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州与嘉林书

汉们

<p class="ql-block">嘉林大鉴:</p><p class="ql-block"> 久违芝宇,时在念中,思之点点滴滴,忆之丝丝缕缕。虽每日晨问早安,却难免情意长而字句短,常感意犹未尽。今次不谈早好晚安,选个我最近亲历的一座城,表一段柳州,也算是长长的聊个天。</p><p class="ql-block"> 记得二十年前,广西新闻出版局局长曾邀约我游历柳州,他是东北人,曾在柳州工作,对柳州感情深切。我因为懒,爽约未成行,而致缺憾。冬三月,入数九,北方冰天雪地,裘袍难挡刺骨风,遂生去寒就温之心。恰值乐虎放寒假,我们便报了个广西旅游团,偕行柳州,拟圆一个多年的梦。</p><p class="ql-block"> 城市因何取名柳州,说法不一,剖幽析微始知得,柳州之柳,既非柳树之柳,也非姓氏之柳,是以江名衍化而来。柳州有条流水,古称溜水(江),溜字具水形流体,含滑动之态,属水,按说以此命名也合情理。但柳州人情性高雅,以为柳字富含趣致,更显风流,又兼柳溜二字音近似,遂以柳代溜。</p><p class="ql-block"> 柳宗元被派到柳州当刺史时,内心自是欢快欣慰。作为一代文豪,深谙柳树的文化特征和象征意义。到任后就号召人们广植柳树,并掀起一场浩荡的群众运动,而且效果显著。柳宗元喜不自禁,挥毫写下一首寓意深远而又饶富风趣的《种柳戏题》诗: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 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可见柳刺史爱柳之深切,赏柳之畅明,咏柳之高雅。</p><p class="ql-block">  你多年走南闯北,见过不少胜境美景,但不知你是否来过柳州。现如今,柳树成了柳州的市树,大街小巷柳枝青翠,袅袅娜娜,随风飘舞。漫步江岸,放眼望去,那纤 纤柔柔的柳丝,在晨光中轻轻摇曳,展现着无尽的柔美。“柳堤环翠”己成为柳州新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 到柳州,必往柳侯祠拜谒,我进了祠堂,连帽子都都不敢戴,十二分的恭敬。祠里有一块荔子碑,韩愈的文,苏轼的字,柳宗元的事。唐宋八大家,一块碑上三位大家相聚,此文坛佳话,堪称三绝。这荔子碑有说头,源自韩愈所撰的《柳州罗池碑》,因句首有“荔子丹兮蕉黄”而被称为“荔子碑”。</p><p class="ql-block"> 柳州城市颇有现代意识,大城气度,很洋气,这一点,桂林赶不上。柳江把城市映衬的恰到好处,透着一股子水灵劲儿。据说,最早的柳州府城建于明洪武年间,设5个城门,东门、西门、镇南门、进南门、北门,全城呈现出一个椭圆形的城市格局。我从柳江边上了东门,城楼由城台和桥楼两部分组成,一层武帝阁供奉关羽塑像,二层为台梁穿斗结构,梁架上有花鸟虫兽做装饰,四周设置方格连锁花窗,古色古香,极富南方地域特色。江边步道、小憩处、雕塑,水上公交站,还有西来古寺,都不错。还可远眺刘三姐骑鱼升天处,想象黄庭坚柳江放舟的愉悦,以及衙役执戟巡江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你年轻时,曾任职汽车制造厂厂长,后转任国企总经理,党委书记,对工业生产情有独钟。柳州是个工业城市,起步早,企业多,贡献大。外地人到了柳州游玩,柳州人会说,去看看柳州工业博物馆吧。仔细听,这话音里有八分自豪,二分自恋,体现了一种别样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我真的去了一趟窖埠那儿的工业博物馆,占地很大,室内室外摆满了各类机械装置,各种工业产品,粗看坚硬又冰冷,不声不响地蹲踞着,没有一丝生气。但我却从其背后的历史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火热,轰鸣,沸腾,呼啸,奔跃的冲击与碰撞,目睹了一百多年来不同历史时段的辉煌与荣耀。 </p><p class="ql-block"> 清晨,我去青云市场赶早市,几条街巷的两旁,占满了生意人家,肉、鱼、虾、菜、蛋、果,以及各式蒸煮煎炸食品,腌制品、糕点小吃,应有尽有。挤挤挨挨的人,亲亲切切的招徕声,大大小小的摊子,热热闹闹的劲儿,让人迈不开步子。柳州的烟火气,全在这儿。有家摊主,专营油炸长毛的豆腐,前面排着一溜食客,个个馋涎欲滴,我也忍不住,尝试着买了两块,价钱不贵,味儿不错。</p><p class="ql-block"> 说起吃食,柳州排第一的,当数螺蛳粉。经营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让人不知该在谁家就餐。步行街附近柳芳芳那家店比较红火,我在这儿居然吃到了螺蛳,以前从没有过,我觉得特别值,就像在兰州牛肉面里吃到牛肉一样,让人惊喜不己。景行小学右侧的斜阳街口,有家炒螺蛳粉的店,店招标着刘姐,饭食有点特色。还有西环的肥仔店,窖埠的牛杂店,也是各有所长。但不拘谁家的店,特点总体是辣中酸,酸中臭,臭中辣,三味合成一道独特的美食,细回味却是一个香字。</p><p class="ql-block"> 店铺里用来盛螺蛳粉的家什,在早先,应是瓷陶碗无疑。如今,则换成了清一色薄铁盆,白净光亮,容量不亚于海碗,二两粉装得,三两粉也装得,这也许是柳州工业化的产物罢。</p><p class="ql-block"> 北方人喜吃面,你我都是面肚子,一碗面条喜气洋洋。而南方人爱吃粉,与大米有缘。北方人有时也吃粉,在我的饮食习惯中,偏好的米粉依次为,云南米线,桂林米粉,广东河粉,海南抱罗粉,柳州螺蛳粉。此时此刻,我还在柳州地界,刚放下筷子,便写下这几行看似冒犯失敬却又实话实说的文字。但我仍然觉得应该表个歉意,柳州螺蛳粉,得罪得罪,还望宽恕则个。</p><p class="ql-block"> 在柳州,我写了一首《初抵柳州》诗,以纪此行。诗曰:有幸今年始相见,快意得似风轻便。一抹夕阳留水上,满城笑语落灯前。刺史志业天地颂,大家笔墨古今传。长安宫殿归尘泥,柳江踪迹尚依然。</p><p class="ql-block"> 人老矣,更觉世间事,变化无常,而欢欣和合,最为难得,值得倍加珍惜。有些我们曾经很熟悉的人,比如老姚、小牛,老殷等,生活轨迹突然有所偏离和改变,甚至生死两隔,不免唏嘘。</p><p class="ql-block"> 我俩都己年近稀龄,窃以为,余生一定要保持好心态,尽可能找到松弛感,凡是想开,放下,断舍离那些内在张力与外部压力,福其实就在安、乐、趣、闲中。人世浮生,尽管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依然要相信,凡事皆有滋养,所有人皆是好人。这便是善良,有了善良,寿就在其中矣。</p><p class="ql-block"> 时己残腊,旧岁送往,新年迎来,但求意乐无忧,体健无恙,阖家幸福。</p><p class="ql-block"> 问候少纬吉祥、白璐侄女一家四口安好。</p><p class="ql-block"> 长话也有不足,难免零乱拉杂,就此打住。 顺颂</p><p class="ql-block">新年大吉</p><p class="ql-block"> 进京 谨白</p><p class="ql-block"> 于柳江畔旅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