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平垴上谒青冈

沧海水

<p class="ql-block">一 初闻井平垴</p> <p class="ql-block">  几年前,网上获悉,武安后临河村后的的山巅,有一片面积巨大的空中草原,海拔在千米之上,名曰井平垴。从此,井平垴这个名字就一直萦绕在我心头。</p> <p class="ql-block">  22年秋,偕友至沙河鸡冠山赏红叶,当登顶鸡冠山,极目四望时,同行户外达人赵哥给我们一一介绍周边的群山:北面的是后渐寺村的五指灵山,南面的是后临河罗锅寨,西面的是沙河刘垴,西南方向的正是井平垴,沿他手指方向,隐约可见一大片缓缓升高的山顶草甸,哦,井平垴,第一次远眺了你依稀的容颜。</p> <p class="ql-block">二,擦肩而过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仲冬某日,携夫人探访刘垴村。从峡沟入口的左侧山路盘旋而上,经30个超90度大拐弯,<span style="font-size:18px;">开到了位于峡沟水库西南山顶的刘垴村,好在村里有水有电,几位留守老人,守着垴上百余亩农田过着远离喧嚣的平静生活,也遇到一位五六十岁的羊倌儿。带着黑背,拿着手机,一边放羊,一边给山外的朋友通着电话。询问一位老人交流得知,现在的水泥路,大概是六年前拓宽重修的,基本上是五米宽标准。所以来垴上并没有交通困难。村里的水是从村南的山泉池埋设水管引流下来的,四季够用。从村后土路可以通到井平垴,只是去地的土路汽车是开不过去的,大约有四公里。我眼睛一亮,怎么去呢?当时已近中午,恰好来了沙河两位骑友,其中一人也想去井平垴,我便借了另一位的山地车,与沙河骑友同行,骑车去访井平垴。从村后土路一路向南,仍然以上坡为主,不一会儿,我便气喘吁吁,根本跟不上沙河驴友,距离越落越远。因为时间问题,人家也不能等我。当我到达那个输电塔时,看看前面还是大坡,计算一下时间和体力,还是理智的选择放弃,掉头回到了刘垴村。真可谓失之交臂的遗憾!这次探访,更增加了我对井平垴的心心念。</span></p> <p class="ql-block">  上图,从刘垴到井平垴的标志路标高压电塔。</p> <p class="ql-block">  对面的山岗应该就是井平垴的进山路,不过距离村子还有两公里。井平垴的范围大的很。</p> <p class="ql-block">  对过的垭口和电塔,就是从后临河上来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三,走进井平垴,拜谒青冈树</p> <p class="ql-block">  1月18日下午,冰雪七步沟采风结束后,我和两影友准备从后临河探路寻访井平垴。<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为网上说,路太难走,只有四驱车和摩托能上,我们抱</span>着走哪算哪的心态,从后临河村西北的一条路上山,水泥路忽然变成了碎石路,坡度很大,拐弯很急,有的地方还得回一把方向。狭窄的山路根本不能会车,好在有影友陪伴,否则,一个人的话真是胆战心惊进退两难。翻过垭口,路变成了新辟宽的隔离带,紧张的心稍稍松弛。从南坡翻越到北坡,继续向西北方向缓行,遇到了一段陡坡,由于碎石层厚,车轮打滑,我们反复冲了三次,才冲上这个看似简单其实最难的软坡。视野越来越开阔,心情越来越舒畅。走走停停,拍拍看看,终于开到了古村前。落日的暖光斜照在参差的石房上,好一幅古村夕照图。然而,一路进来,却没有遇见一个当地人,应该是都搬走了吧,只留下这美丽孤寂的古村。进来的路上,有一个坡顶的羊圈,没人也没羊,应该是牧羊人夏季的据点吧。传说的山顶芦苇荡,在逆光的场景中,犹如熊熊的火焰,我们也幸运地偶遇了。那网传的神树——青冈树在哪里呢?因为不见青冈树,不算到达井平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村后的山脊往最高处走,果然,来到了充满神秘和故事的青冈树和三圣祠。</p> <p class="ql-block">  本来生长在小庙后的青冈树,几百年的树龄,几米粗的腰围,枝叶繁茂的树冠,却在两三年前的某日,倾倒在三圣祠的屋顶上。如今只见干硬的枝杈和分裂的躯干。却仍透着倔强和苍凉。看着这青冈树的残躯,你怎能不思绪万千。几百年前,不知是鸟儿衔来的一枚种子还是某位村民栽下的一颗幼苗,你萌芽,扎根,承阳光沐雨露,战风霜斗严寒,你一天天长大伸展,成为这方圆数里最大的一棵树,你为小庙遮风挡雨,你为鸟儿提供家园,你为村民遮阳避晒,只至苍老无力轰然倒下,最后还匍匐在你朝夕相伴的小庙顶上。你仍想为她遮阳挡风贡献最后的温暖。你不就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慈祥博爱的一位长者吗?如今你沧桑的身世,你倔强的残躯,吸引着多少摄影人和户外爱好者翻山越岭,为你而来,在你这里,寻找各自的启迪和开示。</p><p class="ql-block"> 站在你面前,看着你几百年的沧桑轮回,我忽然想起苏轼的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如借,唯有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方能不负此生。</p><p class="ql-block"> 在这百亩空中草原里,拜谒一棵古树,静观群山万壑,拍摄古村夕照,抚慰缕缕乡愁,不也快哉!</p> <p class="ql-block">  太阳藏于群山之后,我们也带着满足和欣慰下垴回家。</p> <p class="ql-block"> 2025.1.2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