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祠堂:是中国古建筑中的其中一种,是地方人文历史与艺术相融的载体,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阿忠</b></p> <p class="ql-block"> 元月23日下午乙已新年之际,龙泉驿区公园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局 、洪安镇政府、文安社区(村委会)等有关领导来到刘家大堰,对历史建筑“刘家祠”的保护与利用情况进行调研。</p> <p class="ql-block"> 本次调研,区公园更新局领导等专家一行,专门就刘家祠(刘氏宗元祠)历史建筑的“排危抢险保护修缮”工作和缮后事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询问了解。大家认真听取了刘德忠就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所面临问题、保护与修缮现状介绍和诉求。相关领导专家对刘德忠10多年来保护历史建筑的行为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认同,今后龙泉驿区公园城市建设更新局将加大对该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和宣传力,活化利用历史文化名村名镇资源,着力推动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在乡村振兴中注入乡愁与传统文化气息,让历史建筑“活起来”“走出去”,多角度激活优秀传统历史文化,使其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p> <p class="ql-block">领导专家在“祠堂守护人”刘德忠的陪同下,参观了祠堂历史文化与珍贵档案文献并认真听其讲解,而后与刘德忠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 曹局长最后表示,传承弘扬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历史建筑,深耕细作传统文化,将作为龙泉驿区公园城市建设更新局下一步工作方向,同时鼓励刘德忠继续做好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等工作。就祠堂保护与利用给予了指导性意见。</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历史古建魅力</b></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快速发展时代,曾经的古老文化元素已逐渐被淡化,历史古建人文景观也逐渐消失。在这现代化元素浓郁的时代,我们时常会被雷同的钢筋水泥建筑物感到眼乏、心灵与视觉常处在密集的“水泥柱”中、随时光冲涮也逐渐变得麻木。</p><p class="ql-block"> 平凡的生活中,风景无需华丽只需认知与熟悉,因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人文故事、民俗风情、艺术景观。每看到那些沧桑的古老建筑却有一种亲近感,这种亲近感是源于这类建筑物上具有浓厚的中华元素与古老的文化符号和曾经的记忆与乡愁。</p> <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建筑,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古代建筑艺术精湛,风格独特,地方文化特色浓厚,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这一些现存不多的古建筑,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本身融入了工匠的高超技术和工匠精神,具有很高的科学含量,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兼容了其他民族的传统艺术,使它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因区域民俗文化的不同、其建筑表现出来的风格各不相同,突出的建筑特色,衬托出来的就是地方文化特色。</p>