自周恩来《党的历史教训》1972年6月10 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二月底一月初,中央政治局召开猴场会议,决定了渡过乌江后实施黎平会议决定的新的行动方针。从通道会议到猴场会议,实际上开始了毛泽东在军事上的领导。</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集》(1982)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4年底1935年初,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猴场召开会议。会上讨论红军行动方向,经过争论,决定强渡乌江,成功后实施黎平会议关于在川黔边区建立新苏维埃根据地的决定。从通道会议到猴场会议,实际上开始实现毛泽东在长征中军事上的领导,为以后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创造了条件。</p><p class="ql-block">——摘自《中国革命史辞典》(1988)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1935年1月1 日,在贵州省瓮安县乌江南岸的猴场( 草塘)召开。会议否定了“左”倾领导提出的不过乌江和重新回头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错误主张,通过了《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决定强渡乌江,创建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根据地。并决定红军立即渡过乌江来实现这一战略任务。中央红军出敌不意,于1月4日强渡乌江,7日占领遵义城。</p><p class="ql-block">——摘自《中国共产党大事典》(1991)</p> <p class="ql-block">猴场会议是红军到达贵州后,中央政治局在继黎平会议之后,在遵义会议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p><p class="ql-block">猴场会议对黎平会议的成果起到了巩固作用,实现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变,并且提出了渡江后新的战略方针,对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起到了十分重要的铺垫作用。</p> <p class="ql-block">猴场会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在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作了充分准备,被周恩来誉为“伟大转折的前夜”。</p> <p class="ql-block">猴场会议成为连接黎平会议与遵义会议的重要纽带,它改写了党和红军的前途及命运,架起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桥梁。</p><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一起留住这段伟大的红色记忆,让岁月铭记今天的灿烂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