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感言

江南一菰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蒋力余</p><p class="ql-block"> 最近网络上出现这样的文字,深表感激而又十分不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蒋力余被誉为天才诗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名人百科</p><p class="ql-block"> 蒋力余被誉为天才诗人,这一称号不仅体现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才华,也彰显了他对文学艺术的深厚造诣。</p><p class="ql-block"> 才华横溢的诗人‌:蒋力余的作品以深邃的思想、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通过优美的文字和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触动着读者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创作风格‌:在诗歌创作领域,蒋力余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还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p><p class="ql-block"> 广泛影响‌:他的诗歌作品广受赞誉,不仅在国内诗歌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还受到了国际诗歌界的关注和认可。</p><p class="ql-block"> 因此,蒋力余被誉为天才诗人是实至名归的。他的作品和才华不仅为诗歌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元素,也为广大读者带来了丰富的精神享受和启示。</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对蒋力余的诗歌作品或创作风格感兴趣,我可以为你提供更多相关的信息和解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人声明:对知己的鼓励表示感谢!对别人说话无权力干涉,但对“天才诗人”的高帽拒绝接受,我与“天才诗人”差距太远,没有这个资格戴此桂冠。中国只有屈原、曹植、李白、毛泽东才是天才诗人,其他任何人没有资格称“天才诗人”!我是“草根诗人”,与“天才”无关,这是内心话。</p><p class="ql-block"> 我是优秀文化的热爱者,古体诗词的热爱者。我认为旧体诗词是我国精华文化的代表,并未过时,能全方位地反映社会生活,运用之妙,存乎一心。</p><p class="ql-block"> 创作旧体诗,多读多背多实践是最重要的原则。学古而不泥于古,崇古而不畏于古,学习古人应遗形取神,借古开新。遵守诗词的格律这是创作的起点,不守法度不叫古体诗词。熟悉法度要下工夫,在不断实践中筑固、提高。但合格只是起点,诗词的高境在诗意哲思,在鲜明个性与强烈的时代感,在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在清气、灵气、逸气、壮气的表达,在圆融、幽邃、古雅、瑰奇、苍凉、高华等风格的形成。必须尊重古人、学习古人,但不必泥于古人,奴于古人。</p><p class="ql-block"> 形式的难度彰显美感的高度,对形式的熟练能冥发妄中方可进入高境界之创作。对于取消古体诗词创作中的入声,即入声字作平声,按普通话的四声写旧体诗词,我认为这个提法是不妥的,我无权反对,但保留自己的意见。王力教授在他的专著中强调将入声视为仄声,鲁迅、郭沫若亦没提出取消入声之说。入声字共有1763个,一查便知,学诗要下功夫掌握入声字,不能偷惰。在旧体诗的创作中取消入声,做起来很简单,负面影响颇大。让我们的子孙读不出古代诗歌的音韵美,不能很好地研究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将来只能到西方汉学家那里去学音韵,这很不好。取消入声对旧体诗的制约,看似开放,体现现代感,其实不然,熟悉格律,抒情空间依然无穷无尽。我们的学问才华目前无人高过鲁迅、郭沫若、王力,不要轻启此论。广场舞值得提倡,但都跳广场舞,不能在冰上起舞,水中起舞,就没有震人心魄的舞蹈家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年1月24日晨</p> <p class="ql-block">  (作者系湘潭大学教授、荣宝斋沈鹏诗书研究会理事、沈鹏介居书院院聘艺术家、文化学者、著名诗书画美评家、诗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