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经典:西游中的成人世界——江安县陈长洪名师工作室成员美篇文章(16)

长虹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再读经典:西游中的成人世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江安县迎安初级中学校 郑敏</p><p class="ql-block">“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西游记》宛如一幅浩渺长卷,于仙魔神鬼之奇事间,隐匿着尘世纷纭万象。</p><p class="ql-block">《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早已是家喻户晓。犹记年少时,初识它是在电视上,或动画片或电视剧,总是让人不自觉沉浸于其中降妖除魔的故事,读书识字后读它,看的也是孙悟空的神通广大,为其精彩打斗而欢呼雀跃。借着七年级学生一节《西游记》阅读课的讨论,我又再一次翻阅了这部神魔小说,如今成人后再品,每读一次,总能在这看似奇幻荒诞的取经故事里,咂摸出许多有关人生、职场、社会的况味。果然啊,人经历得多了,也总会在各个文学作品中找到一些现实甚至是自己的影子。</p><p class="ql-block">且看那取经团队,恰似红尘中逐梦众人之缩影。唐僧,手无缚鸡之力,小时候还觉得他啰嗦,老是拖后腿,绝对是大部分小朋友所讨厌的。而今再看,他宛如信念的执炬者,孱弱之躯怀笃定之志,以普度众生之念为西行锚定方向,纵千难万险,亦未改初心,恰似人生征途上坚守理想的孤勇者,于茫茫暗夜中闪烁微光,引领着团队前行的步履。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一定是深受所有小朋友们喜欢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了。他恰似不羁之才,神通广大而性如烈火,一路披荆斩棘,力战群魔,却也因叛逆之性屡撞南墙。八戒应该是现代社会打工人最羡慕的一个了,毕竟谁没有梦想过上猪一样悠闲的生活呢(此处如果可以加表情包,我一定要加上一个笑哭的表情)。所以啊,八戒是世俗欲望的具现,贪吃贪睡、眷恋红尘,却又以憨态可掬之态调和着团队的紧张与疲惫,成为漫漫苦旅中的一抹诙谐亮色。沙僧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人们调侃他的名言“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师父和二师兄都被妖怪抓走了。”但他却是默默肩挑重担,质朴忠厚,以无声的坚守夯实着团队的根基,宛如生活中那些平凡而伟大的幕后英雄。</p><p class="ql-block">于这团队的磨合历程中,悟空之变应是最直观的,也是孩子们最喜欢互相交流且与我讨论的(果然,悟空的魅力之大,依然稳坐孩子们心中最受欢迎人物的头把交椅)。他在这个过程中,渐悟妥协与担当,学会克制脾性,依从师命,以大局为重,于艰难险阻前施展浑身解数,而非仅凭一腔热血。这恰似懵懂少年步入成年之蜕变,收起锋芒棱角,在规则与责任的框架内,以智慧和坚毅追寻心中所求,方知自由并非任性妄为,而是在约束之下的自我超越与升华。</p><p class="ql-block">再探那西游世界的权力架构与社会规则,恰似一张无形巨网,疏而不漏。唐僧师徒一路上遇到的诸多妖怪,有不少是天庭或佛界下凡的坐骑、童子等。这些妖怪在人间为非作歹,可在孙悟空等人手下仍能全身而退,皆因背后权力的庇佑。悟空大闹天宫时,虽搅得周天寒彻,却也难破天庭等级森严、秩序井然之壁垒。这背后隐喻着现实世界中权力的威严与社会规则的强韧。</p><p class="ql-block">我们身处尘世,亦如置身这规则棋局之中。悟空搬请救兵时的周旋应对,不正似我们在职场、人际场中的往来进退吗?遵循规则礼仪,借力各方资源,方能在困境中寻得出路。</p><p class="ql-block">《西游记》中的神佛妖魔,皆有人性的斑驳光影。悟空从天真石猴到斗战胜佛,是一路的心灵苦旅与灵魂升华;唐僧于女儿国的刹那情动,是佛心之下人性温柔的涟漪。妖怪们亦非单纯恶念所化,或有情非得已之苦衷,或有执念嗔痴之妄念。我们身处网络社会,信息性传播之快,也让人们只贪图一时口舌之快,而不去探究背后真相,造成网络暴力,可言语有时也会化作利剑,我们是否应该秉持“未知全貌,不予置评”之念,不要随意充当网络警察呢?</p><p class="ql-block">于成年之视角,这是对人性深邃的洞察。世间之人,皆为复杂矛盾之综合体,善恶美丑、爱恨情仇交织共生。正如悟空,纵有通天彻地之能,亦难脱七情六欲之扰。我们当怀宽容悲悯之心,于人性幽微处,理解他人之难处与挣扎,于生活磨砺中,反省自身之贪欲与执念,在这社会中,守心如一,逐光而行,方不负这一路的风霜雨雪、电闪雷鸣,悟得人生真意,抵达心灵的灵山胜境。</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