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相裕亭微型小说《赶穷》

微读馆(庆乐随笔)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相裕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小小说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连云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作品》《长城》《北京文学》《雨花》等刊物发表作品。其中,《看座》获“中骏杯”《小说选刊》双年奖,《偷盐》入选2005年中国小说排行榜。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出版过《盐河旧事》等20余部作品集。</p> <p class="ql-block">庆乐随笔,评相裕亭微型小说《赶穷》。</p><p class="ql-block">相裕亭的微型小说已经发过四篇,有一万多浏览量,说明很受欢迎。今天接着再发一篇。</p><p class="ql-block">汪曾祺先生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极具文人色彩的作家。他的写作,不仅仅是去塑造文学,更是在传达一种人生态度和人格张力。他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和随笔,都洋溢着浓烈的文人雅趣,但在这阳春白雪之中又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烟火气。</p><p class="ql-block">在汪曾祺看来,文学是人学,小说是以人物为主,其余部分都是次要的、派生的。作者构思情节要围绕人物来转,围绕人物来推进情节。甚至要围绕人物的情感波动来营造情节。汪曾祺强调作者的感情要与人物贴得很紧,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不能离开人物,自己去抒情,发议论。即便是写景,也要贴合人物的内心世界。必须是“人物所能感受的,并且是浸透了他的哀乐的。”所谓 “气氛即人物”。</p><p class="ql-block">我感觉相裕亭的小小说,颇得汪曾祺先生小说神韵,讲究气氛,什么样的人物有什么样的气氛,拿捏得恰到好处。我曾经写过他的一篇小小说《威风》,他为了营造管家陈三的能耐,不惜笔墨地写陈三的得意与威风,开篇约有五分之三的篇章,看不出“老爷”的丝毫威风。而读过那篇小小说的读者,为什么能从一根头发丝中,记住那个不温不火、威风八面的“老爷”,这就是前面的“气氛”营造的结果。</p><p class="ql-block">相裕亭的微型小说《赶穷》通过描绘1948年深秋时期两个改良家在木头沟贩猪崽的故事,展现了当时社会经济变迁中普通人的生活困境和冒险精神。小说中的主人公改良爹和贾兴分别从事布匹和山果生意,他们手中持有大量旧币,急需通过贸易将其兑换为新币以保值。</p><p class="ql-block">意蕴</p><p class="ql-block">经济与生活的压迫:小说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政权更迭,经济政策也随之变化,普通人面临着资产贬值的风险,不得不采取非常规手段来保护和增值自己的财富。</p><p class="ql-block">冒险与决策:改良爹和贾兴决定冒险前往盐河南岸贩猪崽,体现了在困境中的求生欲望和敢于冒险的精神。</p><p class="ql-block">社会变革中的选择:小说通过主人公的行动展示了人们在社会大变革中面临的选择和挑战,以及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机会。</p><p class="ql-block">艺术特色</p><p class="ql-block">简洁明快的叙事:小说的叙述风格简洁而直接,快速推进故事情节,使读者能够迅速进入情境。</p><p class="ql-block">深刻的人性描绘:通过对改良爹和贾兴的心理活动和对话,小说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动机。</p><p class="ql-block">时代感强烈:小说背景和事件均与1948年的中国社会历史背景紧密相连,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时代感。</p><p class="ql-block">总体来说,《赶穷》不仅是一个关于冒险和转变的故事,更是一个反映时代变迁中普通人生活状态和心路历程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相裕亭微型小说《赶穷》</span></p><p class="ql-block">改良家正在吃晚饭,院子里的狗忽而狂吠起来,随之传来院门的响动。改良爹抬头一看,是贾兴来了,顺口客气了一句,说:“老贾,来吃饭?”</p><p class="ql-block">贾兴说:“俺吃过了,你们才吃呀。”说话间,贾兴走到改良家的堂屋门口,他想进屋里坐的,看屋子里暂且没有他可坐的地方,又退到院子里。其间,改良爹抽出屁股底下的板凳,让他到屋里坐,贾兴说他也刚吃过饭,在院子里消消食儿。改良爹握块煎饼出来陪贾兴。他知道贾兴的来意。贾兴抬头望着天,说:“看星象,明天的天气不错!”改良爹歪头拧咬一口煎饼,说:“这几天,天气都不错。”略顿,改良爹又说:“明早,咱们鸡叫头遍时,在村东土地庙那儿碰面。”贾兴与改良爹要去木头沟贩猪崽。这件事,几天前他们就约定好了。现在,就要启程了,贾兴又来最后敲定一下的。贾兴说:“明天咱们多带一点钱,每人弄上四头小猪崽回来。”改良爹迟疑一下,说:“不是说好每人两头的吗?”贾兴说:“四头。”贾兴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并说,“若咱们每人都顺顺当当地贩回四头小猪来,转手就可以赚到一头小母牛的钱。”改良爹说:“这,行吗?”</p> <p class="ql-block">改良爹担心带那么多钱去,万一路上出点差错咋办;再者,每人四头小猪崽,两个人就是八头。他那辆平时用来推布匹的独轮车怕是不好摆放。贾兴说:“实在不行,就把猪崽们摞起来。”改良爹说:“摞起来。压死了怎么办?”</p><p class="ql-block">贾兴说,总共二三十里路,小猪们哼哼叫叫就推回来了,关键是咱们要把手中的旧币花出去。时值一九四八年深秋。盐河以北及山东临沂、胶州湾一带已经解放了,人民政府推行新货币。之前中华民国的钞票,在解放区虽说暂未停用,但已经名存实亡——一万块钱,买不来一瓢鸡蛋。而在盐河南岸的木头沟大集上,仍然能正常使用。盐河以南,尚属“白区”。改良爹做布匹生意,贾兴走四乡贩山果,俩人手中都存有不少旧币,他们想尽快把旧币甩出去。此举,要冒些风险。因为,解放区已经开始收缴旧币,发现谁带着旧币南下,轻则没收,重则判你投敌罪。为这事,贾兴与改良爹商量了好几回,最终两人决定去盐河南岸贩猪崽。之前两人说好,头一趟先少带一点钞票——“蹚蹚”路子。没想到,真要启程了,贾兴又提出来要狠“赌”一把。改良爹的心里有些忐忑,但最终他还是听了贾兴的话。次日,鸡叫头遍时,两人在村东土地庙那儿相见。碰头之后,两人说着话,推着独轮车,很快就消失在夜幕里了。他们原想在盐河边小码头那儿叫醒划船的老倌,悄悄地渡到盐河南岸去。没想到,临近盐河大堤时,望见前面查路的风灯亮着。当下,两人就有些紧张了,他们没有想到,查路的人比他们起得还早。</p> <p class="ql-block">这可怎么办? 情急之中,两人搓手、对眼儿、干咽口水,还都有些内急呢!先是贾兴要去解大手,紧接着改良爹也有了尿意。偏偏就在这节骨眼上,前面查路的人,可能早就听到他们独轮车的响声了,远远地喊过话来,问:“那边什么人?”当时,贾兴正蹲在水沟里用劲,改良爹回话,说:“赶穷的!”此地“赶穷的”,可以理解为做小本生意的,或是讨饭的。对方说:“过来过来!”显然,要盘查他们。当贾兴与改良爹走到他们跟前时,对方把他们身上的口袋翻了个遍,没查到他们携带“旧币”,就放他们过去了。可过了盐河后,改良爹拍着贴身的小夹袄,很得意地说:“幸亏改良娘昨晚把钱给我缝到夹袄里了。”随之,他问贾兴:“你的钱藏在哪儿了?”贾兴摸内衣,拭裹腿,惊呼一声说:“糟了,我的马甲忘记穿了。”言下之意,他忘记带钱了。说话间,贾兴停下脚步,他身上没带钱,去贩什么猪崽呢。改良爹埋怨他半天。</p> <p class="ql-block">转而,又觉得两人相约一趟的,而且已经安全地过了盐河,前面不远就是木头沟大集了,改良爹说:“罢了,我的钱分一半给你。”贾兴说:“这怎么好意思!”改良爹说:“没事,做生意嘛,见利分成,谁也不要一口吃个大胖子。”随后,两人又一同往前赶路。</p><p class="ql-block">傍晚,他们如愿以偿地从木头沟大集上贩来四头小猪崽——每人两头。高兴之余,俩人多少都有些遗憾,尤其是贾兴,他一再说,要不是早晨赶脚走得太急——忘记穿马甲,咱们现在每人四头小猪崽,那该多好呀!改良爹的心里何尝不是那样想。可事已至此,他不想再提那话茬儿了,但,改良爹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夜,贾兴是带足了钱去贩猪崽的,只因为过盐河时发现前面有人盘查,他假装去水沟边解手,把身上的钱悄悄埋在水沟边的泥窝里了。事后第二天,还是第三天,贾兴来还钱时。改良爹无意中问他一句:“这钱上怎么还有泥渍呢?” 贾兴的脸,腾地一下红到脖根。</p> <p class="ql-block">感谢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