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诸葛亮传令长板坡一声大吼、吓退曹操百万大军的张飞出阵,但只命令他在阵前舞动丈八蛇矛,而不必与马超交战硬拼。</p><p class="ql-block">张飞虽然不理解诸葛亮的计谋,却非常敬佩军师独具超人的智慧和雄才伟略,还是按照军师的命令行事。而马超呢,他遥望看见所谓的猛张飞,只在他们的阵前“耍花枪”,却不敢上前交战。马超就挥舞着自己手中的兵器,朝张飞猛冲过去。</p><p class="ql-block">正在这时,漫天乌云翻滚,闪电如银蛇闪现。而轰隆隆的巨响,不是天上的雷声,而是从张飞骑马挺立的身后及两侧传来。雷鼓阵的战阵轰隆隆的雷声声不断轰鸣炸响,好像埋伏有百万雄兵,等待时机一到就要一齐向马超包抄而去。</p><p class="ql-block">马超见此擂鼓阵势,知道自己确实轻视了蜀军,赶忙挥鞭勒转马头,退回自己的阵营,马上带着自己的兵马,退后百里之遥,才敢安营扎寨。</p><p class="ql-block">马超为什么一下子退兵那么远呢?因为途中,他们还遭遇到一次轰隆隆巨响后山崩地裂,把他的兵马堵塞住、困在一条大川里。他仰天哀喊:“完啦,完啦!蜀军马上会从四面八方冲杀出来……”</p><p class="ql-block">马超完全清楚,诸葛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用兵布阵出神入化。所以他想在这儿除了高山、就是大川的险峻山区,只要诸葛亮绕道、或者启动伏兵,切断马超的后路,他就是插上翅膀,也难逃脱全军覆灭的虎口绝境。</p><p class="ql-block">马超等了一阵,却没有蜀军出现,赶快命令军士开工疏通后退路途,退出“绝境”安营扎寨。在中军大帐里,他暗自思考,为什么诸葛亮切断了他的后路,又没有追赶、或从四面追杀下来呢?!</p><p class="ql-block">实际啊,诸葛亮本人非常爱惜马超,希望收服马超为蜀国所用。又因为诸葛亮深谙天文地理,知晓这一带的天气情况、地理环境,并加以利用——有的时候,这里的雷声响如千军万马交战的助阵鼓声,轰隆隆隆响声不断,却是光打雷不下雨。如果下雨也是过山雨。看见已经是山雨欲来,却没有下到看见山雨欲来的人站着的地方来。</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一带地区是地震高发区。所以他们都遇到了那次地震。好在蜀军驻扎在一个宽敞的大石块上,也就是现在的雷鼓中学校区——将军岭脚边。</p><p class="ql-block">由于这个故事的缘故,人们把这里称为诸葛亮摆设雷鼓阵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后来改乡为镇成立行政机构,有人灵机一动,改了一个字,即把“阵”改为“镇”,就有了现在的雷鼓镇啦。</p><p class="ql-block">多么奇巧的汉字巧学妙用啊!音无需改动,只是一个字形改动,聪明才智尽显无余。</p><p class="ql-block">“喔唷,是这么一回事呐。”成齐英很有兴趣地听完故事后说。但她又补充说:“我看过《三国演义》,好像收伏马超,不是这么书写的呀!”</p><p class="ql-block">袁泉随和地笑一笑,说:“你说演义还能是历史吗?不是。现在流行的易中天的什么《品三国》;还有其他什么余连海、张连海等人这样的《戏说三国》,那样的《麻辣三国》,像哪回事儿呢?故事嘛就是故事。说故事的人,能够说出来。听故事的人,能够听进去,就是故事啊。司马迁的是《史记》,陈寿著的是《三国志》,曹雪芹的是《红楼梦》。故事不是物理学的定义、定理,好像一点儿也不能有走展。故事更不是数学的圆周率之类的啊,有1.1415……,却没有一个定数。但是按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想一想,也只能相对而论啦,是吧?”</p><p class="ql-block">成齐英被震撼了,心里暗自在想,喔唷,袁校长发散开来的这一通《三国补余》,我怎么回答呢?于是,她采取了“蒙混过关”的策略,含糊地说:“是、是、是,袁校长。你这样举一反三地一讲述,真让我开不起腔,还能说什么呢?”</p><p class="ql-block">袁泉豁达地说:“所以,我们得多学习啊!对雷鼓镇的认识,就是一个例子。我听了昙华讲述之后,认识了它,对它亲近起来,离不开,甚至想永远就在这儿住下去哎。”</p><p class="ql-block">成齐英说:“那是因为你忘不了昙华老师。二十多年过去了,还一直忠贞不渝。哎,难得啊袁校长。”她嘴巴在感叹,心里却在想:还有个原因吧,就是你当着副校长哦。要是我也当上个副的什么长,也不会声张,说要离开这个地方——那不是要扰乱军心嘛!你会这样说吗? 肯定不会吧。</p><p class="ql-block"></p> <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