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与社会的辉煌岁月--《大学•大学》前言

一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夏至的回忆》、《大学•大学》和《向远方》,是本人自传体三部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贴上的,是《大学•大学》的前言部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生与社会的辉煌岁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记录的是,自公元一九七八年至公元一九八九年的旧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中国大陆,那是一段辉煌的历史,于己、于他人、于社会。本人在七八年入安徽大学就读,是为本篇标题的头一个大学;在一九八四年,入中国科技大学任教,一直到一九八九年秋去国,是本篇标题中的第二个大学。其间,在(原)巢湖农校工作两年。前后逾时十一个年头,是为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最为宝贵的经历。由牛背上放牛娃、由田间的农奴一般的社会最底层的人,脱胎换骨,改天换地,成为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讲师。在这个十一年中,本人完成了由学生而至先生的全部历程。艰辛但充满希望,勤奋但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那是人心振奋的岁月,那是群情激昂的年代。世界东方的古老的国土,历经九曲十八弯,一如那波涛汹涌的黄河,开山裂石,滚滚向前,卷携着高原的泥沙,冲刷过视为华夏摇篮的温床,带着忧愁,含着悲愤,但积蓄着无比的劲道,迸发出惊世骇俗的能量,悠悠向前,一如既往。</p><p class="ql-block">地里的,丰收了;厂子里的,增产了;校园里头,莺歌燕舞。人们的脸上,像那开春的花,尽情地绽放。气候变了,衣着变了,饭食足了,一直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社会底层百姓,熬过了酷暑与严寒,舒缓受虐待、受束缚的躯体与思想,放开手脚,终于能够像人一般生活在原本就属于人的社会中。人们的求生与向上进取的劲头更足了。</p><p class="ql-block">郭沫若在题为《科学的春天》的发言稿中,谈及当年欧洲的文艺复兴,声称‘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在东方的中国,千百万的人,突然之间发现,他们那一直被人为地捆绑起来的手脚,几乎在一夜之间被松绑。他们站立起来,起先还左顾右盼,心有余悸,继之,便大声疾呼,便都抖擞起百倍的精神,都放开了手脚,为了生存,为了生计,为了前途,都不顾命地展现出人的本能,都成了各行各业的巨人。</p><p class="ql-block">那个时代,被贴上了‘改革开放’的标签。起初是‘改革’,更改与革除。改掉那弊政邪说,革除祸国殃民的说教。所谓的‘开放’,对外,那是引进世界上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对内,实则是‘放开’:放开数十年来的束缚,让民众放开手脚去为了生存,去有所作为。多少年来,老百姓倍受凌辱,横遭迫害,倾家荡产,妻离子散,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栖无住所。千家万户,那是室如悬钟,四壁皆空,家无隔夜之粮,人无洗换衣裤。多少家人含冤惨死,许多人家倒门绝户!</p><p class="ql-block">这一回,终于的,老天终于的开了眼,垂怜这陷于互相倾轧,卷入没完没了的彼此批斗运动中的可怜的老百姓。沉闷的天壤,终于透露出一线晖光。</p><p class="ql-block">我怀念那个时代。不需要感恩戴德,不需要怨天尤人,不需要求全责备,而是积蓄起全部的力量,奋起直追,迎头赶上。社会,在人们的兴高采烈之中,欣欣向荣;生活,经过勤劳的、失去羁绊的双手,开始富足。生产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教育,在经受过百般揉捏之后,以极快的速度和日益提高的质量,向着前方,向着世界。</p><p class="ql-block">我,讴歌那段难以忘怀的日子。用手中的键盘,尽量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本人经历的,以及那些在本人周边发生的故事,对于当事人,是复苏过往的记忆;对于后来者,那是一截不得忘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历史,像一艘瘦骨嶙峋的船,历经风霜雪雨的洗涤,披星戴月,隆隆向前。船头,应该是日新月异的美好,而舵尾,难免地掀起浊浪。瞻前而顾后,纵向的比拟,能守住方寸,能把握得失,能衡量是非。老马识途,老狗恋主。守住根本,便是守住做人的底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故而,擦干净脸上的泪痕,抖擞起做人的精神,打开记忆的闸门,一任思绪,掺杂着心酸,搅和进美好,酸甜苦辣咸涩,六味俱全,冷暖阴晴风雨雪霜,八象拥簇,用日渐苍老的手,握紧老气横秋的笔,把那些值得的和也许并不值得的过往,恭恭敬敬地记录下来,对自己,对当代人,对后来者,姑且算是做出一番交代。用旅行者常常挂于口头的话:在这个风雨如晦、翻海倒江的峥嵘岁月,猪八戒到此一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